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书中分为十二个章节,以居住者的角度来讨论「舒适住宅空间」的十二项条件。本书作者对围绕住宅和生活周边的日常琐事以及生活的微妙处有着特别的喜爱和观察,所以在日本被称之为「住宅设计师」。本书正是他多年思考「究竟什么是好住宅的条件」、「什么是居住所不能欠缺的条件」等问题而记下的 观察心得。作者认为,所谓「住宅」,并非只是把人的肉体放进去,在里面过着日常生活的一个容器,它必须也是能够让人的心,安稳地、丰富地、融洽地继续住下去的地方。所以他试图以居住者的角度,列出了十二项观察标准来讨论「舒适住宅空间」所应具备的条件。总之,住宅的设计不再是能够轻忽怠慢的领域,终于进入必须认真地重新思考的时代了。
本书与其它建筑类书籍不同之处,就在于作者天马行空但又细腻敏感的心灵。作者所观察的重点,常常是一般人不会注意到的细微处,例如水池中石块该如何沉入水中、石墙接缝处须如何安排处...
书中分为十二个章节,以居住者的角度来讨论「舒适住宅空间」的十二项条件。本书作者对围绕住宅和生活周边的日常琐事以及生活的微妙处有着特别的喜爱和观察,所以在日本被称之为「住宅设计师」。本书正是他多年思考「究竟什么是好住宅的条件」、「什么是居住所不能欠缺的条件」等问题而记下的 观察心得。作者认为,所谓「住宅」,并非只是把人的肉体放进去,在里面过着日常生活的一个容器,它必须也是能够让人的心,安稳地、丰富地、融洽地继续住下去的地方。所以他试图以居住者的角度,列出了十二项观察标准来讨论「舒适住宅空间」所应具备的条件。总之,住宅的设计不再是能够轻忽怠慢的领域,终于进入必须认真地重新思考的时代了。
本书与其它建筑类书籍不同之处,就在于作者天马行空但又细腻敏感的心灵。作者所观察的重点,常常是一般人不会注意到的细微处,例如水池中石块该如何沉入水中、石墙接缝处须如何安排处理、无用之用的楼梯有何趣味等等。作者也会为了想实地走访戒备森严不准参观的建筑而伪装身分混进其中,更为了电影中一幕令他感动的画面而走访一处废墟。随著作者的叙述,顿时觉得那些建筑不再只是建筑,而是一位位老朋友,邀请你分享它们埋藏在各个角落的秘密和心情。
住宅读本的创作者
· · · · · ·
-
中村好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村好文(Nakamura Yoshifumi),建筑师,一九四八年生于日本千叶县,一九七二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建筑系。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为止,在吉村顺三设计事务所工作。一九八一年设立レミングハウス(Lemming house)事务所。一九八七年以「三谷先生的家 」获得第一届吉冈赏。一九九三年再以「一系列的住宅作品」获得第十八届吉田五十八赏特别赏。现在,担任日本大学生产工学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授。
中村好文先生自学生时代起,就有志于把住宅设计和家具设计当作一生的工作。自创业以来,已经设计过百间以上的住宅以及各色各样的家具。除了建筑专业外,他还以喜爱旅行和料理、轻妙洒脱的随笔作家身分而为人所知。
从其著作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个纤细、柔和、风趣的艺术家,所以文章中常可以见到诸如游戏之心、余裕、自然体这样的言词。他每天和事务所的人一起用早餐,自己也参加抽签...
村好文(Nakamura Yoshifumi),建筑师,一九四八年生于日本千叶县,一九七二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建筑系。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为止,在吉村顺三设计事务所工作。一九八一年设立レミングハウス(Lemming house)事务所。一九八七年以「三谷先生的家 」获得第一届吉冈赏。一九九三年再以「一系列的住宅作品」获得第十八届吉田五十八赏特别赏。现在,担任日本大学生产工学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授。
中村好文先生自学生时代起,就有志于把住宅设计和家具设计当作一生的工作。自创业以来,已经设计过百间以上的住宅以及各色各样的家具。除了建筑专业外,他还以喜爱旅行和料理、轻妙洒脱的随笔作家身分而为人所知。
从其著作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个纤细、柔和、风趣的艺术家,所以文章中常可以见到诸如游戏之心、余裕、自然体这样的言词。他每天和事务所的人一起用早餐,自己也参加抽签以决定早餐的工作任务,有时担任采买,有时担任烹饪。他认为生活不只是工作,所以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乃是住宅设计上非常必要的条件。建造一个家最感愉快的是,能够与住在那个家的spirit(灵魂或精神)相遇的瞬间。而所谓舒适的空间,就是能让自己感觉自然的地方,所以他心中理想的家就是感觉像穿著牛仔裤这种居家服的家。
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三谷さんの家」(1986)、「朝吹さんの家」(1991)、「清水高原の家」(1992)、「上総の家」(1993)、「今村家改修」(1994)、「美术馆as it is」(1995)、「扇が谷の家」(2001)、「风子ハウス」(2002)、「REI HUT」(2003)等。
译者林铮顗,台大历史系毕业,东京大学东洋史学研究所硕士毕业。旅居西雅图十余年,为当地华文报纸《西华报》和《华声报》撰写评论、专栏多年。
目录 · · · · · ·
第1章风景
第2章套房
第3章居心地
第4章火
第5章游戏心
第6章厨房和餐厅
第7章孩子
第8章触感
第9章壁龛
第10章家具
第11章持续住下去
第12章光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家只有我们夫妇两个人生活,餐桌2。2米长,餐桌周围摆着各种形状的椅子。虽然配套的桌椅看上去更典雅,但我家不是那种讲究典雅正式的人家,而且我觉得,如果把我设计的椅子和其他设计师的名作摆在一起,那种轻松随意的感觉也挺好的。就像大家在一起喝酒,都用同样的酒盅多没意思,还是一人个样,各自拿着和自己个性搭配的酒盅喝起来才尽兴。我觉得椅子也同理。我家那些椅子是花了很长时间,一把一把慢慢添置的。椅子这种东西也有自己的个性,所以选椅子和拍电影选演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想坐下来悠闲读书时,选这把椅子;想愉快地喝喝小酒,坐那一把;这个适合坐下来写信;把猫放上膝头时还是那把更舒服。慢慢花时间选椅子,就像是挑演员,为了完成一场只在我家上演的戏剧。按照这种观点,我们也可以从家具的视角出发,重新考量一下“居住”这个行为的本质。 最后,我可以给你一个小建议,如果你不知道该买哪个,不妨试着坐坐那些被称为现代设计名作的椅子,从里面选你喜欢的。名作椅子价钱要比普通椅子费很多,老话说“买便宣货反而是浪费”,这句话用在家具上再合适不过了,所以买家具时不能太小气。如果买丹麦设计师的,韦格纳不错,雅克布森也很棒,意大利方面有庞蒂大师,年轻一点的史卡巴很出色。无论选谁的设计,都是名副其实的经典之作,坐上去舒服就不用说了,外观也赏心悦目,这些都是家具作为生活伴侣的重要条件,所以我推荐你先去试试这些名作再说。 不光是椅子,家具这种东西如果妥善使用,可以用很久,用一辈子,甚至可以几代相传。如果这么想的话,买家具要买端正、有格调的,不被流行趋勢左右的,设计不俗的东西,无论如何,这才是最重要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0章 家具 -
我有一个朋友住在与意大利接壤的瑞士乡村里,他家是用当地民居改建的做得优美又摩登。大约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拜访他们夫妇时,看到他家有一个嵌入式壁炉,我被那个暖烘烘的鸟窝一样的小空间深深打动,身心都融化了。严冬季节, 个壁炉散播的热度有限,暖和不了整个房间,所以才有了围绕着壁炉建成的小屋inglenook, inglenook就仿佛是在小壁橱里放了一个大暖炉,那种亲密温馨,难以言喻,我喜欢得不得了,所以,就像照片上的山中别墅,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在设计里加上一个壁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住宅读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住宅读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意中的建筑•空间品味卷 8.1
-
- 住宅巡禮 8.7
-
- 反造型 8.2
-
- 十宅论 7.6
-
- 走进建筑师的家 8.4
-
- 勒.柯布西耶的细部设计 8.5
-
- 马赛公寓 7.5
-
- 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 8.1
-
- 诺曼·福斯特 6.8
住宅读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我给爱跑步、爱爵士、爱猫的村上春树造房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建筑师,比起安藤忠雄的简约冷冽、伊东丰雄的抽象自然、隈研吾的弱化建筑,他的设计充满温暖朴质的特点,简单地恰到好处,让人内心安稳,他就是斩获日本多项大奖的建筑师——中村好文。 他设计过的房子,既有知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家、著名导演伊丹十三的纪念馆... (展开)

一个住宅设计师眼中的“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家萧伯纳曾说:永远记住这点,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 家应该是孕育亲情、温暖、爱和美梦的地方,而这些元素都是由住宅来承载的。当我们的住宅在装修时,考虑的往往是功能性、风格和成本,而一个专业设计师眼中的住宅是怎样的呢? 中村好文在《住宅读本》这本书中,以... (展开)
村上春树的住宅设计师教你从12个方面打造可“持续住下去”的理想之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记得我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在我家楼下的空地发现了一堆废弃的砖头,不知从哪里来的想法,我和一个玩伴决定用它们盖一个小房子。于是,两个小小的人儿乐此不疲地搬起一块块砖头,先围了一个长方形的地基,然后一块一块往上垒,最终垒出来一个跟我们身高差不多的四面透风的墙。房... (展开)
12平米能住人?12平米就够了
> 更多书评 4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8.3分 1218人读过
-
左岸 (2013)9.2分 28人读过
-
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7)8.7分 3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建筑 (风车兔子洞)
- 设计思维and构成元素 (聆)
- 设计——我想看的 (Air)
- 独立住宅设计 (咿呀哇呲)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住宅读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渣叔 2020-06-09 16:50:25
有一些关于one room的感念很打动人。短短的一小时阅读期间收获良多
0 有用 成知默 2015-04-13 10:12:26
2015年第50本:工作用书,虽是关于建筑的书,作者在这本书里却甚少提及建筑的设计手法,其关于舒适住宅的12个条件如与风景的融合、居心地、游戏心等,更多的是从居住的感觉出发,赋予冰冷的建筑空间以温润的生命气息。不过此12条好住宅的标准,是作为设计师的作者本人对于空间个性化、人性化的坚持,难以在集成化工业化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尽数实现。
0 有用 初初见囍上眉梢 2010-12-04 20:28:39
神马是有爱的住宅,和我想的差不多一样!
2 有用 穆清 2010-04-06 14:35:17
想起了全能住宅改造王,要是能这样一辈子做贴心精致的小住宅该有多么美好
0 有用 米兰 2010-07-07 13:50:28
“所谓住宅,并非只是一个将认得身体放进去,在里面过日常生活的容器,它必须是个能够让人的心,安稳地、丰富地、融洽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