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美术史理论 (山右一仁)
- 哈佛东亚专著丛书(HEAM)中译本 (tiersen)
- 我给学校图书馆的推荐购买书目 (丛)
- 藏书阁三十二大 (藏书阁)
- 君子不器 (菜蒲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私人领域的变形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Veronica 2020-05-02 16:54:12
从第四章看,玩好的交换也并非中世纪独有,论证“变形”似有牵强
0 有用 boliang 2017-11-22 18:25:10
把鸡肋诗作archive用,很不灵
0 有用 独若遗 2022-10-13 20:54:42 江苏
太平了,读起来很寡淡
0 有用 Tango 2011-06-07 21:31:19
结构很清晰,内容完全超出想像
0 有用 野次馬 2016-01-16 13:22:27
基本上像是《中唐》和《美的焦虑》之间的过渡。材料很多,但往往在堆积完后让人想问一句So what。也许部分是因为仅仅把文本当成材料了吧…细读的精髓没有学到。
0 有用 鑑外觀 2022-12-30 19:20:46 江苏
只參了裴白一章。萬年伸手黨老裴,萬年打馬虎眼老白,只有劉禹錫是真正在居中調停。真正有意思的是雙鶴怎麼又回去了呀!就欺負裴度沒留下文集是吧。
0 有用 独若遗 2022-10-13 20:54:42 江苏
太平了,读起来很寡淡
0 有用 苦影 2021-05-23 16:15:39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者提出的观点都是非常亲切的议题,诸如收藏的道德焦虑、私人领域的兴起、对占有的迷恋等等,可惜未能出新,议论也都相当平淡浮泛。译者序反驳了部分以该书“缺乏理论”的批评,认为此作出色之处在于其细读文本的能力,但个人读来实在未能感觉到作者对于诗文有多么细腻敏锐的体察力——仅仅是把原文的意思及其涉及到的故实等铺陈一番,大概还不足以被称为“细读文本”。不过,还是有几点值得留心之处:第二章...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者提出的观点都是非常亲切的议题,诸如收藏的道德焦虑、私人领域的兴起、对占有的迷恋等等,可惜未能出新,议论也都相当平淡浮泛。译者序反驳了部分以该书“缺乏理论”的批评,认为此作出色之处在于其细读文本的能力,但个人读来实在未能感觉到作者对于诗文有多么细腻敏锐的体察力——仅仅是把原文的意思及其涉及到的故实等铺陈一番,大概还不足以被称为“细读文本”。不过,还是有几点值得留心之处:第二章作者提到中唐以来出现通过窗、人造池塘等框定宏大景色的修辞方式,可以和浅见详二谈到的诗-画-屏风联系互相参考;白居易和裴度交换双鹤的诗作很有意思,可惜作者解读得相当寡淡;书末提到徽宗的个人收藏与北宋覆灭的联系,本被勉强框定在私人领域的恋物最终也被拉入了公共领域的儒家伦理中,这点可以延续至南宋研究中去。 (展开)
0 有用 虫小师 2020-12-28 21:43:15
写的散而偏
0 有用 骨頭不重 2020-08-27 16:23:16
作者最后对于私人领域的界定发人思忖,千年对儒的阐释也在改变公私的界限,若私的范围稍大些,香港的书店或许不过是书店。在私人领域中的“放肆”多美妙,偏爱那些互相纠葛的诗句。otherwise,作为园林专业这本也是极好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