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女作家与评论家的苏友贞,有着难得的一份从容与深刻。前两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早已让我们了解了这点。苏友贞没有龙应台的激越和躁动,却蕴藉风流,女性的视角出类拔萃。
在评论电影《色,戒》时,苏友贞认为李安曲解了原著,安排了大量的床戏,不但将性在这对男女的关系中做了很高的定位,也暗示王佳芝最终背叛大义而决定放走易先生的关键是根源于两人之间的性关系。其实,张爱玲所要描写的“正是女人跳脱不出传统感情框架而产生‘爱与被爱幻觉’的悲剧”——“所戒非色,及由色而生之情幻”。最经典的场面是两人在灯下单独相对,易先生因为想着自己多次陪欢场女子买东西的过去而“不免抚然”,王佳芝却把他的自叹曲解成是对自己的爱惜,“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苏友贞评论道:“然而,这‘致命’的错觉,不但不是因为性爱而起的恋栈,相反的,她之所以有这轰然而起的感恩之情,正是因为在那一刻,她突然想象自己并不只是易先生性的玩偶,而是可以与他妻子平起平坐并能与他共度这样家常时刻的伴侣,比起从前那些匆忙的交媾,这种感觉‘还从来没有过’。”
书无非就是一种视角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