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Binns 2018-10-30 02:33:16

    作者强調的權力機制、社會網絡分析,似乎可藉助數位人文做進一步的研究;文筆很好。

  • 2 咩咩咩 2017-09-23 00:11:49

    别人家的硕士论文

  • 3 一切归零 2015-07-01 16:59:19

    你看看人家的硕士论文!

  • 1 中关村村花🌸 2019-08-24 17:21:34

    别人家的硕士论文🍋问题明确紧凑 叙述娓娓道来 没有一点用力过猛之处。史料都不是新鲜的史料 但是后现代意识的切入让整本书的立意都变得轻巧起来 比如随处可以看到与哈贝马斯对话的意图。所以说历史学还是需要脑子的 排比史料谁都会 重要的是解读啊!快十年前的书了我现在读起来还是启发很大……这说明了什么呢……(T ^ T)

  • 0 兔子晴 2013-09-07 11:32:41

    顺着中研院上的介绍把作者发过的文章都看了一遍,森森滴爱上他。。。(人长的也很萌呢)这只是人家的硕士论文啊!

  • 0 青年哪吒 2012-04-09 12:26:10

    第六章写得应该是最好的

  • 1 飘雪的海 2019-03-10 22:36:10

    就最近研究的问题很有共鸣和启发。新型知识分子与新型媒介的结合,所创造出的一股新力量。虽然对于这批知识分子所指是向下走还是向上走,个人觉得有些探讨的空间。从写法和史料的使用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最后一句,别人的硕士论文啊!

  • 0 狂而无依 2015-12-09 00:59:29

    以硕士论文来说非常出色,整本书的结构还可以再调整,尤其是第六章

  • 0 不要吃太多西瓜 2020-08-19 16:14:33

    忘记标了看到首页才想起来!当时对论文帮助很大的一本,要说的话其实更偏思想史,但在涉及到的各个领域都能对上话的研究,扎实流畅,材料分析都很有启发性,从台湾到燕京的(历史)phd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令人叹服嗷

  • 0 江南逢 2016-11-15 02:12:21

    尤其感到和英美训练出来的学者的论文,(总分总,问题意识,明确要撕的对象)有明显的不同。掩卷而思,得到的是一副生动鲜活有层次的图景,又流露出作者对大时代中人的关怀和温情,与理论的对话又体现出来阅读的广度和思维深度。和外面那些上来就祭出一个西方流行框架的行货高下立判。是很好的作品,帮助很多。

  • 0 五花居士 2020-03-29 15:43:30

    补了晚清一课,作为硕士论文非常棒了,不太满足的地方一是思想史的痕迹太明显,二是二手文献使用的较多,易于坠入用新题目整合旧观点的方面

  • 1 流年 2022-09-25 13:38:04 上海

    作者聚焦于新式媒介与“士人”这一知识分子群体的互动,从他们所创立的“政治性报刊”着手,思考新式媒介是如何扩散并产生影响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借鉴夏蒂埃“社会信息网络”的分析框架:从《时务报》开始,办报者通过士林网络与官方渠道,形成了由上到下,由中心向边缘的扩散渠道;该报遭禁后,又通过留日学生,新思想从海外向内地辐射;经由上海这一传播中心,印刷与出版资源得以集中,从而向外辐射到全国,向下辐射到普罗大众。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官方与新式媒介的封禁、对抗、收编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总体而言,作者最后收束到“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反而影响了讨论的张力,让这一不知是否真实存在的意义空间窄化了可讨论的深度。但史料部分扎实严谨,足见治学时的苦心。

  • 0 任东风 2022-10-28 15:38:57 日本

    朋友说,这本书当排到中国新闻/报刊史著作前三之列。

  • 0 Mantus 2022-10-31 13:07:38 北京

    读的是2005版,较有启发,尤其是第三章,这居然是20年前的硕论。。。

  • 0 没想好 2022-09-29 20:11:52 四川

    传播学理论及其分析方式贯穿整本书籍,值得借鉴。硕士论文能成书如此,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搞近代史研究,还是要学习广义的文科。不然真的是挖红薯了,无益于历史智识的增长。)

  • 0 uokoloshe 2024-03-22 21:17:39 德国

    好扎实的硕论…

  • 0 云雀 2023-03-15 20:31:08 北京

    记了很多启发,有点明白如何把握外来理论的语境前提和在中国语境下的运用边界了,并大概明白了如何有效制作历史图表和利用。本书也是完成于没有数据库的年代,限于史料查找难度,聚焦于晚清知识精英(转型中的“士”),后来作者的研究转向更基层的“民”的书籍史考察,可见“思想、观点如何普及到民众”始终是其研究旨趣之一。

  • 0 楽涗 2023-08-17 13:19:51 安徽

    终于啃完了,要先吐槽一点写的太过细碎啦!在其技术—制度—文化的三个层次下的报刊网络的形成与知识分子身份转变下通过人际网络的展开、趋向而发生的漫长变迁。尽管作者只是将时间限定在甲午到新政这短短的十年间,但其跨度却是整个晚清的历史,包含着公车上书、太平天国下的江南浩劫、上海从开埠以来的繁荣、苏报案的始末等等,给出了具体而详尽的背景。但有一个疑惑始终萦绕:作者借用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的观点来认为近代报刊网络铺陈下形成的一种近乎平等的发言关系,真能这么认为么?毫无疑问是一种文化意义的空间,但正如书中强调的士人与报刊的高度政治化色彩,以及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很明显的区隔,所谓的理性主导下的公共空间,很可能只是空想之庭而已!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