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波(Vibeke Børdahl,Ph.D.,Dr.Phil.,1945-),北欧亚洲研究所(NIAS)高级研究员,曾任教于丹麦奥胡斯大学、哥本哈根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讲授中国语言文学。欧洲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她曾组织中国说书艺术家至欧洲演出并广播,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欧洲媒体乃至公众对中国文学和说唱艺术的关注与探索。她的扬州评话研究成就杰出,具有开拓性而蜚声中国。著有《扬州评话探讨》(The OralTradition of Yangzhou Storytelling,Curzon Press,Richmond,1996)(简体中文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再版)、《中国说唱文学》(The Eternal Storyteller-Oral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Curzon Press,Richmond,1999)、《扬州评话四家艺人》(Four Masters ofYangzhou Storytelling, NIAS Press,Copenhagen,2004,edited with FeiLi and Huang Ying)、《武松打虎》(Wu Song Fights the Tiger,NIASPress,Copenhagen,2013)、《西汉:扬州评话艺人的脚本》(Western Han:A Yangzhou Storyteller's Script, NIASPress,Copenhagen,2017,editedwith Liangyan Ge)等。
1 有用 梓涵妈妈小馨嫂 2021-05-17 18:03:51
作业用。 更像是供西方读者了解扬州评话的鸟瞰式著作。虽然副标题提到“口传艺术”,其实并没有什么艺术的论说,更接近口述史的整理和分析。一些现象很有意思,体现了通俗文艺生态和传统文学研究之间的裂缝。比如艺人为了谋生,往往有多种艺术门类的学习经历,从而实现了艺术的交叉和创新。此外,评话这么大的体量,竟然基本全靠师徒口授,而且排斥文本记录,这是此前全然想象不到的。那么,在传播途径更加匮乏、识字率也更低的古... 作业用。 更像是供西方读者了解扬州评话的鸟瞰式著作。虽然副标题提到“口传艺术”,其实并没有什么艺术的论说,更接近口述史的整理和分析。一些现象很有意思,体现了通俗文艺生态和传统文学研究之间的裂缝。比如艺人为了谋生,往往有多种艺术门类的学习经历,从而实现了艺术的交叉和创新。此外,评话这么大的体量,竟然基本全靠师徒口授,而且排斥文本记录,这是此前全然想象不到的。那么,在传播途径更加匮乏、识字率也更低的古代,“话本”真的就是说话的底本吗? (展开)
0 有用 七紫三羊不应 2020-01-12 17:08:07
前面有“海底”,中间有口述史,后半截是选段
0 有用 螺蛳仙僧 2023-11-08 22:49:26 中国香港
翻译差死了。
0 有用 一淳 2025-01-11 22:52:14 山东
这位来自丹麦的老妇人,来研究中国的评话艺术,皓首穷经,为扬州评话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