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二十多年前看的,我曾为了寻找它而走遍本地所有书店,包括那些最没意思的书店.终于意外获得.
为了写论文,简单翻阅了这本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书,马克思真的看了好多书啊,真的可以说是博览群书了。马克思经常在书中化用文学经典,每一个文学意向都有着特定的内涵并服务于特定的批判和阐释思路,尤其是莎士比亚和歌德。作者写这本书弥补了这方面的研究不足,总体上还是很值得阅读的。
译者全明星
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分析和叙述了马克思和“文学”的关系:他早年的文学创作、他喜欢的过去与同时代的作品、他与同时代作家的交往、他私人生活中的文学成分、他写作和论战中使用的文学风格、隐喻、文学形象、词句,他严谨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文学独特的地位,文学在他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作用等等。 读完这本书,基本就能清楚马克思对文学有怎样一种狂热的“执着”,正是这种执着在他的追随者们身上不断重现——列宁、普列汉诺夫、卢卡奇、众多西马和革命与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人等。遍观思想史,少有思想家像马克思一样从一种“外位性”立场对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歌德借梅菲斯特之口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的金树常青”,马克思则用生命颠倒了歌德的世界图景:“生命或许是灰色的,但理论之树常青”。
按时间顺序分析老马文本中的文学形象与借喻或隐喻,作者的工作还是非常细致的,给我们构造了一个鲜活的读者与战士形象共存的马克思。马克思喜爱的作家有莎士比亚、埃斯库罗斯、歌德、狄德罗等等,不胜枚举。文学对于马克思的作用不仅仅是陶冶情操,还在于它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马克思可以借用伟大作家的诗句或他们创造的人物来作为自己论证与论战的“武器”;文学对他来说,即是朋友也是战友;同时文学不是僵硬的被经济结构与生产关系所“决定”,而是处于一种“适应”、“调整”的有机过程。 “他相信文学的阶级基础,但这从来没有妨碍他在从荷马到但丁,到莎士比亚,到歌德的这些超疆界和超时代的伟大作家的想象作品中,发现仍旧适用的真理、不断重复出现的人间情景的真正典范。”
没有读过马克思读过的书,怎么能理解马克思的想法?
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来说,这本书有助于了解马克思的视角和其精神世界。思想上追求极度的严谨与精确并没有影响到他在阅读上的广泛深刻视角,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真正的马克思。 他甚至会阅读一些混乱却被公众追捧的书,以便了解读者们混乱的头脑。(大意) 「工人本身如果像莫斯特先生那帮人一样放弃劳动而成为职业文人,就会不断制造“理论上的”灾难,并且随时准备加入所谓“有学问的”阶层中的糊涂虫行列。」马克思致弗·阿·左尔格,1877年10月19日[于伦敦]
煎熬
虽然理论论述比较寄,但对马克思与文学及著名作品的联系我觉得是中文文本里最好的了
> 马克思和世界文学
12 有用 MyLibrary 2008-05-25 04:16:58
二十多年前看的,我曾为了寻找它而走遍本地所有书店,包括那些最没意思的书店.终于意外获得.
2 有用 小小王2.0 2021-11-17 15:43:13
为了写论文,简单翻阅了这本看起来十分有趣的书,马克思真的看了好多书啊,真的可以说是博览群书了。马克思经常在书中化用文学经典,每一个文学意向都有着特定的内涵并服务于特定的批判和阐释思路,尤其是莎士比亚和歌德。作者写这本书弥补了这方面的研究不足,总体上还是很值得阅读的。
1 有用 那颗晴空 2022-10-12 20:22:54 北京
译者全明星
0 有用 约安 2023-08-01 15:56:35 贵州
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分析和叙述了马克思和“文学”的关系:他早年的文学创作、他喜欢的过去与同时代的作品、他与同时代作家的交往、他私人生活中的文学成分、他写作和论战中使用的文学风格、隐喻、文学形象、词句,他严谨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文学独特的地位,文学在他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作用等等。 读完这本书,基本就能清楚马克思对文学有怎样一种狂热的“执着”,正是这种执着在他的追随者们身上不断重现——列宁、普列汉诺夫、卢卡奇、众多西马和革命与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人等。遍观思想史,少有思想家像马克思一样从一种“外位性”立场对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歌德借梅菲斯特之口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的金树常青”,马克思则用生命颠倒了歌德的世界图景:“生命或许是灰色的,但理论之树常青”。
1 有用 瞄一瞄中了 2023-11-06 22:53:08 江西
按时间顺序分析老马文本中的文学形象与借喻或隐喻,作者的工作还是非常细致的,给我们构造了一个鲜活的读者与战士形象共存的马克思。马克思喜爱的作家有莎士比亚、埃斯库罗斯、歌德、狄德罗等等,不胜枚举。文学对于马克思的作用不仅仅是陶冶情操,还在于它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马克思可以借用伟大作家的诗句或他们创造的人物来作为自己论证与论战的“武器”;文学对他来说,即是朋友也是战友;同时文学不是僵硬的被经济结构与生产关系所“决定”,而是处于一种“适应”、“调整”的有机过程。 “他相信文学的阶级基础,但这从来没有妨碍他在从荷马到但丁,到莎士比亚,到歌德的这些超疆界和超时代的伟大作家的想象作品中,发现仍旧适用的真理、不断重复出现的人间情景的真正典范。”
0 有用 震观之志 2024-12-22 23:09:37 河南
没有读过马克思读过的书,怎么能理解马克思的想法?
1 有用 偏偏一滴水 2021-03-06 14:39:19
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来说,这本书有助于了解马克思的视角和其精神世界。思想上追求极度的严谨与精确并没有影响到他在阅读上的广泛深刻视角,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真正的马克思。 他甚至会阅读一些混乱却被公众追捧的书,以便了解读者们混乱的头脑。(大意) 「工人本身如果像莫斯特先生那帮人一样放弃劳动而成为职业文人,就会不断制造“理论上的”灾难,并且随时准备加入所谓“有学问的”阶层中的糊涂虫行列。」马克思致弗·阿·左尔格,1877年10月19日[于伦敦]
0 有用 棨 2024-04-06 15:03:11 河北
煎熬
0 有用 苏伊卡 2022-11-09 19:04:13 湖北
虽然理论论述比较寄,但对马克思与文学及著名作品的联系我觉得是中文文本里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