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日子 短评

热门
  • 6 伟大的伟 2009-11-26 10:57:00

    大诗人的散文诗作品。 130多年前人们已经开始在焦虑,希望更贴近自然,通过接触鸟、植物和昆虫,来平静自己。 这样的文字可能在现在已经太多,还有discovery、国家地理、各式游记更加立体的图片或视频,似乎那些蓝得发亮的海,霓虹一样绚烂的鸟,起伏融化成黄色金属的沙漠都已经和大白菜一样习已为常。 这其实都是工业化的污染。这些幻像比丑陋的都市更让人毒害。 其实只要一片绿得象绿色的草,几朵红得象红色的花,再加一点干净的流水就可以了。如果人少一点那更好。 真正走到自然的状态里,把脑袋放空,把心放平静,而不是带着拍婚纱照的心态,不是带着旅游一次显富贵的神态,不是带着活给别人看的样子,也许就能过几天真正的“典型的日子”。

  • 2 左岸人生 2009-02-17 10:18:38

    第一次阅读惠特曼。没有喧哗没有苦恼,只有随意的翻书,不用连续看,只要任意打开一页,都能将阅读进行下去!

  • 1 楚青 2009-12-06 11:04:04

    一段段的风景描写,却让人觉得隔膜,遥远,怎么都沉不下去。我知道字句是美,诗人描写的自然怎么会差,但奇异地没有共振感。

  • 1 提提布鲁 2017-08-01 23:02:34

    《典型的日子》里惠特曼对自然的观察和描写就如女人喜欢聊的八卦一般肤浅和贫乏。本书的意义或许只是在于他刚好赶了一个早集,并非是因于成色。毕竟,你怎么能奢望一个诗人成为一个细致而深刻的自然观察者呢?

  • 1 阿迟 2009-06-10 20:06:09

    内页装订和印刷太差

  • 0 taco 2011-06-08 11:18:20

    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和智慧是最纯粹的美好

  • 0 我也叫已注销 2010-12-24 11:38:11

    木有一篇一篇读完,但是读过的感觉都很棒。我是神马时候能够静下心来看散文的嘞?

  • 0 2010-05-07 15:38:13

    惠特曼在这根树桩或是那棵树下记录下的片段文字它们未经剪裁,因为这样在重读时不至于减少当时树林的芬芳,也因为这是在有叶影颤动的纸面上记录下来的

  • 0 安可任 2010-06-14 10:43:43

    不愧是惠特曼,宁静坚定,质朴简洁,不肯作一丝渲染。

  • 0 虾米下棋 2012-01-19 12:25:21

    总是在地铁里的时候翻这本书,也许是环境的关系,或因为不是原文,没有体会出惠特曼的好处来:(

  • 0 放鱼 2011-07-16 19:16:33

    “我采了一把还活着的凤仙花,塞在裤兜里当香草。”

  • 0 二月莳乔 2017-07-15 23:13:43

    201903 | 回国第一天,重读高中旧书,那时不甚理解。

  • 0 Cyborg锤 2022-04-11 06:53:53

    纪念中学时代

  • 0 青山空 2024-02-27 12:51:00 美国

    “将人们从他们顽固的迷失和病态的抽象中,带回无价的平等、神圣、原初的具体之中。” 笔记上颤动的叶影,大片悠游的白云,庄严的星空以及富有弹性的阳春天气…灵魂就在这些典型的日子里进行劳作,总是充满阳光、强健、有生机的。诗人以信札、笔记原样记录下心灵在自然中的素朴生活,不在于沉思参透,只是在其中增补一些和谐关系。

  • 0 狮子 2023-01-05 16:20:06 广东

    马永波的翻译不太行

  • 0 王广钞 2017-08-17 12:52:11

    杰出的印象速写集,出自一位伟大的诗人之手,自然、准确、饱含深情的作品,一本适合在任何时刻打开的书。

  • 0 無意绪 2024-08-21 16:27:06 江苏

    似乎比后期的诗作更好。惠特曼一再说不连续,但事实上相比于《草叶集》连续了许多,更加倾向于相信《草叶集》的编排是一种对前后期思想断裂的矫饰和闪避了……

  • 0 stalker 2024-03-31 04:50:25 江苏

    补标,去年看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