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之都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heym 2020-12-15 19:21:43

    「他看见火车刷刷飞过去,妈妈在那一边的铁道陇上,圆裙被风一带,哗地开了朵大花,又谢了。」韵味慢慢消掉了……

  • 0 云子 2010-03-12 16:39:08

    喜欢、太喜欢

  • 0 无阴无晴 2010-01-27 17:26:46

    又重温了一遍天文小姐年轻时候的经典,还是喜欢《炎夏之都》的那份苍老

  • 0 叮啊丁君 2011-08-26 19:49:22

    挺喜欢的调调~

  • 0 寶瑞 2022-02-06 20:14:45

    天文有几分像他的父亲,天心则不然。喜欢她们…

  • 0 Eliora 2023-07-29 23:22:29 重庆

    已经跟自己讲了一万次:不要再看台湾文学。只能怪天文小姐太会写了。这本很有张爱玲的感觉,比《世纪末的华丽》还要好啊!

  • 0 再見蘇麗珂 2023-03-29 17:36:58 江苏

    曝光一样的夏天

  • 0 康一來 2023-08-28 02:55:33 中国香港

    朱天文那時寫的小說很多都與眷村、或與在都市打工的少年有關,都是在後來台灣新電影的常見主題,但是除去與電影有關那幾篇,讀起來都不怎樣覺得有趣。直到讀到《炎夏之都》和《世夢》,開始覺得自己還是能懂一點點,前者講經歷了工業化都市化的台灣中年男人忍受身邊令他處於焦慮的一切:婚姻關係、原生家庭、工作環境,多多少少讓人想到陳映真的華盛頓大樓;後者更是直面兩岸分斷體制,講兩岸家人,透過日本透過香港重聚,姊弟兩人在香港見面,大家都覺得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了,這很有侯孝賢電影裡的那種餘味。明明是朱天文的作品,可是我又講陳映真又講侯孝賢,好像有點不禮貌,可是那也證明,他們那一兩個世代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共同關注的事情。

  • 0 特德 2009-12-28 12:27:26

    仅靠那篇童年往事也值得给这本书5星。

  • 0 人間苦手羅米拉 2017-02-23 21:52:42

    也許正是佩服朱天文的這股淡淡,看起來總是稀松平常的片段,緩緩地像是並沒有說什麽,卻好像什麼都說盡了。

  • 0 钟云 2018-03-11 14:05:50

    平白的文字营造出迷人的氛围

  • 0 玉尘沙 2016-11-06 10:04:02

    《画眉记》和《最蓝的蓝》还算恋恋不舍小儿女情态(笑),后面十数篇,则都见气象。就不是给你们看“戏”的,似乎颇具片段拼贴的意思了,更不断触发于联想、叩问于记忆,然而也重视“转场”。《童年往事》应该也不会是“兴之所至,走笔如是”,但终于很有梦回感。《最想念的季节》假凤虚凰戏假情却真的故事和“叙述者”那种可爱的轻佻混世,想也不能再讨喜。而印象最深的,是为上海译文版所删去的一篇《世梦》,时间(父女两代人)和空间(两岸)的隔阂,在这一时这一空得到暂时的纾解,但永不会消弭,而这个谅解之地,却是物质天堂香港,对人类而言,情与“物”同等要紧;馈赠、菜品、购物种种细节,虽不至自然主义,但也不惧偶尔开列单子,几乎写出恋物况味,亦成风貌实录。步下广寒、满碗珠翠宝钻的夜景、农业时代的走法,种种妙语不一而足

  • 0 蝙蝠與告別者 2017-12-01 15:54:20

    台灣世情風貌的描繪,但仍不離婉麗的筆觸,點到即止的「膚淺」。似侯孝賢電影的閒淡,卻終究不如侯導那般「神韻」。《炎夏之都》全篇的金句:「有身體好好」是否預示著朱天文漸漸走向華麗的世紀末的「物質符號化」的耽溺。

  • 0 karate hippo 2021-08-24 23:44:32

    个人感觉干了编剧后东西比之前好,可电影最大毕竟是导演,编剧往往不为观众所知,作家都有更大的野心也是对的,这本集子最喜欢炎夏之都和风柜来的人,这两篇有后来的长片荒人手记的影子

  • 0 雅堃 2014-01-31 20:06:25

    "用他们虚伪的语言,唱他们真实的歌。" 我在十几个远近亲戚觥筹交错的饭桌旁,读完了这一本,感到此句应景。

  • 0 缘叄 2018-04-05 12:24:18

    朱天文的文字,不管什么故事读起来就是如沐春风的舒服,让人身心感到平静,炎夏之都,感受到了从未去过的台湾,给我的那种灯光下的世界,街道干干净净,人们十分淳朴;最记忆深刻的文字是那篇《外婆家的夏天》外婆想回家,最后未能身归大陆,但魂回去了,回到了真正的家,简单的文字动人啊

  • 0 陈惦持 2009-03-04 23:16:37

    很喜歡 litchi在我這的最後一夜,還逼她看來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