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的书评 (2955)

电光影斩春风 2018-07-21 21:30:58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版

《生死疲劳》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视角在不停转换。一会是西门闹的心理,一会是蓝脸和蓝解放…… 第一世西门闹投为蓝脸家的驴,性格就像驴一样暴躁驴脾气,它能用驴嘴咬人,一脚踢飞人。用驴的眼睛见识到了再自己死后周围人的反应,自己的二房立刻和家里的护工蓝脸在一起,三房和黄瞳在一起,仿佛是黄瞳住...  (展开)
拒绝出生 2013-03-27 10:17:05 作家出版社2006版

好书!读得爆笑连连但心底淌泪~~

能把承载历史沉甸甸重量的长篇,写出让你读得爆笑不止读出精神快感的书,实在是太少了。   这是我看的莫言第一本书。不讳言是冲着诺贝尔奖项去一探究竟的。很惭愧,现在能被一本书,尤其是长篇吸引着读下去读完它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有些只是囫囵翻翻或是看到半途就扔下...  (展开)
常人 2013-01-05 15:19:38 作家出版社2006版

无恨始为人--读莫言的《生死疲劳》

无恨始为人--读莫言的《生死疲劳》 就着暖洋洋的炉火,窝在沙发上读莫言的《生死疲劳》。2013年的第一场雪,在窗外不紧不慢地随风扬洒,仿佛满天的,无声的音符。来串门的邻居哎哟一声说,莫言啊,诺贝尔奖,原来没啥名气,现在噶有名了 。什么书呀,生死疲劳,哦,知道...  (展开)
雨雪霏霏 2012-12-19 11:43:54

所有的恩怨都是可以化解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据作者说,这本书是手写而成的。莫言说用笔写比用电脑更畅快,因为免却拼音选字的麻烦,也免却思维受到干扰,而做到全心全意把想写的东西痛快地写下来。他写这本小说,只用了43天,43天写了43万字,每天一万----这速度也太惊人了。而且,这本书的质量是相当高的。看来写作是需...  (展开)
Distillation 2023-09-28 00:07:46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版

像国内版的《百年孤独》

魔幻成分更少,文化更贴近,阅读体验会好很多。 “那时候,为了逼你入社,我每天都要揍你一次。谁能想到,二十几年后,人民公社就像砂土堆成的房子,顷刻间土崩瓦解。我们那时做梦也想不到,你能当上副县长,而我能成为董事长,当年许多神圣的掉脑袋的事情,今天看起来狗屁不是...  (展开)
爱读书的贾同学 2023-01-22 21:59:07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版

一头拥有前世为人的记忆和思考逻辑的家畜,面对后代子孙,作何感想?

莫言的《生死疲劳》一度令我想过弃读,结尾却又意犹未尽,心生感慨。 莫言坦言,他只用43天写出这部47.6万字的小说。我7天才读完。 [生死疲劳] 如果我没有读过《百年孤独》,必然体会不到《生死疲劳》的深意。 01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了“奥雷里亚诺”...  (展开)
吾丘尘 2022-03-26 11:17:56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版

六世修行,活着就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打听说这是一本莫言老师用四十三天写完的巨著,并且被余华老师用人类最本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夸奖之后,我就一直对这本书感到好奇。历经差不多一周左右吧,把这本书看完了,我此刻也只想借用余华老师夸奖的话再夸一遍,我是实在想不到应该用何种语言来夸,而余华老师则是大...  (展开)
梧桐 2022-03-19 13:57:28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版

莫言的幽默文学,以动物的视角看乡村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大名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主人公大多来自于中国乡村,他们贫穷、他们淳朴、他们有时也狭隘、自私,他们都是真实且鲜活的,莫言用故事中的这些人物讲述着他认为的中国乡村。 我认识莫言还是从《丰乳肥臀》开始的,书中的...  (展开)
滴答成长频道 2022-03-01 16:18:08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版

地主西门闹投胎转世,到底有没有报了前世的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莫言的《生死疲劳》一经推出就刷爆全网,他自己说:“诺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余华的评论更是给这本书的厚重加了码:“我看完之后首先的感觉是很嫉妒,MD,写得那么牛B我C!”对,你没看错,文化人夸奖人的方式就是这么直白,请学习...  (展开)
书蠹鱼 2022-02-18 13:39:30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版

生死皆疲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以为我是在看鬼故事,吓得我赶紧睡了过去。 事情是这样的,在某一个晚上,我钻在被窝里在某购物软件里抢到了两根打折毛笔,于是我激动地睡不着觉。我就翻开了这本书。 我啃了半天人物图谱,发现人物关系是不能靠图谱记住的,所以暗搓搓地开始阅读起了正文。...  (展开)
瑾朵朵 2022-01-18 12:56:52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版

不说因果,不提报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极端赤裸又极端浪漫,魔幻交织着现实,“魔幻现实”本是诺贝尔奖赋予莫言的颁奖词,看过《生死疲劳》才发现“魔幻现实”这几个字用来形容莫言的作品十分精妙:转世轮回是民间传说,而莫言却能用鲜活而奔放的语言写成纪实文学,畜生的眼睛如同摄像机捕捉着淳朴的大地上的生生不...  (展开)
Aura-li 2022-01-01 20:35:10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版

【编辑手记】莫言和《生死疲劳》都需要被重新认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莫言,可以说家喻户晓,是中国首位获得诺奖的作家。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许多人产生了距离感。似乎诺奖作家的作品都太深刻,不好读,尤其《生死疲劳》这个书名一看就觉得沉重。但这本书真的只有沉重吗? 马家辉就说过,“一看《生死疲劳》的书名,我们就知道这本书非常沉重。...  (展开)
镜中的金鱼。 2013-12-15 22:45:19 作家出版社2012版

我的第一篇书评,估计会很烂。

莫言最初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网上电视上铺天盖地是他的消息,这个名字几乎是瞬间就充斥了生活里各个角落。 我是个不爱扎堆的人,虽然这件事被我强调过无数遍,但还是要强调一下,对于被炒的很火热的人和物,我都会潜意识的抗拒,表面上说是不随大流,其实就是从骨子里厌倦扎...  (展开)
从此心安 2013-02-17 15:46:57 作家出版社2006版

和看电影《云图》似的。

这本书,没有《蛙》让我喜欢,但比《红高粱》和《透明的萝卜》让我喜欢。 那段快闪让我笑死了,为什么都没看见有人共鸣—— “退位之后,我已经很少参加天花广场上的圆月例会,偶尔参加一次,也感到索然无味。我们当年的圆月例会,总是载歌载舞,总是喝酒吃肉,总是恋爱交配...  (展开)
小满少尉 2012-12-24 15:07:27 作家出版社2006版

白碧微暇

这本书是莫言本人与其作品的大型广告杂志,书中随处可见有痕无痕的软广硬广,初读可能不习惯,读着读着也就习惯了。 其中包括《苦胆记》《黑驴记》《太岁》《新石头记》《养猪记》《复仇记》《杏花烂漫》等,事实上这些作品并不存在,但也不能排除这是莫言本人作品的预告篇。 ...  (展开)
森森菇 2010-11-21 18:02:01 作家出版社2006版

生死疲劳,第九个寡妇

没有人觉得严歌苓写的《第九个寡妇》,有好多地方和莫言的《生死疲劳》很像吗? 有几个小角色说的话竟然也一样,所以寡妇这本书虽说不错,但我还是有些失望 生死疲劳写作角度确实,很厉害 为什么体统要提醒我:给请你再给生死疲劳一个总的评价(从差到好) 为什么?就是震撼自己...  (展开)
pəteto 2009-06-13 09:53:26 作家出版社2006版

浪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大生产 大跃进 那些时代的事 我们这一代人都没经历过 历史书上有 偶尔会听父母谈及 也没什么感觉 乍一听 生死疲劳 以为是什么刻骨铭心的生死之类的故事 结果叙述者语气轻松 与其说“生死疲劳” 不如说是“轮回疲劳” 这几道轮回 看透世事 西门闹算是个幸运的人了 阎王爷也...  (展开)
若水一冰14 2024-01-23 14:55:01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版

疲劳的看完了这本《生死疲劳》

最近有张照片火了,一个小学生在地铁里看《生死疲劳》,然后就有一大堆人开始说,小孩不适合看。我觉得个别东西也确实有点尺度,但也不至于不能看,不要用达人的思维去定义孩子的认知范围。 说实话,我读的书少,这也是第一次读这本豆瓣9.1、畅销百万册的、亚洲唯一诺奖获得者...  (展开)
万延元年的足球 2022-08-14 21:42:17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版

六道轮回,人与土地

①对六道轮回存在两层诠释空间,从表面上看“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一个满腔仇恨的西门闹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一点点地失去记忆、放下执念,在痛苦中得到升华,在少欲无为中心灵得以解脱,跳出轮回。从历史寓言的角度解读,西门闹,一个曾经坚信勤劳致富...  (展开)
赤羽 2022-06-24 22:29:32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版

六道轮回,生死疲劳

一个人死了,却保留了记忆 投胎转世,却变成了一头驴 这就是莫言《生死疲劳》的开篇。 地主西门闹在土改时被枪杀,感觉自己虽有财富,但并无罪恶,在阎王殿喊冤。于是,在小说中他不断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 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一世为人…… 《生死...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47 148 后页> (共2955条)

订阅生死疲劳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