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对1900-1942年的华北乡村作了详细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利的文化网络”等新概念,且详细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象征性资源等)来深入社会底层的。
作者简介 · · · · · ·
杜赞奇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的社会与文化史。
目录 · · · · · ·
编者的话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权力的文化网络
第二章 清末乡村社会中的经纪统治
第三章 华北地方政权的现代化建设
第四章 宗族与乡村政治结构
第五章 乡村社会中的宗教、权力及公务
第六章 乡村政权结构及其领袖
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重组
第八章 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地方领导
结论
后记 社会史研究方法浅议
引用书刊目录
· · · · · · (收起)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权力的文化网络
第二章 清末乡村社会中的经纪统治
第三章 华北地方政权的现代化建设
第四章 宗族与乡村政治结构
第五章 乡村社会中的宗教、权力及公务
第六章 乡村政权结构及其领袖
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重组
第八章 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地方领导
结论
后记 社会史研究方法浅议
引用书刊目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根据吉尓茨的定义,“内卷化”(involution)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3页 -
……在華北鄉村中,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是依靠什麼力量而獲勝的呢?……如果要將其歸納為一條,這就是共產黨能夠了解民間疾苦:從毆打妻子到隱瞞土地,無所不知,從而動員群眾的革命熱情。華北鄉村的苦難之一來自於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經濟上的橫徵暴斂、政治上強迫專制、鄉村公職成為謀利的手段等……賦稅、土豪和貪污腐敗是鼓動民眾革命的重大議題……研究亦表明改革財政管理體系在山東省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建立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共287册),
这套丛书还有
《竞争的话语》《都市里的农家女》《中国大众宗教》《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血路》
等
。
喜欢读"文化、权力与国家"的人也喜欢 · · · · · ·
文化、权力与国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4 条 )

乡村与政权博弈的双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传统的华北农村,国家政权的触角事实上难以深入到乡村社会的底部。虽然国家政权拥有各种权力和法统,建立了里甲制和保甲制,修编了鱼鳞册和黄册,对乡村宗教的法统进行解释,它依旧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征收税赋以及控制社会。 因为乡村社会有自己的结构和利益,也以其庞大... (展开)
是笔记不是评论 冗长的 请不吝赐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杜的题目,本文讲述的是文化、权力与国家的相互作用、利用、挟持、联合。如果说这是个故事的话,事实上这是很多故事和事件的总和,只是有人把它们联系、结构起来,试图解释其中的联系和共性,似乎它们是一体的,且是A这个样子的。但是我们知道,同样是运用满铁惯调的材料,... (展开)
《文化、权力与国家》读书笔记
《文化、权力与国家》读书笔记 本书是美国学者杜赞奇,以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编撰的《中国惯行调查报告》为主,辅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做的社会调查材料以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细致的个案研究,建构出“权力的文化网络”的理论, 探讨了国家政权与...
(展开)

权力与文化交织下的近代中国
本书充分利用“满铁”在华北地区的调查资料,重点研究了20世纪上半叶国家政权的扩张对华北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的内卷化”这两个核心概念对这一时期村庄领导层地位的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探讨中国国家政...
(展开)

从权力的文化网络理解当今中国乡村状态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如是说,乡绅是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费老对乡土社会的描述是“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我也看到过有学者认为,与其说传统中国社会是“皇权不下县”的,倒不如说...
(展开)
> 更多书评 6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8.3分 2577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8.9分 110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文化、权力与国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已注销] 2017-05-28 11:46:52
非常喜欢这种有理论架构的史学著作。想了解中国乡村应该读这本书而不是《乡土中国》
0 有用 白马的表弟 2009-08-27 15:04:17
经典!
0 有用 司幽思士 2012-02-16 19:16:07
不喜欢……要不是最后结论部分对日本人的评价和对当代中国的一笔带过,我真要对这本满铁调查资料的再分析开骂了……
0 有用 Adiósardour 2011-11-19 23:06:48
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他认为在其著作中,内卷化这个概念不完全符合吉尔茨的定义,自己只是借用这个词,它所揭示的现象已脱离了原词意义。 “政权内卷化”与农业内卷化的主要相似之处在于: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即效益并未提高);固定方式(如赢利型国家经纪)的再生和勉强维持。其不同之处在于正规化和合理化的机构与内卷化力量常处于冲突之中;功能障碍与内卷化过程同时出现。5进入20世纪的国家政权不是靠提高自身效... 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他认为在其著作中,内卷化这个概念不完全符合吉尔茨的定义,自己只是借用这个词,它所揭示的现象已脱离了原词意义。 “政权内卷化”与农业内卷化的主要相似之处在于: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即效益并未提高);固定方式(如赢利型国家经纪)的再生和勉强维持。其不同之处在于正规化和合理化的机构与内卷化力量常处于冲突之中;功能障碍与内卷化过程同时出现。5进入20世纪的国家政权不是靠提高自身效率来扩大财政收入,而是靠扩大外延——增设机构和增加税种来增加收入,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伴随着“赢利型经纪人”贪污贿赂的增长,这是国家政权内卷化在财政收入方面表现,它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努力遭到了失败。 (展开)
0 有用 雨曦冷月 2011-12-11 05:03:53
终于买到了,装帧很有盗版书的感觉,心凉。。 理论与例证穿插的陈述方式很不错。
0 有用 青藤Chien 2022-10-19 10:59:38 北京
论述很宏大,将权力、经济、文化各方面融贯在一起,但对一些问题的讨论过于局限在自己的框架中,反而忽略了其他要素
0 有用 Kasumi 2022-10-16 21:14:06 北京
结论部分:(1900-1942的)“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政权完全忽视了文化网络中的各种资源,而企图在文化网络之外建立新的政治联系。(是失败的)
0 有用 Eureka 2022-10-07 21:27:50 上海
管理机构与集体机构的分离,土地的逐渐私有化以及基层政权的削弱肯定会造成国家对地方社会的失控。
0 有用 Felix Felicis 2022-09-27 13:44:54 山东
半年前读过一回没看懂,半年后看懂了一半吧,等有空再读一遍。
0 有用 烛烛 2022-07-28 01:19:05
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