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
译者: 赵京华
出版年: 2008-8-1
页数: 298
定价: 2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日本二周研究经典选辑
ISBN: 9787108029737
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日本中国学家木山英雄所著有关中国作家的一部传记,也是一本以日中交涉史上极其微妙的部分为主题的著作。众所周知,周作人是一个复杂而多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动荡的近现代史中他经历了几次重大的人生抉择,如清末赴日留学,五四时期参与文学革命并倡导人的文学和思想革命,1920年代以后决心专注于现代散文(小品文)的创作,与现实政治拉开距离而积极从事文明批评的工作,1930年代从五四时期的激烈反传统到回归“原始儒家”,致力于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转化等等。这些重大的人生、思想抉择不仅塑造了作为历史人物的“周作人”之品格和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构成了一个个社会性“事件”,是今天的研究者和知识人依然关注的对象。然而,以上任何一次抉择,都没有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的一系列选择其影响更为重大和深远。从决意滞留沦陷下的北京到出任傀儡政权要职最后受到国民政府...
编辑推荐
本书是日本中国学家木山英雄所著有关中国作家的一部传记,也是一本以日中交涉史上极其微妙的部分为主题的著作。众所周知,周作人是一个复杂而多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动荡的近现代史中他经历了几次重大的人生抉择,如清末赴日留学,五四时期参与文学革命并倡导人的文学和思想革命,1920年代以后决心专注于现代散文(小品文)的创作,与现实政治拉开距离而积极从事文明批评的工作,1930年代从五四时期的激烈反传统到回归“原始儒家”,致力于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转化等等。这些重大的人生、思想抉择不仅塑造了作为历史人物的“周作人”之品格和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构成了一个个社会性“事件”,是今天的研究者和知识人依然关注的对象。然而,以上任何一次抉择,都没有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的一系列选择其影响更为重大和深远。从决意滞留沦陷下的北京到出任傀儡政权要职最后受到国民政府的审判,在历史脱出直线发展的轨道而发生“转弯”的关头,周作人一步步远离了浴血抗战的中国和主流知识分子群体,而走进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那个阶段。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思想传记的形式考察1937年到1945年期间周作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演变。除了依据大量取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文献资料外,还通过咨询和走访当时活动于沦陷区北京的一些日本人当事者,获取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为分折周作人抗战时期从一步步“落水”到与占领者既合作又抵抗的复杂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依据。同时,作为发动侵略战争而导致周作人悲剧的日本国民,木山英雄本着反省本民族历史的态度,采取了从史实和材料人手尽量客观公正地描述周作人思想经历的实证方法,力图对那段复杂的历史做出基于研究者学术道义和良心的解释与判断。这样的学术立场和方法构成了本书的最大特征,也是其独特的学术价值所在。
============================================
目录
致中文版读者
缘起
一 对日和战问题
二 日本研究
三 滞留北京
四 非议与沉默
五 “流水斜阳太有情”
六 狙击事件
七 出任“伪职”
八 “中国人的思想”
九 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十 文献一束
十一 审判
十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尾声
后记(1978年)
新版后记(2004年)
附录:知堂狱中杂诗抄(1990年)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 · · · · ·
木山英雄,中国文学研究专家。1934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后任教于国立一桥大学至1997年,现为神奈川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读鲁迅<野草>》、《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译著有《山海经》、周作人《日本文化谈》、鲁迅《故事新编》等。
目录 · · · · · ·
缘起
一 对日和战问题
二 日本研究
三 滞留北京
四 非议与沉默
五 “流水斜阳太有情”
六 狙击事件
七 出任“伪职”
八 “中国人的思想”
九 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十 文献一束
十一 审判
十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尾声
后记(1978年)
新版后记(2004年)
附录:知堂狱中杂诗抄(1990年)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首先,《知堂回想录》记录了这年春天发生的下列事件。 日本宪兵队想要北大第二院做它的本部,直接通知第二院,要他们三天之内搬家。留守那里的事务员弄得没有办法,便来找那“留平教授”,马幼渔是不出来的,于是找到我和马汉叔。但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走到第二院去一看,碰见马汉叔已在那里,我们略一商量,觉得要想挡驾只有去找汤尔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五 “流水斜阳太有情” -
作为中国新文学家摆脱了各种各样的苦衷,最终到达1930年代自称“非革命文学“境地的他,尽管对革命与文学之两极中间的一些难题比鲁迅做出了更为原理性的判断,但最终还是试图以炼就出经得起考验的文体来超越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北京苦住庵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一个读书报告:美与伦理的苦斗的个人时代史
> 更多书评 13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趣味要这样炼成。 (費斯基)
- 北京 (小欢欢)
- 《周作人散文精读》参考书目 (要乐一世)
- 知日与日知 (苏门答腊)
- 思想課題としてのアジア (历史理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北京苦住庵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群山 2015-04-23 07:49:07
读起来太费劲!如此翻译水平怎么能达到出版的标准?
2 有用 Donald 2008-09-26 19:41:07
日文的句式实在是难以卒读......还是说是翻译的问题?反正非常费劲......
1 有用 咸鹅 2015-06-03 17:18:42
哀哉两脚羊,束身就鼎鼐。犹幸制黄蜡,咀嚼化正气。食人大有福,终究成大器。讲学称贤良,闻达参政议。千年诚旦暮,今古无二致。
0 有用 南山 2009-07-09 23:21:03
性格决定命运。我对“那一个群体”开始感兴趣了。
0 有用 Lin 2009-08-20 20:28:57
關於周二,難得一見的好書。
0 有用 圈同学 2022-11-16 16:35:07 北京
这本书读完对木山先生又一次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且始终记得这种五体投地的感觉
0 有用 门松秋零 2022-07-04 22:37:34
书写得挺克制,情绪也在草丛下游动。异样的惆怅
0 有用 摇梨 2022-06-26 01:51:54
“⋯⋯一連串的訃告似乎象徵著一個時代的即將結束,而偏偏在這樣的過程中,舉出這樣的局面,綿綿不斷地糾纏,這讓我有時不能不感到某種麻煩的因果機緣。我的這種記述,卽算帶有該時代性制約的一個歷史經驗,儘管如此,難以將這種經驗在確切的意義上予以透明化,好像這種遺憾時常那樣作怪似的。這在今天依然如此,特別是在不乏使亞洲革命的走向不明朗起來的種種症候之此刻現在,我期待這本書不要成為表徵下一個時代的低迷和閉塞的東... “⋯⋯一連串的訃告似乎象徵著一個時代的即將結束,而偏偏在這樣的過程中,舉出這樣的局面,綿綿不斷地糾纏,這讓我有時不能不感到某種麻煩的因果機緣。我的這種記述,卽算帶有該時代性制約的一個歷史經驗,儘管如此,難以將這種經驗在確切的意義上予以透明化,好像這種遺憾時常那樣作怪似的。這在今天依然如此,特別是在不乏使亞洲革命的走向不明朗起來的種種症候之此刻現在,我期待這本書不要成為表徵下一個時代的低迷和閉塞的東西,為了時代也為了我自己。說到當初,我也有意諷刺那些簡直不知混亂原因的各種有關中國的討論研究,但混亂本身決不能引為什麼名譽。” (展开)
0 有用 青岚 2022-05-11 16:34:19
历史的光谱,思想的光谱,人性的光谱,重合叠加出暧昧难辨的明暗色调…… @2021-02-27 20:37:17
0 有用 凌晨两点半吃饭 2021-12-03 23:12:19
史料丰富,读完便忘,在想我的大脑是不是每日格盘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