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88岁历史学家的“上学记”“成长记”】
★ 回顾学思历程,看见88岁历史学家走过20世纪的心灵史
★ 款款深情回忆师友滋养,为一代民国知识分子存照
★ 探寻求知为人的真知灼见
★ 有情有义、鲜活生动,窥见为人父母、子女、师友的理想典范
坦言做了一辈子旁观者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心怀故土与世界,回望自己的生命之真:天生的脚部残疾、乱世的流亡生涯、藏书丰富和兴趣广泛的父亲、慈祥而坚强的母亲,这一切都降临在他身上,开启他不平凡的人生之门。在日后的求学生涯中,有严耕望、钱穆、李济、沈刚伯、杨庆堃、董作宾、张光直等恩师挚友的引领和陪伴,使他执着地踏上探索知识和智慧的旅途。一个有情有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超脱通透的许倬云先生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
许先生这一路走得艰辛而踏实,遇合离散、成败兴亡、荣辱悲欣,这些在我们有限的一生中,又何尝不是时时发生?!
许倬云问学记的创作者
· · · · · ·
-
许倬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讲座教授。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求古编》《寻路集》《万古江河》等。
目录 · · · · · ·
回顾与感怀
我的母亲
心路历程
回顾心路历程
我的学思历程
并不特殊的读书生活
南港述旧
有情的空间
容异与存疑
磨镜者言——《历史分光镜》序
人鼠之间——试论文化保守主义
湖上偶感
眼前景与心中景
从诗里读出的历史感怀
雨窗闲话
素心五愿
刹那与永恒
良史与君子
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先生
论学不因生死隔——纪念考古学家张光直
李济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
师恩永念——沈刚伯师周年祭
钱宾四先生的学术生命
自由思想与志节
杨庆堃先生的治学生涯
怀念沈宗瀚先生
哭两位董先生
追念王雪艇先生
忆王小波
从知识到智慧
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
知识分子的宗教
人文与科学之间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另一类考古学
若干类学科的观念
研究与教学者的职业规范
成长的意义——答一位未见面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目标
人生价值的探讨:不同文化对人类追求人生价值的影响
推动历史的因素
未来世界与儒家
附录
倚杖听江声·自序
汀渚候潮汐·自序
江心现明月·自序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许倬云问学记"试读 · · · · · ·
这两本文集(《许倬云问学记》和《许倬云观世变》),都是从台湾三民书局江水系列六册中挑选若干篇,由许医农女士领衔编辑为独立的两本选集。她们将许多刊出时间不同的文章排列为几个系统,又分别纳入"问学记"与"观世变"两个大标题之下,其用心之处,十分感激!这些文章,在撰写时,均各有其背景;然而,一个人的思想理念,总会有相当的一致性。因此,两书数十篇芜文...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许倬云问学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许倬云问学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许倬云问学记》读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许倬云,出生于1930年,江苏无锡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著述宏丰,研究领域较广,尤其在中国先秦史研究方面有很高造诣,其所著《西周史》在我国史学界影响很大。笔者大学本科在历史与文化学院学习文物与博物馆学,对中国古代史领域的名家和名著多有了解,也有考古学... (展开)毋固、毋我、毋意、毋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问学记》许倬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三星 这本书的绝不部分内容写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些更早,然而读起来,很多内容仍然可以拿来作比当下之事。提出的很多问题和主题,值得记录和思考以供研究反思 “We know that we don’t know.”我们知道的,就是我们不知... (展开)>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许先生新书“许倬云说历史”系列 | 来自越人 | 2012-06-20 17:18:37 | |
test | 来自风影 | 2010-03-14 20:28:50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北京贝贝特学术馆 (QBY)
- 民国回忆录 (Sab)
- 要读的传记列表 (单行道)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理想国2019年书单 (理想国imaginis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许倬云问学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碧心 2011-05-17 22:51:33
读过一点,可以随便读读还不错~先生的气质很吸引人!有空再读。书中说的知识分子其实有一种宗教精神,求学中有类似宗教的经验且知识中有价值。这个说法吸引我!
15 有用 恪彥 2012-12-26 02:45:52
不求是贵;少病是寿;够用是富;无欲是福;感激是喜.藉此五福,睡前煲碗"鸡汤".晚安.
1 有用 沉香木 2020-01-12 13:56:12
我当时看到是另外一版,封面上有图片的。最喜欢从知识到智慧一章。今天翻到往日记的读书笔记:我知道凡事不能松一口气,一旦松了劲,一切过去的努力都将成为白费。努力与成就都未必有什么意义。经过西西弗式的提示后,我才取得两者之间的协调。最近两年做书,真难啊。有点逢人便唠叨的祥林嫂了。别人不是还活着吗,而且还做得好好的。所以归因于自己能力太差。那就持续努力吧,像以往一样努力。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像以往一样努力... 我当时看到是另外一版,封面上有图片的。最喜欢从知识到智慧一章。今天翻到往日记的读书笔记:我知道凡事不能松一口气,一旦松了劲,一切过去的努力都将成为白费。努力与成就都未必有什么意义。经过西西弗式的提示后,我才取得两者之间的协调。最近两年做书,真难啊。有点逢人便唠叨的祥林嫂了。别人不是还活着吗,而且还做得好好的。所以归因于自己能力太差。那就持续努力吧,像以往一样努力。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像以往一样努力,像以往一样不能松一口气。 (展开)
3 有用 ateat_ 2023-10-27 04:03:07 北京
没那么喜欢……第一感觉是说教意味太浓了
0 有用 此情 2020-07-28 21:19:08
两次出差坐高铁都带的是它。工作忙是一回事,心气浮躁才真看不进书,高铁上心情跟平日不同,看进去一点。 书的副标题是《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极贴切。许倬云一生治学,有坚定的理念贯穿始终。即使写平常文章,怀旧忆往的,也一直在讲自己悟出的道理。言语恳切,让人获益。 他论时间与空间,论科学与信仰,论社科历史与技术科学,都是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孜孜地以金针度人,讲方法,讲态度,以毕生所获启迪后生。又冷静客观评... 两次出差坐高铁都带的是它。工作忙是一回事,心气浮躁才真看不进书,高铁上心情跟平日不同,看进去一点。 书的副标题是《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极贴切。许倬云一生治学,有坚定的理念贯穿始终。即使写平常文章,怀旧忆往的,也一直在讲自己悟出的道理。言语恳切,让人获益。 他论时间与空间,论科学与信仰,论社科历史与技术科学,都是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孜孜地以金针度人,讲方法,讲态度,以毕生所获启迪后生。又冷静客观评价师友同侪,虚心汲取新知识,如此平和,无烟火气,真是难得。 最后一部分过于专业,没有读完。读过的部分获益匪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