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当排外运动扩展到北方时,同样的事件接二连三地不断发生;通常是好心的地方官员充分意识到停泊在他衙门的窗外河流上的欧洲炮舰会勒索多大的代价,可是绅士们却同时在街头张贴声明,声讨地方官“背信弃义”地保护外国传教士使之免于“正义”的暴民的报复。后来,这类事件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即地方官员个人已不再受到排斥,而累及朝廷来遭受非难了。居民中有些人有反满潜意识,这就很容易使人想到:满清“异族”王室为了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以保全他们自己,正在向外夷让步,姑息养奸。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元里事件是一长串群众骚乱事件中的第一件,这种骚乱最终形成了共和革命运动中的反满民族主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6页 -
孙中山能成为革命领袖的原因: 1.孙中山的主要本钱是他精通外国的情形。当学生们担忧外国可能要对一场革命进行干预的时候,他们要寻找一位能使他们的革命运动为外国人所接受的领袖。孙中山所受的西方教育以及他的广泛经验和联系(特别是在西方和日本的联系),是其他革命者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外国领袖们认真地看待孙中山,密切地注视着他的业绩。(为什么外国领袖会如此在意中国的革命运动?中国成为立宪或共和政体会使外国获得什么利益?) 2. 他是中国三名天字第一号的公敌之一,而且他在三人(康梁)中是唯一的倡言无忌的革命者。他为人正直无私,全心全意献身于共和政制和现代化,这种种都是没有疑问的。 3.在华侨中间筹集款项方面,没有任何其他革命者有他这样大的能耐。 4.学生们在中国内地比孙中山有更多的联系,但1904年起事的失败表明他们还做得不够。必须在国外做大量工作,而国外的工作又必须与中国大陆的工作相配合。孙中山同秘密会党的联系可能补充国内学生组织之不足。 5.革命意识形态的主要轮廓是孙中山提出来的。孙中山作为一位思想家来说可能缺乏深度,但他在观察别人的情绪、调和他自己和别人的思想以及生动简明地表达自己意见等方面的能力,往往能补自己思想之不足。 总的说来,他是能够指望把一个高度分散而广阔的运动联合起来追随他的唯一人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九章 共和革命运动/迈克尔·加斯特(454)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劍橋中國史(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劍橋中國史秦漢篇(前221-220)》《劍橋中國史第十一冊-晚清篇(下)》《劍橋中國史─隋唐篇 (上冊)》《劍橋中國史 12: 民國篇 上》
。
喜欢读"劍橋中國史(第十冊)晚清篇(上)1800-1911"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8.7
-
- 美国与中国 8.9
-
- 西潮又东风 7.6
-
- 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 8.6
-
- 寻求正义 7.2
-
- 甘地与丘吉尔 9.2
-
- 西方共和主義思想史論 9.3
-
- 域外中国学十论 7.4
-
-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9.3
-
- 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 8.1
劍橋中國史(第十冊)晚清篇(上)1800-1911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打破历史记忆,重新塑造观念
剑桥晚清史全篇拥有严谨的思路,系统的架构,合理的内容设置.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通篇而读缺少了些流畅,内容衔接得不理想!不过这并不影响这部书的成就,我甚至认为它是一部对中国研究的最深刻,最客观的史学. 晚清是个争议重重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清王朝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各...
(展开)

《剑桥中国晚清史》在读
前几章主要论述十九世纪前中期的清帝国的种种社会状况展开论述。 军事上,川楚白莲教起义打破了乾隆时代“十全武功”的迷梦,击败廓尔喀的军队在面对此伏彼起的叛乱时是如此的疲软。十年平叛掏空了国库,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有限度的改革对振刷官场并没有起到期待的效...
(展开)

重返世界秩序——读《剑桥中国晚清史》
从小到大,我都喜欢读历史。我记得我的第一本有关历史的书,就是我在读小学二年级时候,我妈妈送给我的《三国演义》。对于这样一本“七分文学”、“三分史”的小说式历史书,我当时却以为它所讲的便是历史的全部真相。更为愚蠢的是,我竟然能够把《三国演义》的所有历史细节都...
(展开)

> 更多书评 31篇
论坛 · · · · · ·
有一处说太平天国的不太对吧。 | 来自Richard and | 1 回应 | 2018-08-23 21:52:2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8.8分 2142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暂无评分 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好书系列1 ([已注销])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港台尖货】历史/回忆类 (Mitt)
- 尚書令之推薦書 (尚书令)
- mmx's Bookshelf (Bingqin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劍橋中國史(第十冊)晚清篇(上)1800-1911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江绪林 2015-04-22 20:23:51
奇怪,豆瓣上怎么没有84年版的影子。章3中对魏源等宣南书社的今文经学传统兴起和章9“清朝的中兴”中对曾国藩等中兴名臣的思想渊源、政治实践及其局限的讲解尤其清楚、有说服力,让人印象深刻。费正清导言中的一句话真是强:“回顾起来,中国在19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过程。这场悲剧是如此缓慢、无情而又彻底,因而它就愈加痛苦。旧秩序为自卫而战,它缓慢地退却,但始终... 奇怪,豆瓣上怎么没有84年版的影子。章3中对魏源等宣南书社的今文经学传统兴起和章9“清朝的中兴”中对曾国藩等中兴名臣的思想渊源、政治实践及其局限的讲解尤其清楚、有说服力,让人印象深刻。费正清导言中的一句话真是强:“回顾起来,中国在19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过程。这场悲剧是如此缓慢、无情而又彻底,因而它就愈加痛苦。旧秩序为自卫而战,它缓慢地退却,但始终处于劣势;灾难接踵而至,一次比一次厉害,直到中国对外国人的妄自尊大、北京皇帝的中央集权、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正统观念,以及由士大夫所组成的统治上层等事物,一个接一个被破坏或被摧毁为止。”【3-4】 (展开)
1 有用 罗汉果 2013-01-03 22:54:36
风云百年,人渣与英雄辈出,卑鄙和高尚同行,希望和绝望交织,古典中国和现代文明的碰撞,真是让人忍不住掩卷唏嘘,感慨万千,剑桥中国史名不虚传,此卷尤其出众
1 有用 卐Binwei卐 2013-06-10 23:51:09
看了三分之一左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晚清的历史,挺有意思的一件事。不过太倾向于英方,有失公允。侵略就是侵略,这个是不用辩驳的。
0 有用 通灵顽石 2022-06-15 19:56:43
还是不喜欢多作者,碎碎的
0 有用 保罗 2023-03-01 09:01:38 江苏
补足了我对于清在鸦片战争前后对于新疆处理史实方面的不足。因为刚刚读完哈佛清史就继续读了这个清史的,傻傻的感觉两部要分不清了😂尤其是前面对晚清的内外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