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里,拿着徐友渔先生的《人文立场》,试图进入他的思想领域……
《记忆即生命》
1.
什么东西使人之所以为人?人的本质、本性是什么?在这20世纪和21世纪的转折之际,我想提出另一种解释:人是关于记忆的动物。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记忆的强度与持久性,而且在于记忆的集体性、社会性、民族性。
构成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要素是什么?是它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性记忆的内涵、风格与强韧性,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即民族性。……犹太民族在这方向最为典型。
2.
记忆不但有维系生存、延续历史的作用,还和尊严、道义等价值准则联系在一起。在暴力和邪恶过分强大,反抗也不可能或无济于事时,不甘凌辱的最后方式是捍卫记忆。
这种记录实际上需要极高的远见和极大的勇气,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对于走投无路的受害者,这是保全自己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方式。
3.
舒衡哲(当代著名犹太裔学者)谴责政治健忘症,她欣赏中国人重视记忆,把中国人和犹太民族相提并论。但据我观察和经验,作为个体的中国人擅长于博闻强记,但作为群体,经常发生的是记忆的空白和断裂。
4.
骗局在一茬人中得逞和被识破后,马上又在下一茬人中大行其道,历史居然在三五年中就来一个循环!当然思考原因时,我发现个人叙述的局限与无力:我们这一代人的经验教训并没有进入公共话语,成为集体失忆,……谎言对一批人失效后,立即物色到另一批轻信者和受害人。
5.
我终于悟出一个道理:记忆的保存、记录、复制和传播,是揭露谎言,避免悲剧的必要条件。……欺世谎言反倒容易使人信以为真?我坚信原因是记忆中断,关键在于受骗者并不是同一批人,如果谎言对新来者永远有效,那么玩弄权术的人必然稳操胜券。
6.
是否具有健全的记忆,是衡量个人和群体精神状况和精神素质的一个标尺。
一个民族难免有悲剧发生,但不论祸患是起于内部还是外部,当它的代表以言论举止表明自己并不健忘,就不会丧失尊严。
7.
记忆在本真的意义上是人的精神资源、精神财宝,但它往往被某些政治和社会力量当成权力的合法性资源。因此记忆必然有可能被利用、歪曲或垄断。
8.
如果出现了骇人听闻的暴行,集体记忆中将留下空白和断裂,某些事件被列入话语禁忌,一段鲜血淋漓的记忆不翼而飞。有人会对此心安理得,他们懦弱的心灵无法承受记忆的重负,他们只愿意享受当下。但毕竟有人要捍卫记忆,竭尽全力搜寻被偷窃和藏匿的东西,他们坚信,记忆的遗失不仅是过去的缺损,而且是未来的坍塌,他们捍卫的是民族的灵魂。
……
http://www.teven.net/?p=1873
咖啡馆阅读记之:徐友渔《人文立场》(1)
|
> 去人文立场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我喜欢徐友渔,才读了这本书(叶满衣)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