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的图像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茨威格的银环 2017-03-27 21:40:30

    贡大神对新柏拉图主义,伪狄奥尼索斯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之间关于象征,“表现”概念及内涵的张力与演变实在令人赞叹(为我的学年论文先拜一拜大神

  • 1 权宁 2014-05-17 11:49:04

    请,把事儿,说清楚。。。

  • 2 ire mortem ob 2019-12-30 22:54:43

    当童年的纯粹的美以更广阔深邃的图景展现时的哑然。撷取一些印象深刻的来说,一幅《智慧之书》的细密画非常喜欢,在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那章中。就我所关照的问题来说,拟人化诸章节裨益颇多,谈及原始人类将事物心理化(弗洛伊德),希腊神话对属神和属人的含混,作为图像学开端的艺格敷辞,以及文艺复兴将古代母题与中世纪视觉结合诞生的图像志。《奥维德的道德寓意》在潘诺夫斯基那里也常提及,当然还有无穷无尽的文本可以作为根据,在谨记“勿过度”的同时如探秘般描绘特定的时代、手法、风格以及思想史,实在是迷人的事情。

  • 1 穆庭子 2021-02-13 19:54:49

    和隐喻搭配读更能体会,或许一些反复徘徊的命题能在图像中找到回声。正宛如San Juan de la Cruz的诗中悖论,荒诞与矛盾使人从日常秩序中跌落,窥见世俗之城中神性的映射(“神的雄辩”)。可以侧面理解文学中的lo inefable,和尽力捕捉那不可能的“一瞬间”的迷狂之功

  • 1 陈美芳˙Ꙫ˙ 2021-05-26 19:47:45

    贡布里希根据自己图像学阐释的“类型学方法”和“得体原则”认为,一件艺术品的意义就是艺术家要表现的意义,阐释者要做的就是努力重建艺术家创作艺术品时已失传的方案,即艺术家当初的创作意图。图像学家努力重建的就是隐藏在图像后面的已失传的图像当初的创作方案,而图像方案的体裁基于特定的惯例,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定惯例根植于当时的基督教和古代遗留的古迹,图像学家就是利用这些知识来重建图像和图像的主题方案之间的裂痕。这样,贡布里希就为解释奠定了一种客观的基础。贡布里希不是绝对的意图论者,他创造性地将潘洛夫斯基的意图追寻观念发展成方案重构与类型定位两原则,在哲学基础上摆脱了潘诺夫斯基形而上学的牢笼,以实用主义取而代之,更加关注图像学技术上的一些因素,有效地规避了图像学研究中过度阐释问题。

  • 1 亲疏 2020-01-06 16:13:21

    一个“a”有很多写法,一朵玫瑰也有许多种画法,是什么教你辨认出了她?

  • 0 呆头认为 2022-05-03 11:16:32

    作为文集,有一些文章是针对具体的作品而讨论的。虽然有零碎之感,但艺术史本就是众多作品组成的,也无可厚非。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