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非常好。综述和结论富有洞见,具体叙事也很细致扎实。不仅讨论残障研究中总是关注的身体、残障(也没有陷入劳动过程的窠臼),更重点关注主体与转型社会前后不同的治理术的不同互动,有很浓重的历史色彩。各种角度看都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研究。(作者是潘绥铭&黄盈盈老师的学生)
在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背景下谈身体治理(治理主体的客体化和治理客体的主体化),值得学,我确实不具备(而且暂时用不上?)这种历时比较的能力。田野很细致
读过才知道作者竟然关注的是唐山大地震之后的特殊人群,极有意义。最后的总结也很诚恳,当然因为这种灾难产生的救助和普通的残疾人不同,但也给我们看到治理之下之身体及身体所映射出来的治理制度。
很好的博论 疑似有点恶意评分了
重点分析身体的主客关系,文献综述部分比较清晰。
偶然翻到的,看到有关于福柯自我治理的介绍,大致扫了下盲。
理论部分还是很有雄心(治理和自我治理),但经验材料(如果却有理论—经验的区分)好像并未与多元的理论进行条分缕析的对话,加上遣词造句的硬伤……虽对作者其人很有好感,但好像只能这么打分了。
讨论残障身体的主体化与客体化,结构很清晰。国家治疗下残障的身体,主要基于康复村田野的讨论,使用福柯的理论框架,却很少涉及医学作为一种治疗术在康复村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因此在客体化部分论述上感觉有些薄弱。猜想截瘫评定为残疾人的过程可能是很自然而然,没有太多争议的,所以这部分就没有Kohrman在bodies of difference书论述的精彩。
学位论文范本,值得模仿。理论框架并不复杂,经验材料足够充分、细致。残障身体既是作为国家治理对象的客体身体,也是体现能动性、反抗性的主体身体,从而使残障之身符合主体的现实需要,又体现出一种对身体的工具性使用。在时间的维度上比较了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和转型期(个体主义)国家对残障的不同治理方式和话语,而因为大地震这一事件的特殊性使单位制部分留存到新时期,同样也说明研究对象相比更多病无所养的残障者是“活的更好”的一群人。
> 治理残障的身体
2 有用 Ephememory 2023-02-10 01:35:30 北京
非常好。综述和结论富有洞见,具体叙事也很细致扎实。不仅讨论残障研究中总是关注的身体、残障(也没有陷入劳动过程的窠臼),更重点关注主体与转型社会前后不同的治理术的不同互动,有很浓重的历史色彩。各种角度看都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研究。(作者是潘绥铭&黄盈盈老师的学生)
1 有用 shinefornow 2023-06-17 23:32:02 北京
在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背景下谈身体治理(治理主体的客体化和治理客体的主体化),值得学,我确实不具备(而且暂时用不上?)这种历时比较的能力。田野很细致
1 有用 Livinginbpi 2024-01-25 09:53:07 江苏
读过才知道作者竟然关注的是唐山大地震之后的特殊人群,极有意义。最后的总结也很诚恳,当然因为这种灾难产生的救助和普通的残疾人不同,但也给我们看到治理之下之身体及身体所映射出来的治理制度。
1 有用 一颗柠檬水儿 2024-05-28 11:20:16 湖北
很好的博论 疑似有点恶意评分了
0 有用 蓝色屋檐 2020-12-18 11:29:59
重点分析身体的主客关系,文献综述部分比较清晰。
0 有用 Incandescence 2021-09-02 21:00:47
偶然翻到的,看到有关于福柯自我治理的介绍,大致扫了下盲。
0 有用 Abyssinia 2024-05-25 23:11:51 北京
理论部分还是很有雄心(治理和自我治理),但经验材料(如果却有理论—经验的区分)好像并未与多元的理论进行条分缕析的对话,加上遣词造句的硬伤……虽对作者其人很有好感,但好像只能这么打分了。
0 有用 爱葱必须的 2023-08-05 15:11:44 辽宁
讨论残障身体的主体化与客体化,结构很清晰。国家治疗下残障的身体,主要基于康复村田野的讨论,使用福柯的理论框架,却很少涉及医学作为一种治疗术在康复村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因此在客体化部分论述上感觉有些薄弱。猜想截瘫评定为残疾人的过程可能是很自然而然,没有太多争议的,所以这部分就没有Kohrman在bodies of difference书论述的精彩。
0 有用 Careuself 2022-11-09 19:57:37 河北
学位论文范本,值得模仿。理论框架并不复杂,经验材料足够充分、细致。残障身体既是作为国家治理对象的客体身体,也是体现能动性、反抗性的主体身体,从而使残障之身符合主体的现实需要,又体现出一种对身体的工具性使用。在时间的维度上比较了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和转型期(个体主义)国家对残障的不同治理方式和话语,而因为大地震这一事件的特殊性使单位制部分留存到新时期,同样也说明研究对象相比更多病无所养的残障者是“活的更好”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