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Ancient Art and Ritual
译者: 刘宗迪
出版年: 2008-9
页数: 171
定价: 1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化生活译丛(新版)
ISBN: 9787108029768
内容简介 · · · · · ·
哈里森是西方神话学史上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她提出的“神话——仪式”学说主要关注对于古希腊艺术和神话的宗教与民俗渊源的探索,认为所有的神话都源于对民俗仪式的叙述和解释;而原始仪式在褪却了巫术的魔力和宗教的庄严之后,就演变为戏剧。
作者简介 · · · · · ·
简·艾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1850-1928),西方古典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剑桥学派“神话一仪式”学说的创立者;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坛女杰,同时也是现代女权主义的学术奠基人之。她广涉古典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美学、神话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掌握了包括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波斯语、俄语等在内的十六种语言。著述宏富,已翻译成中文的有:《希腊宗教研究导论》(Prolegomena to the Study of Greek Religion,1903)、《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Themis:A Study of the Social Origins of the Greek Religion,1912)等。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艺术和仪式
第二章 原始仪式:哑剧舞蹈
第三章 岁时仪式:春天的庆典
第四章 希腊的春天庆典
第五章 从仪式到艺术:行事与戏剧
第六章 希腊雕塑:帕特农神庙浮雕和贝尔福德的阿波罗
第七章 仪式、艺术和生活
附录 希腊神话一(周作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发现,仪式是一种再现或预现,是一种重演或预演,是生活的复本或模拟,而且,尤其重要的是,仪式总有一定的实际目的。艺术同样也是生活或激情的再现,但是 ,艺术却远离直接行动,艺术常常就是实际行动的再现,但是艺术却不会导致一个实际目的的实现。艺术的目的就是其自身,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其中介作用,而在于其自身。在此意义上,仪式就成了真实生活和艺术之间的桥梁,这是一座原始时代的人们必须跨越的桥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9页 -
“老年是,请你相信我,一件好而愉快的事情。这是真的,你被轻轻地挤下了戏台,但那时你却可以在前排得到一个很好的座位去做看客,而且假如你已经好好地演过了你的戏,那么你也就很愿意坐下来看看了。一切生活都变成没有以前那么紧张,却更加柔软更温暖了。你可以得到种种舒服的,身体上的小自由,你可以打着瞌睡听干燥的演讲,倦了可以早点去睡觉。少年人对你都表示一种尊敬,这你知道实在是不敢当的。各人都愿意来帮助你,似乎全世界都伸出一只好意的保护的手来。你老了的时候生活并没有停住,他只发生一种很妙的变化罢了。你仍旧爱着,不过你的爱不是那烧得鲜红的火炉似的,却是一个秋天太阳的柔美的光辉。你还不妨仍旧恋爱下去,还为了那些愚蠢的原因,如声音的一种调子,凝视的眼睛的一种光亮,不过你恋的那么温和就是了。在老年时代你简直可以对男子表示你喜欢和他在一起而不致使他想娶你,或是使他猜想你是想要嫁给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古代艺术与仪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古代艺术与仪式"的人也喜欢 · · · · · ·
古代艺术与仪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 更多书评 9篇
-
Freesia (笨拙而真诚地生活)
“老年是,请你相信我,一件好而愉快的事情。这是真的,你被轻轻地挤下了戏台,但那时你却可以在前排得到一个很好的座位去做看客,而且假如你已经好好地演过了你的戏,那么你也就很愿意坐下来看看了。一切生活都变成没有以前那么紧张,却更加柔软更温暖了。你可以得到种种舒服的,身体上的小自由,你可以打着瞌睡听干燥的演讲,倦了可以早点去睡觉。少年人对你都表示一种尊敬,这你知道实在是不敢当的。各人都愿意来帮助你,似...2012-11-16 19:56:42 1人喜欢
“老年是,请你相信我,一件好而愉快的事情。这是真的,你被轻轻地挤下了戏台,但那时你却可以在前排得到一个很好的座位去做看客,而且假如你已经好好地演过了你的戏,那么你也就很愿意坐下来看看了。一切生活都变成没有以前那么紧张,却更加柔软更温暖了。你可以得到种种舒服的,身体上的小自由,你可以打着瞌睡听干燥的演讲,倦了可以早点去睡觉。少年人对你都表示一种尊敬,这你知道实在是不敢当的。各人都愿意来帮助你,似乎全世界都伸出一只好意的保护的手来。你老了的时候生活并没有停住,他只发生一种很妙的变化罢了。你仍旧爱着,不过你的爱不是那烧得鲜红的火炉似的,却是一个秋天太阳的柔美的光辉。你还不妨仍旧恋爱下去,还为了那些愚蠢的原因,如声音的一种调子,凝视的眼睛的一种光亮,不过你恋的那么温和就是了。在老年时代你简直可以对男子表示你喜欢和他在一起而不致使他想娶你,或是使他猜想你是想要嫁给他。“ 引自 希腊神话一 回应 2012-11-16 19:56:42 -
Selene (听音造律,依律生历)
-
Freesia (笨拙而真诚地生活)
-
Freesia (笨拙而真诚地生活)
【艺术产生的动力和根源】蕴藏在艺术的深处的那促使艺术产生的动力和根源,并非是一种再现自然或改进自然地意愿,那些惠乔尔印第安人不会为了这种无聊的目的而徒费心力。艺术源于一种为艺术和仪式所共有的冲动,即通过表演、造型、行为,展现那些真切的激情和渴望。表现俄西里斯的艺术的仪式,植根于同一种人所共有的强烈愿望,即大自然的生命力必将死而复生。正是这种共同的情感因素导致艺术和仪式在一开始的时候荤融不分。两...2013-02-15 22:02:08
-
五月之王、合唱队的带头人不仅孕育了第一个戏剧表演者,而且正如我们刚才指出的那样,还孕育了神灵,孕育了酒神狄奥尼索斯和太阳神阿波罗,这些从新年之神中脱胎而来的神明,是艺术灵感不竭的源泉,其对于艺术的意义甚至连那位最初的戏剧表演者都无法媲美。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把舞蹈或巡游仪式视为神的源头是不可思议的,这是因为舞蹈和巡游在今天不再是民族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再能够唤起人们的激情。 p127 从这种年复一年...
2020-09-08 09:20:16
五月之王、合唱队的带头人不仅孕育了第一个戏剧表演者,而且正如我们刚才指出的那样,还孕育了神灵,孕育了酒神狄奥尼索斯和太阳神阿波罗,这些从新年之神中脱胎而来的神明,是艺术灵感不竭的源泉,其对于艺术的意义甚至连那位最初的戏剧表演者都无法媲美。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把舞蹈或巡游仪式视为神的源头是不可思议的,这是因为舞蹈和巡游在今天不再是民族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再能够唤起人们的激情。 引自 第六章 希腊雕塑:帕特农神庙浮雕和贝尔福德的阿波罗 p127 从这种年复一年举行的仪式、这种周期性再现的行事中,渐渐孕育形成了一个永久性的想象性的“统帅”,一位精灵,或者是神明,比如说狄奥尼索斯、阿波罗,或者雅典娜。最终,人们忘记了事情真实的来龙去脉,诉诸遥远的过去,托诸茫昧的远古时代,如此一来,一个旨在解说原因或缘由的“释源性”神话就应运而生了。事情来龙去脉的自然顺序被彻头彻尾地颠倒了。 引自 第六章 希腊雕塑:帕特农神庙浮雕和贝尔福德的阿波罗 回应 2020-09-08 09:20:16 -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些男孩子其实都是同一个男孩子,他永远是同一个“戴桂枝者”,同一个“ Daphnephoros”,永远是村落或市的“吉祥之神”。这个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不变的戴桂枝者,就是神灵赖以形成的原型。神孕育于仪式,后来渐渐地与仪式相脱离,而一且他从仪式母体中脱胎而出,与仪式分离,获得了独立于仪式的存在,他就迈出了艺术化的第一步,他就会变成一件蕴含在人们心灵中的艺术作品,渐渐地,甚至连最后的一...
2020-09-08 09:12:30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些男孩子其实都是同一个男孩子,他永远是同一个“戴桂枝者”,同一个“ Daphnephoros”,永远是村落或市的“吉祥之神”。这个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不变的戴桂枝者,就是神灵赖以形成的原型。神孕育于仪式,后来渐渐地与仪式相脱离,而一且他从仪式母体中脱胎而出,与仪式分离,获得了独立于仪式的存在,他就迈出了艺术化的第一步,他就会变成一件蕴含在人们心灵中的艺术作品,渐渐地,甚至连最后的一点点微薄的仪式痕迹都从他的身上消退了,他终于变成了一个被实际的艺术创作摹写的范本,被翻刻到了石头上。 引自 第六章 希腊雕塑:帕特农神庙浮雕和贝尔福德的阿波罗 总之,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一过程划分为下述几个阶段:现实生活,作为本能的反应;生活的仪式化再现,作为弱化了的反应;神,作为仪式的心像投射;最后,艺术作品,作为心像的摹本。 引自 第六章 希腊雕塑:帕特农神庙浮雕和贝尔福德的阿波罗 此段讲神形成的动态过程。
回应 2020-09-08 09:12:3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General Books LLC (201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9.1分 218人读过
-
大象出版社 (2011)8.4分 9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人类学著作 (王荣欣)
- 已购 - 三联 (苇间疯)
- 我的三联书架 (greenegg)
- 生而有涯 书海无涯 (佾云)
- 民俗学(包括民俗志、田野调查、民间文艺学) (南池子)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古代艺术与仪式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少年A 2013-05-03 23:16:16
受金枝的影响很深,学术上由于时代原因可能有些观点过时,但必须强调在文学上有令人惊叹的启发性,而且文笔高雅得出乎意料。
0 有用 甜河 2013-05-03 20:48:52
周作人的寫那篇跋在是好,他也同意此書末尾略為無趣。此書的觀點放在現在算不上新鮮了,好在資料是有趣翔實,大開眼界。
0 有用 Mephistopheles 2010-10-03 00:32:01
不错
1 有用 木末 2012-08-19 01:03:04
里面的诗译超赞
0 有用 七七|烂柯人bot 2012-12-11 17:55:32
一种观点的一本小书——除少数天才外,艺术并非直接源于生活,而是源于人类群体对于生活需求和欲望的集体诉求活动——仪式
0 有用 晴れ 2022-05-07 19:31:49
哈里森大部头的入门科普版 行文清晰且有趣——原来古典学家也可以这么可爱ww
0 有用 一隻大灰兔子 2022-01-06 01:41:40
译文很好 @2019-11-19 14:56:51
0 有用 淡定哥走路带风 2021-12-16 06:42:42
艺术史就是仪式后的反思。
0 有用 一支卦象 2021-10-25 10:18:04
作者过于强调了生活-反应-仪式-偶像-艺术之间的连续性而忽略了其断裂。线性的演变太过简化,我们只需强调艺术、仪式、宗教的最大共同点即其集体性和社会性。
0 有用 龙之芥 2021-08-29 12:31:07
大家小书,艺术源自仪式的结论固然简单,但从中生发的对艺术通达深刻的见解则尤为难得。本书的魅力与说服力,不仅来自丰富的材料和绵密的条理,更来自作者哈里森与译者刘宗迪先生文字本身的美好。从中文阅读习惯来说,翻译流畅雅致有些出人意料,好过翻译腔的译文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