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以春、夏、秋、冬为经,以她亲身参与或亲自体会的每一季中的重要行事为纬,深入浅出地细说日本全年的习俗风情,同时用冷静的眼观察异乡,看到日本人的众多缺点和偏失,看到更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尤其是日本的学校和教育。同时,毕业于美术系的作者亲自手绘几十幅插图,增色了书中的日本韵味。
作者简介 · · · · · ·
张燕淳,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艺术硕士,纽约时装技术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U.N.Y.)首饰设计系牛业,在该校仟教多年。曾获美国“莫奈”(Monet)首饰设计比赛首奖,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一位华裔设计师。
自1986年始,为台湾报章杂志撰写有关服饰设计的报道,著有《世界珠宝设计名店》一书。现为自由设计人,居旧金山。
目录 · · · · · ·
自序
春
弥生月
桃花女儿节
上学
三月的眼泪
卯月
米沢小学校
花宴
皋月
柔软的盔甲
哈哈
五味的鲤鱼
夏
水无月
日本汤的滋味
和服
文月
大家有礼
仲夏夜之鬼
叶月
夏日模样
日本姓名乐
秋
长月
浮柿绘
红叶狩
神无月
运动大会
木曾
鞠躬尽瘁
霜月
千枚“手里剑”
汉字难两立
冬
师走
看田
茅野外人
睦月
正月
听一场日本雪
如月
失味的巧克力
取暖季节
日本四季
附录一
日本年代
附录二
日文词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是每个人都能一抹脸,就换出戏唱,往事全非。 必散的筵席后头,仍有些散不尽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1页 -
日本有句成语“一期一会”(ichigo-ichie),源自茶道。 “一期”意为“一生”,全句是说主任奉茶,客人喝茶,态度要像一生仅有这一次机会那样珍惜,需绝对诚心诚意地招待与领受。简单地说,不会再有下次来,心存感谢,尽性尽情把握吧。 教我这句成语的日文老师惠子,在我们返美前几天,捧来一份礼物,小盒子上写着“四季的福铃”。拆开了看,是十二个如栗子般大的白色陶土铃铛,横列在黑木座上,铃头结着红线纽,正面画彩色花卉,侧面写“花福铃”三个字。十二陶铃代表十二个月,画的花分别是:梅,水仙,菜花,樱,紫藤,菖蒲,百合,朝颜,芒草,菊,红叶,山茶。 四季是日本人的生活骨架,当季当月的花总是最好最盛大,惠子希望“花福铃”带给我们年年如这些花般的福气。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日本四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日本四季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日本四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4 条 )

漆器的1992、瓷器的2008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联08年版的《日本四季》一直保留的好好的,扉页上记着“2008年11月华贸读易洞”,那时我在现代城上班,偶然路过读易洞书店特别喜欢,那时候和那时候以前北京的好书店可多了,万圣、光合、单向街、盛世情不说,王府井的思考乐,五道口的春秋,不知道谁还记得。怀旧可真是个好... (展开)> 更多书评 64篇
-
日本有句成语“一期一会”(ichigo-ichie),源自茶道。 “一期”意为“一生”,全句是说主任奉茶,客人喝茶,态度要像一生仅有这一次机会那样珍惜,需绝对诚心诚意地招待与领受。简单地说,不会再有下次来,心存感谢,尽性尽情把握吧。 教我这句成语的日文老师惠子,在我们返美前几天,捧来一份礼物,小盒子上写着“四季的福铃”。拆开了看,是十二个如栗子般大的白色陶土铃铛,横列在黑木座上,铃头结着红线纽,正面画彩色花...
2013-07-13 14:18 4人喜欢
日本有句成语“一期一会”(ichigo-ichie),源自茶道。 “一期”意为“一生”,全句是说主任奉茶,客人喝茶,态度要像一生仅有这一次机会那样珍惜,需绝对诚心诚意地招待与领受。简单地说,不会再有下次来,心存感谢,尽性尽情把握吧。 教我这句成语的日文老师惠子,在我们返美前几天,捧来一份礼物,小盒子上写着“四季的福铃”。拆开了看,是十二个如栗子般大的白色陶土铃铛,横列在黑木座上,铃头结着红线纽,正面画彩色花卉,侧面写“花福铃”三个字。十二陶铃代表十二个月,画的花分别是:梅,水仙,菜花,樱,紫藤,菖蒲,百合,朝颜,芒草,菊,红叶,山茶。 四季是日本人的生活骨架,当季当月的花总是最好最盛大,惠子希望“花福铃”带给我们年年如这些花般的福气。 引自 茅外野人 回应 2013-07-13 14:18
-
书中多处提到日本学校与教育,因为日本教育给我极深刻的印象,这儿讲的“教育”是广义的,是日本人对知识的谦恭,对文化的敬重,而不是大家诟病的填鸭学习或升学竞争等怪现象。其实日本文化城西中国,勤勉、忠信、礼义廉耻,甚至日本最富的群体意识等,都来自儒家思想,但日本人试着保留实践,中国人却常轻忽它们。
2013-07-13 10:22
-
日本汉字,像种种其他事物,确实来自中国,但双方经过长期变革,各具风貌,已不能混为一谈。 日文里仍用许多中国古字词,臂如“名刺”(名片)是唐宋时传入日本的,国人如今已不这么使用。“湯”(热水)在《水浒传》里多处可寻,也有句“赴湯蹈火”的成语,但现在一般中文会话里,都指吃饭喝汤的汤,只因近年日式“泡湯”风行台湾,古老用法オ又上台面。 你说这明明是中国的嘛,但被日本人用了这么久,像“和服”源自唐朝服装...
2019-11-18 08:48 1人喜欢
日本汉字,像种种其他事物,确实来自中国,但双方经过长期变革,各具风貌,已不能混为一谈。 日文里仍用许多中国古字词,臂如“名刺”(名片)是唐宋时传入日本的,国人如今已不这么使用。“湯”(热水)在《水浒传》里多处可寻,也有句“赴湯蹈火”的成语,但现在一般中文会话里,都指吃饭喝汤的汤,只因近年日式“泡湯”风行台湾,古老用法オ又上台面。 你说这明明是中国的嘛,但被日本人用了这么久,像“和服”源自唐朝服装,但现在已是世界公认的日本国服,中国人只顾穿上长袍马褂和旗袍,没听到什么反对的声音。 固然很多人看“名刺”奇怪,会笑话小日本乱用汉字,其实是对自己的历史、古文所知有限。但语言文字这东西,不只是古籍史书,也是小老百姓习惯经验的累积,汉字入眼,我们直觉反映的,必是熟悉的现代中文解释,不料形同义异,难免错愕半天。 引自 汉字难两立 回应 2019-11-18 08:4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译林出版社 (2020)8.3分 219人读过
-
全场一本包邮
-
暂时无货, 2天前曾上架
-
INK印刻出版公司 (2005)8.9分 8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日本四季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黎戈 2009-04-04
不深邃,但很可爱
0 有用 眠去 2009-02-03
还是买了下来
0 有用 大-燕-威-王 2009-07-26
作者果然是台湾人,对日本的感情很复杂。
3 有用 容安 2014-01-02
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并且没有往常二道贩子写国外的书那种居高临下感,更像是写自己在日本的生活,只是顺便写写日本,反而能让人获得更为真切的感受。真希望以后也能写出这种书来。
0 有用 申公豹 2011-06-30
……这书居然在某个旧书架底下被我翻出来了,还卷角了……
0 有用 杜达先生 2021-01-15
这才是好文笔,字字珠玑,娓娓动听,见人见物见事见景,最后又被感动。
0 有用 渡鸦 2020-12-28
像作者这样能真正融入日本生活并记录下来的,不易且少见。读完觉得,日本仍保留了很多中国逐渐丧失的传统,很可惜。
0 有用 今夜德令哈 2020-12-10
喜欢这种在那里生活过,就写了点生活。我们一直觉得日本的文化底蕴许多就来自中国,可当看到那些古老的词汇,神佛道的交融,那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不免有觉得我们还有点幼稚
0 有用 清濑灰二的膝盖 2020-11-27
想去日本旅游了
0 有用 如花在野 2020-11-26
去过日本十几次,深秋的京都,奈良、冬天的北海道 轻井泽 长野 箱根 富士山、平日的东京大阪鹿儿岛,唯独没有去看过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