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4星还是5星让我有点为难,总之,如果你对明代政治史感兴趣,那这本绝对不容错过。和黄老一样,方老对史料的运用也是驾轻就熟,各种资料信手拈来,颇为自然得就联成一章,所以这本书看起来很轻松。本书稍微有些不足之处在于分析制度安排的原因时很容易流于唯物史官,将原因归结于经济问题本没有错,但是用唯物史观的笼统词汇简单带过则是变相的回避根本问题,这也启发了我继续阅读经济史和土地制度史的兴趣。这书对我最大的启示在于,即使是明代这样经历了270多年的朝代,在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演变上并无固定规律可言,更谈不上成熟的顶层设计,自成祖开始,针对特定原因的特殊制度构建与安排便成为常态,而朱元璋立国伊始所指定的相互制衡的体系又为内部争斗与低效率埋下了种子,明朝能在这种低效率的运行机制中坚持200多年反而是种奇迹了。
实际上来说,把明代视为一个整体国家,是不太合适的,明代政治体制变化幅度之大,可以与清代相比。这样其实也体现出来一种前近代国家在制度变革上的灵活性。方志远的确用功,但囿于成见,很难确的。
迄今为止对明代权力结构分析的最佳著作
终于读完,方致远对史料驾轻就熟,所以本书质量很高。要全面了解明代政治制度,这本是最佳选择。这本书从中央的内阁与司礼监,到九卿六部,再到地方上的三司,三堂以及府州县,乃至里甲等方面,全面论述了明代国家权力机构的运行机制以及地位。书中最精彩的是对内阁以及司礼监的发展过程及互相关系进行考证的部分。作为一本综合性的明史著作,受制于篇幅以及选题范围,后面涉及地方制度时就不可能深入分析了,但它仍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思考。后记里提到学术风气的问题,他说要坚持读书去“悟”,而不能为写论文而写,相当佩服方志远,研究学问就该如此!
这书太有意思啦!或者说这大明的政制本身就太奇葩了。多半皇帝不理政只做仲裁人,内阁票拟内监批红内外相制,地方三司变三堂又变总督巡抚,三法司厂卫并行,兵制文武内再相制,之外复加监察巡按六科给事中,如此内耗型政体除大宋可有一拼外再无敌手。宦官一节尤其好看。文风体例俱佳,值得收本实体。
工具书加一,因为最近在吃隆庆朝内阁阁老们的瓜,所以重点翻看了内阁的部分。引用了很多史料,和隔壁王天有老师的《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对照着看,可以对明代的国家机构运转机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是刚入坑的同学,建议可以对照张德信老师的《明代职官年表》一起对照着看,会比较清楚T_T
唉,当初听他在百家讲坛讲万历的时候我还想这什么水平什么见识,就当教授。看了这本书我服了,人方教授是真的有水平有见识啊,只是被垃圾节目拖累了。
明代制度史入门书籍。明代权力结构的变化经历了内廷机关的外廷化,中央机关的地方化,监察机关的行政化。
看完已多时。只记得内容非常详实,如果写历史小说需要些背景架构资料,这本书可是个宝库。事实上,我正是看完《钦探》之后马上看的这本,有一些眼熟的内容,但不多。看之前,了解明代皇帝的基本情况是必要的。看之后,我把它列为可收藏的参考书。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讲明代权力结构的演进:决策、管理、地方行政。权力结构应时而变的动态性展示得很明显。票拟、司理监、知识宦官,是以前没怎么见闻过的内容。 有机会要再读一遍。
第一篇最佳
其实谈的都是基本的制度史方面的细节,但好在详细,条次分明,而且多有作者自己的创见。对于明廷权力运作的各力量的分析及相互制约的关系,谈得最有心得。可以备为一部资料书来查看了。
大有得益,愿从先生游
明权力机制虽然由于顶层设计和时人视野问题常陷于低效,但有明一朝,封建中国的国家机器已相当复杂与精密,且也是顺着问题在灵活的变化与调整,修修补补歪歪斜斜数百年,但在非民主制度下,如此精密的机器像是一个纸糊的精致巨塔。结合明时代宏微观经济的特殊状况,兴亡因素则更显复杂,机制结构本身不能完全背锅,非民主体制才是封建时代重建崩塌周期的癌源,当世也可参照。这本书恐怕是市面上能找到最好的明代制度史工具书了,系统且细节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当时随手一买,却打开了读明史的新世界。
好书,待购入实体书再读
无比佩服作者,将如此系统的组织架构事无巨细的解释的这么清楚,同时逻辑紧密,结论可靠,拜服了!
明代政治史必备参考书。
1205太厉害了,一个导论已经是明代制度索引大成,作者真的是专家级别。//1225我本科研究生都是心理学专业,之前觉得本专业书已经够难啃了,最近研究明史才发现有关制度和古文献的书让人咬牙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总说寒窗苦,诚亦如此。很不想读,搁置了许久。//0102最近读明史不能说拿出吃奶的劲儿也得说拿出了大学读《心理统计》时的劲头,不说从零开始也是从1,2开始,太多记忆点,当一门要考的课业看,一边读一边记笔记画导图,读的缓慢而苦涩。//0107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读沈德灿老师的《心理学史》,晦涩的要紧的密集的如鱼贯般的知识向脑子里打来,痛并快乐着。//0124终于看完了,番茄计时32小时,并不包括为此书波折图书馆路程和垂头顿足痛苦挣扎的时间。中途看了8本别的短篇书。经此一役,毅力又有升华。
与王天有老《明代国家机构研究》互相表里,王著重横向,方著重纵向阐释明代制度的流变,且详细程度高于王著。刷新了我对方老的认识,以前一直以为此老热衷于百家讲坛,而且普通话也说不清,应该没啥学问。此书表现了他的真实水平,更可喜的是,据说再版已提上日程,准备购入纸质。话说方老的经历也很神奇,堪称非名校出身励志成功的典范。
“活的制度史”。有必要列入明代政治史入门必读书目
>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40 有用 saidelizi 2013-12-11 00:45:52
4星还是5星让我有点为难,总之,如果你对明代政治史感兴趣,那这本绝对不容错过。和黄老一样,方老对史料的运用也是驾轻就熟,各种资料信手拈来,颇为自然得就联成一章,所以这本书看起来很轻松。本书稍微有些不足之处在于分析制度安排的原因时很容易流于唯物史官,将原因归结于经济问题本没有错,但是用唯物史观的笼统词汇简单带过则是变相的回避根本问题,这也启发了我继续阅读经济史和土地制度史的兴趣。这书对我最大的启示在于,即使是明代这样经历了270多年的朝代,在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演变上并无固定规律可言,更谈不上成熟的顶层设计,自成祖开始,针对特定原因的特殊制度构建与安排便成为常态,而朱元璋立国伊始所指定的相互制衡的体系又为内部争斗与低效率埋下了种子,明朝能在这种低效率的运行机制中坚持200多年反而是种奇迹了。
21 有用 席缪 2017-03-19 09:22:52
实际上来说,把明代视为一个整体国家,是不太合适的,明代政治体制变化幅度之大,可以与清代相比。这样其实也体现出来一种前近代国家在制度变革上的灵活性。方志远的确用功,但囿于成见,很难确的。
30 有用 流惜子 2017-12-05 00:31:03
迄今为止对明代权力结构分析的最佳著作
13 有用 龙庭皓月 2020-04-08 18:49:39
终于读完,方致远对史料驾轻就熟,所以本书质量很高。要全面了解明代政治制度,这本是最佳选择。这本书从中央的内阁与司礼监,到九卿六部,再到地方上的三司,三堂以及府州县,乃至里甲等方面,全面论述了明代国家权力机构的运行机制以及地位。书中最精彩的是对内阁以及司礼监的发展过程及互相关系进行考证的部分。作为一本综合性的明史著作,受制于篇幅以及选题范围,后面涉及地方制度时就不可能深入分析了,但它仍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思考。后记里提到学术风气的问题,他说要坚持读书去“悟”,而不能为写论文而写,相当佩服方志远,研究学问就该如此!
8 有用 江湖遠人 2012-10-17 10:50:38
这书太有意思啦!或者说这大明的政制本身就太奇葩了。多半皇帝不理政只做仲裁人,内阁票拟内监批红内外相制,地方三司变三堂又变总督巡抚,三法司厂卫并行,兵制文武内再相制,之外复加监察巡按六科给事中,如此内耗型政体除大宋可有一拼外再无敌手。宦官一节尤其好看。文风体例俱佳,值得收本实体。
2 有用 momo 2024-03-22 19:50:33 上海
工具书加一,因为最近在吃隆庆朝内阁阁老们的瓜,所以重点翻看了内阁的部分。引用了很多史料,和隔壁王天有老师的《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对照着看,可以对明代的国家机构运转机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是刚入坑的同学,建议可以对照张德信老师的《明代职官年表》一起对照着看,会比较清楚T_T
7 有用 西北再偏北 2020-06-29 21:22:26
唉,当初听他在百家讲坛讲万历的时候我还想这什么水平什么见识,就当教授。看了这本书我服了,人方教授是真的有水平有见识啊,只是被垃圾节目拖累了。
3 有用 秋山雪見🍁 2023-03-18 02:00:51 福建
明代制度史入门书籍。明代权力结构的变化经历了内廷机关的外廷化,中央机关的地方化,监察机关的行政化。
1 有用 慎习斋 2024-09-22 14:31:16 广东
看完已多时。只记得内容非常详实,如果写历史小说需要些背景架构资料,这本书可是个宝库。事实上,我正是看完《钦探》之后马上看的这本,有一些眼熟的内容,但不多。看之前,了解明代皇帝的基本情况是必要的。看之后,我把它列为可收藏的参考书。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讲明代权力结构的演进:决策、管理、地方行政。权力结构应时而变的动态性展示得很明显。票拟、司理监、知识宦官,是以前没怎么见闻过的内容。 有机会要再读一遍。
1 有用 新野王 2024-09-03 09:20:52 广东
第一篇最佳
5 有用 支离疏 2023-01-04 21:49:26 云南
其实谈的都是基本的制度史方面的细节,但好在详细,条次分明,而且多有作者自己的创见。对于明廷权力运作的各力量的分析及相互制约的关系,谈得最有心得。可以备为一部资料书来查看了。
1 有用 小红帽 2011-06-23 14:06:25
大有得益,愿从先生游
1 有用 安德烈大叔 2018-02-11 12:10:32
明权力机制虽然由于顶层设计和时人视野问题常陷于低效,但有明一朝,封建中国的国家机器已相当复杂与精密,且也是顺着问题在灵活的变化与调整,修修补补歪歪斜斜数百年,但在非民主制度下,如此精密的机器像是一个纸糊的精致巨塔。结合明时代宏微观经济的特殊状况,兴亡因素则更显复杂,机制结构本身不能完全背锅,非民主体制才是封建时代重建崩塌周期的癌源,当世也可参照。这本书恐怕是市面上能找到最好的明代制度史工具书了,系统且细节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3 有用 康康的宝宝🐕 2020-04-24 22:17:43
当时随手一买,却打开了读明史的新世界。
1 有用 Jysyylike 2024-07-25 16:25:09 河南
好书,待购入实体书再读
1 有用 临晨既白 2024-08-09 17:00:03 河北
无比佩服作者,将如此系统的组织架构事无巨细的解释的这么清楚,同时逻辑紧密,结论可靠,拜服了!
1 有用 稚子浴其渊 2024-05-17 13:48:23 上海
明代政治史必备参考书。
3 有用 L.C. 2023-01-24 23:41:26 北京
1205太厉害了,一个导论已经是明代制度索引大成,作者真的是专家级别。//1225我本科研究生都是心理学专业,之前觉得本专业书已经够难啃了,最近研究明史才发现有关制度和古文献的书让人咬牙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总说寒窗苦,诚亦如此。很不想读,搁置了许久。//0102最近读明史不能说拿出吃奶的劲儿也得说拿出了大学读《心理统计》时的劲头,不说从零开始也是从1,2开始,太多记忆点,当一门要考的课业看,一边读一边记笔记画导图,读的缓慢而苦涩。//0107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读沈德灿老师的《心理学史》,晦涩的要紧的密集的如鱼贯般的知识向脑子里打来,痛并快乐着。//0124终于看完了,番茄计时32小时,并不包括为此书波折图书馆路程和垂头顿足痛苦挣扎的时间。中途看了8本别的短篇书。经此一役,毅力又有升华。
3 有用 松亭君 2020-03-25 16:30:58
与王天有老《明代国家机构研究》互相表里,王著重横向,方著重纵向阐释明代制度的流变,且详细程度高于王著。刷新了我对方老的认识,以前一直以为此老热衷于百家讲坛,而且普通话也说不清,应该没啥学问。此书表现了他的真实水平,更可喜的是,据说再版已提上日程,准备购入纸质。话说方老的经历也很神奇,堪称非名校出身励志成功的典范。
2 有用 蓮花去國一千年 2020-06-01 01:28:20
“活的制度史”。有必要列入明代政治史入门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