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梳理和阐述比较深入细致
读了何俊主笔的前半部分。娓娓道来,随着问题一步步铺开,既有大判断,又有细分析,个人感觉写得真他么好!
感觉作者总想夹带私货,可是夹得又不太有意思。
主要拜读范立舟先生撰写的宗教史部分(尤其道教一章),可与唐代剑先生博论首章互补。虽然脉络清晰,但是观念陈旧。如钟吕丹道迷信张广保而忽略李裕民,神霄教主依然采信王文卿之旧说。其实,无论北宋初的天心派,还是徽宗时的神霄派,均是多元合流而非一元多流。范公最大的特点,即注释对教内考证经常吐槽(包括素以文献学著称的日本学者),非常符合吾侪历史系的胃口。😸
和南宋儒学构建很多相似
何俊的半部有价值,范立舟的一塌糊涂。
> 南宋思想史
0 有用 李囧月 2013-11-12 21:35:23
梳理和阐述比较深入细致
0 有用 尧让天下于许由 2022-05-28 01:23:06
读了何俊主笔的前半部分。娓娓道来,随着问题一步步铺开,既有大判断,又有细分析,个人感觉写得真他么好!
0 有用 陈熹 2018-07-24 23:11:35
感觉作者总想夹带私货,可是夹得又不太有意思。
0 有用 三清喵 2021-03-29 22:27:27
主要拜读范立舟先生撰写的宗教史部分(尤其道教一章),可与唐代剑先生博论首章互补。虽然脉络清晰,但是观念陈旧。如钟吕丹道迷信张广保而忽略李裕民,神霄教主依然采信王文卿之旧说。其实,无论北宋初的天心派,还是徽宗时的神霄派,均是多元合流而非一元多流。范公最大的特点,即注释对教内考证经常吐槽(包括素以文献学著称的日本学者),非常符合吾侪历史系的胃口。😸
0 有用 尽己 2019-05-30 23:12:27
和南宋儒学构建很多相似
0 有用 谢二 2019-03-23 18:04:11
何俊的半部有价值,范立舟的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