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eshead Revisited 短评

热门 最新
  • 51 - 2013-03-02 13:08:51

    无法细说对这本小说的热爱。过眼云烟这样的词也远远无法形容故园风雨后的物是人非。[BL文写到这个程度才叫真正的文艺,晋江的作者们请多点进取心吧

  • 37 ppg 2012-06-05 14:26:46

    这本书与红楼梦的相似之处不仅仅在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人物被命运裹挟的无常、华丽细节下不为人知的悲哀,对于我,它们都有一种不足与外人道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好,那种好流淌在细微的字句、琐碎的片段里,你只能去读它,任何描述的企图都只会显得很二手、很无力。

  • 37 musecat 2012-08-24 22:01:39

    不得不承认在看过电影电视剧和原著后,这个故事对我还是像覆着一层轻纱般难以参透……讽刺又优雅,深情却冷漠,说不清它到底是虔诚还是亵渎。

  • 11 豪华迷你陀螺 2015-03-28 14:05:18

    书的第三部分比电影要绝望的多,大概是因为第一人称的关系。

  • 12 东林君 2020-10-21 15:21:40

    应该是今年读过的最爱了。读第三遍时发现过去许多没注意的细节:经常去伦敦的丈夫是串梗《一抔尘土》;书末关于勋爵是否忏悔和赎罪的争论,实际上是Charles挽回和拯救Julia的最后努力。年轻时我们把讽刺和满不在乎当作最高级的聪明和洒脱,现在才知道对一个人全身心的爱与奉献与牺牲才是所有智慧的根源以及面对死亡恐惧时得救的唯一出路。

  • 4 桑下 2012-03-30 08:50:21

    终于结束了这本书,有太多想写的了,简直一分都不能等待,希望赶快到周六,哪怕是周五深夜,能够结束这一周的事情有时间写自己的困惑、悲伤和感慨。或许这并不是结束,这是一个开始。我可以想象我在将来会不时的故书重读,因为这次仓促的阅读遗留了太多我这个年龄的偏见和不解,我期待当几十年后不知多少次读起这本书,又突然领悟到一些新事物的欣喜的感觉。Brideshead Revisited.

  • 5 🌻🌻🌻 2019-06-26 22:57:55

    算上看過改編電影的話,也不知道是第幾次讀這本了。對文中的對話都很熟悉,但原著裏最突出的卻是作者的旁白,無時無刻不透露著有關「那年夏天」的淡淡悲傷。其實也不算很淡了,只是作者寫起來很克制,看起來很淡,實際上不知道有多重呢。

  • 3 张华弥 2018-02-16 19:24:51

    过誉的小说,语言和内容上都是,Waugh心里也清楚,这本书满足了大家对那个阶层的某种向往和惋惜。Waugh是真喜欢《小人物日记》啊,第二卷加拿大女婿那个入教的猴急样笑得我乐不可支。

  • 2 鱼更 2016-11-13 00:38:49

    想读很久,中间一度放弃,最后还是读完了。作者为牛津的学生生活献出了最优美的和感伤的文笔,但后半部分无论是情节还是词藻都堆砌得太厉害了。有趣的是读完之后再读作者自序,发现他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 1 bayer04 2015-11-14 13:53:09

    好细腻好深远,没什么伊夫林沃式戏虐和讽刺,更多惆怅。语言美到想哭。

  • 1 野次馬 2011-09-03 14:11:31

    BR中毒中…… 校图这本封面好朴素

  • 2 Amorinoo 2019-07-24 20:55:53

    补标记 怎么能忘了永远的Brideshead呢呜呜呜

  • 3 羽毛鲁滨 2020-08-28 19:59:56

    情节少见地绝,一个克制得近乎冷漠之人的局外观察,关于命运、宗教、家族。第一卷的标题是ET IN ARCADIA EGO,尾声却有种“却道天凉好个秋”之感。一句‘Vanity of vanities, all is vanity.’无怪乎有人把它和《红楼梦》做比了。生词太多不好读,很不习惯的一点是华丽辞藻着重放在景物上,而转向个人描写时却用词十分收敛。看完之后觉得81版电视剧真是十分忠实于原著,不吝地呈现出那种冥冥之中的悲剧感,的确是非常厉害的改编。

  • 1 amstel 2019-01-12 14:35:48

    听了铁叔的有声书。感觉就是一个美男子,静静地讲故事的感觉。Sometimes, I feel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pressing so hard on either side that there's no room for the present at all" “I should like to bury something precious in every place where I've been happy and then, when I'm old and ugly and miserable, I could come back and dig it up and remember.”

  • 1 #暗蓝# 2017-11-04 15:08:26

    无语凝噎。

  • 1 [已注销] 2013-06-12 01:43:33

    是Penguin另外一个封面的版本

  • 1 asoholic 2014-10-23 12:51:51

    徒劳 优美 伤感 Waugh

  • 1 Decem 2023-10-31 22:28:06 美国

    今天把我的那本《故园风雨后》送人了,才发现我没在豆瓣上标记;我第一次读《故园风雨后》的时候是我12岁的时候,刚从英国回国,当时书中牛津的夏天是我读过的最美的夏天,代表了我对回英国的渴望,那几章可能是我reread过最多的章节;但我现在在文学中读到了很多美丽的当年夏天:A Month in the Country,乔凡尼的房间,甚至是Babel,而这些我现在觉得都比故园更美更lived-in,可能是因为里面都是些普通的需要工作的人,我现在意识到我自己并不是故园里美化的旧贵族,而里面的夏日是本就不该存在的镜花水月...再次出国,我也想到英国并非是书中的模样,也不应该是,因为那是建立在剥削之上的(思考)而并非贵族叙事才是美的;真是让我感觉conflicted又有personal connect的书

  • 5 罐装小旺仔 2018-02-18 23:09:31

    Charles Ryder可能是我读过这么多文学作品以来最接近我本人的人物:抽离,克制,时刻保持理智,向上的野心和纯真的情谊混在一起,看似冷漠却用情至深、不可抑制,愿为了一瞬的golden time献上一生的追忆。最后,致他们有过的good old time。【always summer & contra mundum.】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