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权力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lll_ronnie 2023-04-05 03:06:10 广西

    威斯康辛大学教育系教授

  • 1 Li Chih 2023-05-08 18:06:34 江苏

    跟着黄庭康老师读完,是对鲍尔斯和阿普尔本人前作的纠正。章二阐明学校还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章四引入三个文化研究来分析生活性文化的做法也颇具趣味,章五六突出一个乐观。原书第二版前言里提到误用「后学」的后果是溺于无穷的解构中而永远无法建立立场,更遑论以实践改变社会的不公义,这也非常适合用来敲打敲打初学后现代就引以为标杆的学生。

  • 1 深蓝1984 2019-07-23 08:38:23

    M 第1章为总论,是全书的框架,2~5章分论,第6章总结。本书说可以看做是纠正《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以及作者《意识形态与课程》的再生产理论。 本次有两大贡献,第一,明确指出学校是(阶级)再生产的场所,也是(技术管理知识)生产的场所。第二,阐明劳动文化的非政治反抗。 学校的功能有两种观点,人力资本理论和再生产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只关注再生产,忽视了学校也是生产场所。 学校生产的技术管理知识,通过设计与执行分离等方式建立社会控制。 学校作为国家机器这一部分建立文化霸权的努力会遭遇日常生活中的非政治式反抗。因而,国家不仅需要控制局面,也需要认同。 相比前几天看鲍尔斯的书,阿普尔的写作风格真心不算干净。或许人文学科不想社会学科受实证研究范式影响吧。 八股文还是有价值的。

  • 1 tammy 2016-12-06 19:21:43

    在多数的学校内组织其日常生活的课程和教学实践--具差异性的课程,分组实践以及隐性的课程--对于推动学生将基于这种分类过程所造成的失败认定为个人问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学校赋予他们的差异性的标签在与他们自己的生活产生互动的同时也成就了他们。\(//∇//)\多年来真的活在那种"学校只是将每个人分配到劳动阶层适当的场域"的学习状态中,也不会认为自己的成绩由自己的对或错造成,如果我再努力点,我也上不了P大....= =

  • 0 友谊地久天长 2020-12-23 10:15:25

    阿普尔的确是批判教育学大师,但可惜翻译很难受,希望再版能精修翻译。

  • 0 ReadKwan 2016-01-28 20:14:55

    短篇论文集

  • 0 芰夏 2021-11-28 14:36:18

    复杂、矛盾、悖论、张力。 这个世界远比我们了解的来得复杂,事情的归因不能单就一个方面来看。文化是商品,学校既是生产也是再生产机构。

  • 0 momo 2020-06-06 00:35:50

    尤其是课程的形式与内容那一章启发很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