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共两册。
白痴的创作者
· · · · · ·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者
-
耿济之 作者 /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在群星灿烂的19世纪俄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目录 · · · · · ·
關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癡》在臺灣流傳的情況,《遠景版「杜斯妥也夫斯基全集」的譯者問題(上) 》一文敘述:
三、《白痴》早期譯本共四種:
(1)徐霞村、高滔合譯,重慶文藝獎助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1943年出版,32開,271頁,據英文轉譯,書前有譯者序,簡介作者生平及作品。當時法國文學名譯者徐霞村為何與專注俄國文學的高滔合譯此書?據田全金言,高滔譯了前半,之後忙於他事,又因政治案件被捕入獄,後半由徐霞村續成。(2)高滔、宜閑本,1944年文光書店出版,分上下冊,共893頁。宜閑本名胡仲持,田全金以為二人合譯情況應與上本相仿。然由兩種版本頁數相差過鉅來看,前者顯非全譯本,高滔譯事是否尚有曲折,或者兩種版本其實相同?可惜國內圖書館僅能找到存目,藏書已佚,無法比對。所有疑問在親見此書前暫不得而知。(3)耿濟之由俄文直譯的《白痴》,1946年上海開明書店發行,台灣圖書館可以找到1947年的再版,依書目登載規格,與初版無異,按現時版次計算法實為1版2刷。(4)1958年王琴重校的耿濟之譯本。
至於台灣十月出版社1968年發行署名王行之的《白癡》譯本上、下兩冊,由印刷實務來看,字跡墨色漫漶,顯是舊本影印無疑,所謂譯者王行之,應是緊錮時代出版者自行杜撰,只是恰巧與當代文史作家同名。此外多家出版社不知何故都有同樣署名王行之的譯本,例如1974年普天出版社,小說正文與十月版相同,但所據底本不同;另有摘自其他書刊的二篇文章權充導讀。其他內容相同的稍晚版本如大行等,可能據普天此本影印。至於1974年東海版之底本來源與普天、大行相同,保留導讀文章但另行打字排版,譯者署名耿濟之。至於遠行1977年印行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不朽名著」與遠景1980年「世界文學全集」均不著譯者,遠景1986年的全集版本始以譯者為耿濟之,內容與上列署名王行之各版本相同。
本以為遠行、遠景與其他各家署名王行之的譯本其實都是耿譯,但是兩、三年前偶而看到政大俄文所李卓璋的碩士論文,《接受美學觀照下的杜斯妥也夫斯基》(2005),提到:「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台灣出版的譯本…未注明譯者的多係1949年前譯本之重印,新譯本則有……王行之譯《白痴》。」
大陸學者田全金2003年的博士論文曾詳細整理杜氏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史,他對於台灣舊版重印,塗銷或改易作者姓名的情況雖有了解,但囿於歷史與地理相隔,龐大資料逐筆核實不易,只能籠統言之。台灣的研究者往往貪圖擷取資料方便,李卓璋即是在田全金隔空抄錄的基礎上,順帶整理了杜氏作品在台翻譯一覽表,資料細部有數處疏漏誤植,顯見並未逐本覆案核實。遂好奇親往圖書館借書一觀,沒料到結果著實令人吃了一驚。
· · · · · · (更多)
三、《白痴》早期譯本共四種:
(1)徐霞村、高滔合譯,重慶文藝獎助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1943年出版,32開,271頁,據英文轉譯,書前有譯者序,簡介作者生平及作品。當時法國文學名譯者徐霞村為何與專注俄國文學的高滔合譯此書?據田全金言,高滔譯了前半,之後忙於他事,又因政治案件被捕入獄,後半由徐霞村續成。(2)高滔、宜閑本,1944年文光書店出版,分上下冊,共893頁。宜閑本名胡仲持,田全金以為二人合譯情況應與上本相仿。然由兩種版本頁數相差過鉅來看,前者顯非全譯本,高滔譯事是否尚有曲折,或者兩種版本其實相同?可惜國內圖書館僅能找到存目,藏書已佚,無法比對。所有疑問在親見此書前暫不得而知。(3)耿濟之由俄文直譯的《白痴》,1946年上海開明書店發行,台灣圖書館可以找到1947年的再版,依書目登載規格,與初版無異,按現時版次計算法實為1版2刷。(4)1958年王琴重校的耿濟之譯本。
至於台灣十月出版社1968年發行署名王行之的《白癡》譯本上、下兩冊,由印刷實務來看,字跡墨色漫漶,顯是舊本影印無疑,所謂譯者王行之,應是緊錮時代出版者自行杜撰,只是恰巧與當代文史作家同名。此外多家出版社不知何故都有同樣署名王行之的譯本,例如1974年普天出版社,小說正文與十月版相同,但所據底本不同;另有摘自其他書刊的二篇文章權充導讀。其他內容相同的稍晚版本如大行等,可能據普天此本影印。至於1974年東海版之底本來源與普天、大行相同,保留導讀文章但另行打字排版,譯者署名耿濟之。至於遠行1977年印行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不朽名著」與遠景1980年「世界文學全集」均不著譯者,遠景1986年的全集版本始以譯者為耿濟之,內容與上列署名王行之各版本相同。
本以為遠行、遠景與其他各家署名王行之的譯本其實都是耿譯,但是兩、三年前偶而看到政大俄文所李卓璋的碩士論文,《接受美學觀照下的杜斯妥也夫斯基》(2005),提到:「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台灣出版的譯本…未注明譯者的多係1949年前譯本之重印,新譯本則有……王行之譯《白痴》。」
大陸學者田全金2003年的博士論文曾詳細整理杜氏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史,他對於台灣舊版重印,塗銷或改易作者姓名的情況雖有了解,但囿於歷史與地理相隔,龐大資料逐筆核實不易,只能籠統言之。台灣的研究者往往貪圖擷取資料方便,李卓璋即是在田全金隔空抄錄的基礎上,順帶整理了杜氏作品在台翻譯一覽表,資料細部有數處疏漏誤植,顯見並未逐本覆案核實。遂好奇親往圖書館借書一觀,沒料到結果著實令人吃了一驚。
· · · · · · (更多)
關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癡》在臺灣流傳的情況,《遠景版「杜斯妥也夫斯基全集」的譯者問題(上) 》一文敘述:
三、《白痴》早期譯本共四種:
(1)徐霞村、高滔合譯,重慶文藝獎助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1943年出版,32開,271頁,據英文轉譯,書前有譯者序,簡介作者生平及作品。當時法國文學名譯者徐霞村為何與專注俄國文學的高滔合譯此書?據田全金言,高滔譯了前半,之後忙於他事,又因政治案件被捕入獄,後半由徐霞村續成。(2)高滔、宜閑本,1944年文光書店出版,分上下冊,共893頁。宜閑本名胡仲持,田全金以為二人合譯情況應與上本相仿。然由兩種版本頁數相差過鉅來看,前者顯非全譯本,高滔譯事是否尚有曲折,或者兩種版本其實相同?可惜國內圖書館僅能找到存目,藏書已佚,無法比對。所有疑問在親見此書前暫不得而知。(3)耿濟之由俄文直譯的《白痴》,1946年上海開明書店發行,台灣圖書館可以找到1947年的再版,依書目登載規格,與初版無異,按現時版次計算法實為1版2刷。(4)1958年王琴重校的耿濟之譯本。
至於台灣十月出版社1968年發行署名王行之的《白癡》譯本上、下兩冊,由印刷實務來看,字跡墨色漫漶,顯是舊本影印無疑,所謂譯者王行之,應是緊錮時代出版者自行杜撰,只是恰巧與當代文史作家同名。此外多家出版社不知何故都有同樣署名王行之的譯本,例如1974年普天出版社,小說正文與十月版相同,但所據底本不同;另有摘自其他書刊的二篇文章權充導讀。其他內容相同的稍晚版本如大行等,可能據普天此本影印。至於1974年東海版之底本來源與普天、大行相同,保留導讀文章但另行打字排版,譯者署名耿濟之。至於遠行1977年印行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不朽名著」與遠景1980年「世界文學全集」均不著譯者,遠景1986年的全集版本始以譯者為耿濟之,內容與上列署名王行之各版本相同。
本以為遠行、遠景與其他各家署名王行之的譯本其實都是耿譯,但是兩、三年前偶而看到政大俄文所李卓璋的碩士論文,《接受美學觀照下的杜斯妥也夫斯基》(2005),提到:「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台灣出版的譯本…未注明譯者的多係1949年前譯本之重印,新譯本則有……王行之譯《白痴》。」
大陸學者田全金2003年的博士論文曾詳細整理杜氏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史,他對於台灣舊版重印,塗銷或改易作者姓名的情況雖有了解,但囿於歷史與地理相隔,龐大資料逐筆核實不易,只能籠統言之。台灣的研究者往往貪圖擷取資料方便,李卓璋即是在田全金隔空抄錄的基礎上,順帶整理了杜氏作品在台翻譯一覽表,資料細部有數處疏漏誤植,顯見並未逐本覆案核實。遂好奇親往圖書館借書一觀,沒料到結果著實令人吃了一驚。
館藏1947年出版的耿譯舊本,竟與前述遠行、遠景、及署名王行之的各家諸本完全不同,原以為耿譯的《白痴》實係他譯!由差異幅度看來,也絕不可能是後來的王琴重校本。既非耿譯,台版《白痴》的譯者究為何人?本以為這問題除非跑一趟大陸圖書館無法求其真相,卻在網拍舊書的資料裡輕易檢出高滔、宜閑本的部份書影,比對後確證十月出版社的王行之本直接影印自此本。即台版的《白痴》並非耿濟之譯本,直接譯自俄文的耿譯在台似乎僅有1980的喜美本,1981名家本應與喜美本同,待考。
(據《遠景版「杜斯妥也夫斯基全集」的譯者問題(上) 》,轉貼鏈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3023915/)
· · · · · · (收起)
三、《白痴》早期譯本共四種:
(1)徐霞村、高滔合譯,重慶文藝獎助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1943年出版,32開,271頁,據英文轉譯,書前有譯者序,簡介作者生平及作品。當時法國文學名譯者徐霞村為何與專注俄國文學的高滔合譯此書?據田全金言,高滔譯了前半,之後忙於他事,又因政治案件被捕入獄,後半由徐霞村續成。(2)高滔、宜閑本,1944年文光書店出版,分上下冊,共893頁。宜閑本名胡仲持,田全金以為二人合譯情況應與上本相仿。然由兩種版本頁數相差過鉅來看,前者顯非全譯本,高滔譯事是否尚有曲折,或者兩種版本其實相同?可惜國內圖書館僅能找到存目,藏書已佚,無法比對。所有疑問在親見此書前暫不得而知。(3)耿濟之由俄文直譯的《白痴》,1946年上海開明書店發行,台灣圖書館可以找到1947年的再版,依書目登載規格,與初版無異,按現時版次計算法實為1版2刷。(4)1958年王琴重校的耿濟之譯本。
至於台灣十月出版社1968年發行署名王行之的《白癡》譯本上、下兩冊,由印刷實務來看,字跡墨色漫漶,顯是舊本影印無疑,所謂譯者王行之,應是緊錮時代出版者自行杜撰,只是恰巧與當代文史作家同名。此外多家出版社不知何故都有同樣署名王行之的譯本,例如1974年普天出版社,小說正文與十月版相同,但所據底本不同;另有摘自其他書刊的二篇文章權充導讀。其他內容相同的稍晚版本如大行等,可能據普天此本影印。至於1974年東海版之底本來源與普天、大行相同,保留導讀文章但另行打字排版,譯者署名耿濟之。至於遠行1977年印行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不朽名著」與遠景1980年「世界文學全集」均不著譯者,遠景1986年的全集版本始以譯者為耿濟之,內容與上列署名王行之各版本相同。
本以為遠行、遠景與其他各家署名王行之的譯本其實都是耿譯,但是兩、三年前偶而看到政大俄文所李卓璋的碩士論文,《接受美學觀照下的杜斯妥也夫斯基》(2005),提到:「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台灣出版的譯本…未注明譯者的多係1949年前譯本之重印,新譯本則有……王行之譯《白痴》。」
大陸學者田全金2003年的博士論文曾詳細整理杜氏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史,他對於台灣舊版重印,塗銷或改易作者姓名的情況雖有了解,但囿於歷史與地理相隔,龐大資料逐筆核實不易,只能籠統言之。台灣的研究者往往貪圖擷取資料方便,李卓璋即是在田全金隔空抄錄的基礎上,順帶整理了杜氏作品在台翻譯一覽表,資料細部有數處疏漏誤植,顯見並未逐本覆案核實。遂好奇親往圖書館借書一觀,沒料到結果著實令人吃了一驚。
館藏1947年出版的耿譯舊本,竟與前述遠行、遠景、及署名王行之的各家諸本完全不同,原以為耿譯的《白痴》實係他譯!由差異幅度看來,也絕不可能是後來的王琴重校本。既非耿譯,台版《白痴》的譯者究為何人?本以為這問題除非跑一趟大陸圖書館無法求其真相,卻在網拍舊書的資料裡輕易檢出高滔、宜閑本的部份書影,比對後確證十月出版社的王行之本直接影印自此本。即台版的《白痴》並非耿濟之譯本,直接譯自俄文的耿譯在台似乎僅有1980的喜美本,1981名家本應與喜美本同,待考。
(據《遠景版「杜斯妥也夫斯基全集」的譯者問題(上) 》,轉貼鏈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302391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聪明的“普通”人即便有时候(也可能是一辈子)把自己想象成旷世奇才,可是在自己心里总保留着一跳怀疑的蛆虫,这条蛆虫能导致聪明人最后完全绝望;纵使认命屈服,也已经被深入骨髓的虚荣心彻底毒化。 这些人一心想出类拔萃,从少年时代直至无可奈何的暮年,往往要折腾很久很久,这才任命屈服。甚至有些奇怪的事例:为了要出类拔萃,诚实人不惜干下流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26页 -
他(陀氏)更不可能看到权力和金钱的双重专制,在中国制造出了什么样的现代人。在这样的双重专制下,人们被专制权力剥夺、压迫的痛苦和恐惧,又被金钱引导安置在消费和娱乐的幸福当中。于是,没有心肝的娱乐和消费就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欲望和时尚。你越是像一个精神侏儒,你越是毫无心肝的像个白痴,你在这个时代就生活得越幸福。在权力的阴影下驯服顺从的侏儒们,却可以在欲望的狂欢节里变成消费的巨人。这是一个需要批量化大规模产生白痴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全球化的方式制造白痴,并且满足白痴消费幸福的时代。已经又有保守的右派理论家急着出来宣布,历史将终结在这个时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0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群魔》《书信选》《死屋手记》《罪与罚》《少年》
等
。
喜欢读"白痴"的人也喜欢 · · · · · ·
白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76 条 )



黑塞评《白痴》|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个时刻,经历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富有洞见的瞬间
赫尔曼·黑塞 | 文 姜乙 | 译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白痴”列夫·梅什金公爵常被比作耶稣。这当然可以。人们可以拿任何一个被神秘真理触碰过,不再将思想从生活中剥离,并因此孤立于他的周遭,乃至成为一切的敌人的人,与耶稣相提并论。为此,在我看来,梅什金与耶稣之间并无...
(展开)

人物表:兼论每个人的监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主要人物表 这个人物表不只是供读者检索,而是对人物有一个基本理解。(各种中文名翻译的差异就不罗列了,看读音都差不多) 帕尔芬·谢苗耶诺维奇·罗戈任 Parfyon Semyonovich Rogozhin 谢苗恩·帕尔芬诺维奇·罗戈任的次子。罗戈任他爸是个“为十个戈比就能给人下跪的人”,... (展开)

论坛 · · · · · ·
求购此书>///< 请发豆邮给我吧!書要新!谢谢您 | 来自DreamsChild | 4 回应 | 2025-02-28 17:13:5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9.3分 15520人读过
-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6)9.2分 10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9.0分 1224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9.1分 321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陀思妥耶夫斯基 (Ex)
- 八十年代(第二辑) (海鹰)
- 我的俄罗斯之冬Ⅰ (羊的门)
- 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整理I (一九八零)
- 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 (小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白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柯德莉之淚 2022-03-05 16:12:01
震颤无言。如果存在一个心灵彻底纯洁无暇的人,他能不能在这世上活下去,能不能拯救他人,是圣人还是白痴。
0 有用 rutino 2010-04-03 00:28:15
其實我看的58年版本,不過譯者相同。譯得很好
1 有用 我踏马想退休! 2019-11-04 23:31:21
就只有白痴拥有最纯粹的心
0 有用 明月一何朗 2013-04-24 18:37:19
这个版本古色古香,读起来蛮有韵味的
2 有用 Bork 2010-10-02 10:41:21
耿濟之譯本。庚寅仲商,北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