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
德国在法国革命刚结束时经济还不发达。德国的“贫困”。德国当时只是一个地理概念。1850年以前,基本上仍是农业国,四分之三人口靠种地过活。从拿破仑失败到1848年间,德国迅速向工业强国的地位发展,自上而下地把市场经济强加于农业社会。解放农奴,土地买卖,人口爆炸,纺织业是当时唯一的大规模机器制造业。
2,社会
大种植园主仍然拥有某些封建特权,被免除了财产税,有自己的警察和小法庭,享有教会的圣职授予权,控制了省议会、军队。
中产阶级是工业发展的真正受益者,从拿破仑立法中得到好处,由大商人转变为工业家或企业家。虔诚的加尔文教徒。手工业匠人比资产阶级的人数多得多,他们的地位受到经济发展的最大威胁。产业工人人数迅速增长。
3,政治
(1)保守主义。维护股有秩序。理性主义的权利观。社会道德心,最先注意到贫困问题。主张“社会君主制”,呼吁国王帮助无财产的阶级反对财产占有者。
(2)政治天主教派。支持君主政体,通过教会用道德说教来影响国家。
(3)自由主义。分为保守与个人自由派。保守派:主权不属于国王或人民,主权属于国家,只有国家拥有主权,个人自由才有保障。强调议会的至上全力,呼吁议会君主制。
(4)激进主义。青年黑格尔派。人民主权、普选制、共和主义。
(5)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并不是在德国工人阶级中产生的。
4,知识分子
(1)1789年原则。理性主义。
(2)黑格尔。
(3)黑格尔学派。左翼(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右翼(现实即合理)。
第一章 1848年以前的德国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