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古时因为姓的问题很错杂,所以有专门掌“赐族授姓”的官,此官叫做“司商”,《国语·周语》上:“司商协民姓”,韦昭注:“司商,掌赐族授姓之官,商金声清,谓人姓吹律,合定其姓名也。”可知所谓的“吹律定姓”,是用律管来测定声音相协,凡是声音相协的,则是同姓的族人,也即是《潜夫论·卜列篇》所说:“凡姓之游银也,必随其本生祖所出也,虽号百变,音形不易。”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页 -
出现在中原的各部族,在历史传承上建立王国的是以建立夏王朝的姒姓族,建立殷王朝的子姓族,以及建立周王朝的姬姓族为中心。夏商周三个部族,是在“平行与竞争性的发展情形下抬起头来的”,夏商周并不是一般所认为的直线的纵继承,而是一种横的并存,也即是张光直先生所说的“平行并进式”的发展。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的神话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的神话世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中国的神话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
《中国的神话世界》 作者:王孝廉 贾宝玉原是圣性时间(神话时间)里青埂峰下的顽石,经过一般的俗性时间(从颁石幻化为人形出生到宝玉觉悟出家之前),然后再回到原来的时间去,《红楼梦》中所见的繁华落尽,曲终人散,最后是落得一片真干净的白茫茫大地,也就是说天地原是一片白茫茫的干净大地(宇宙原始),因为雪地上来来往往地印上了许多错综复杂的脚印而有了人间太多的悲欢离合(字宙秩序的破坏),飞鸟投林,.曲终人散的觉悟以后,...
2019-12-29 21:20
《中国的神话世界》 作者:王孝廉 贾宝玉原是圣性时间(神话时间)里青埂峰下的顽石,经过一般的俗性时间(从颁石幻化为人形出生到宝玉觉悟出家之前),然后再回到原来的时间去,《红楼梦》中所见的繁华落尽,曲终人散,最后是落得一片真干净的白茫茫大地,也就是说天地原是一片白茫茫的干净大地(宇宙原始),因为雪地上来来往往地印上了许多错综复杂的脚印而有了人间太多的悲欢离合(字宙秩序的破坏),飞鸟投林,.曲终人散的觉悟以后,大地仍是原始的茫茫大地(宇宙秩序的恢复),这种由原始、历劫、回归所构成的古典小说,即是神话上周期循环的“原型回归”的结构。 《三国演义》所说的“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的天下大势,原是一种圆形循环的时间观念,在这样的圆形循环时间之中,所有登场的人物,都是时间洪流之中所出现的浪花,所有的浪花都必须在时间的流转下消逝(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最后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回归,青山依旧是青山,夕阳依旧是夕阳,大江依然滔滔东流,一切都是原有秩序的再度呈现。P106—107 2019.12.29
回应 2019-12-29 21:20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在圆形循环的时间信仰下,古代人认为时间也是具有死与再生的本质,在古代人的观念里“年”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记号,而使有其俗到圣的通过意义,年是一年之一定俗性时间的结束(除夕)和重新开始(正月),正月是新时间的开始与变化,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复始是让时间再从最初开始,是为了重返宇宙开始的神话时间,这种回归于神话、元始、纯粹、创造的瞬间,也可以说是古代人的时间的再生仪礼。 冬至消火与再点火的行...2014-03-28 16:10
在圆形循环的时间信仰下,古代人认为时间也是具有死与再生的本质,在古代人的观念里“年”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记号,而使有其俗到圣的通过意义,年是一年之一定俗性时间的结束(除夕)和重新开始(正月),正月是新时间的开始与变化,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复始是让时间再从最初开始,是为了重返宇宙开始的神话时间,这种回归于神话、元始、纯粹、创造的瞬间,也可以说是古代人的时间的再生仪礼。 冬至消火与再点火的行事,是为了火的再生,古时正月禁火也似取火再生之意,都是经过一旦的断绝(死亡)而取得再生的通过,“年”也是由死(除夕、大晦日)通往再生的时间关口。 引自 第四章 死与再生 回应 2014-03-28 16:10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神话中所登场的多种人物,经常是人类在意识与无意识还没有清楚划分的时候(人类的幼儿期),所产生的人类情念——怨恨、敬畏、救济等——所投影的典型表现,当人类意识发达,个体自我成长而进入历史时代以后,神话在表面上是消失了,可是神话所具有的潜意识心性——隐喻、象征——却依然潜藏在文化社会底边的深层之中,所以神话经常是没有特定的作者,不是个体自我的思想,而使集合许多无意识作用而成立的一种群体思想,神话打...2014-03-28 16:00
神话中所登场的多种人物,经常是人类在意识与无意识还没有清楚划分的时候(人类的幼儿期),所产生的人类情念——怨恨、敬畏、救济等——所投影的典型表现,当人类意识发达,个体自我成长而进入历史时代以后,神话在表面上是消失了,可是神话所具有的潜意识心性——隐喻、象征——却依然潜藏在文化社会底边的深层之中,所以神话经常是没有特定的作者,不是个体自我的思想,而使集合许多无意识作用而成立的一种群体思想,神话打破了知性原理所造成的因果限制而展示出一个荒唐无稽的世界,而在这个我们今天看起来觉得荒唐无稽的世界里头,却隐藏着古代民族共同的原始心理,随着人类知性的展开,神话的人文性也逐渐增强,神话所含有的原初的隐喻和象征,也就逐渐被忘却了,因此神话成了一个“隐喻的记号”。 引自 第四章 死与再生 回应 2014-03-28 16:00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泰勒《原始文化》: 古代人认为,为了使一个状态产生变化,首先必须破坏原有的现状,由现状的破坏而产生和引导出另一个新的状态,因此对古代人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终了,而是到达再生的过渡,在原始宗教原始信仰总常见的是灵魂转生的信仰,死去的灵魂转化为人、动物或者植物而使原来的生命得以继续…… 佤族猎头习俗,破坏与再生。2014-03-28 15:49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古时因为姓的问题很错杂,所以有专门掌“赐族授姓”的官,此官叫做“司商”,《国语·周语》上:“司商协民姓”,韦昭注:“司商,掌赐族授姓之官,商金声清,谓人姓吹律,合定其姓名也。”可知所谓的“吹律定姓”,是用律管来测定声音相协,凡是声音相协的,则是同姓的族人,也即是《潜夫论·卜列篇》所说:“凡姓之游银也,必随其本生祖所出也,虽号百变,音形不易。”2014-03-28 12:30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出现在中原的各部族,在历史传承上建立王国的是以建立夏王朝的姒姓族,建立殷王朝的子姓族,以及建立周王朝的姬姓族为中心。夏商周三个部族,是在“平行与竞争性的发展情形下抬起头来的”,夏商周并不是一般所认为的直线的纵继承,而是一种横的并存,也即是张光直先生所说的“平行并进式”的发展。2014-03-28 12:40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泰勒《原始文化》: 古代人认为,为了使一个状态产生变化,首先必须破坏原有的现状,由现状的破坏而产生和引导出另一个新的状态,因此对古代人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终了,而是到达再生的过渡,在原始宗教原始信仰总常见的是灵魂转生的信仰,死去的灵魂转化为人、动物或者植物而使原来的生命得以继续…… 佤族猎头习俗,破坏与再生。2014-03-28 15:49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神话中所登场的多种人物,经常是人类在意识与无意识还没有清楚划分的时候(人类的幼儿期),所产生的人类情念——怨恨、敬畏、救济等——所投影的典型表现,当人类意识发达,个体自我成长而进入历史时代以后,神话在表面上是消失了,可是神话所具有的潜意识心性——隐喻、象征——却依然潜藏在文化社会底边的深层之中,所以神话经常是没有特定的作者,不是个体自我的思想,而使集合许多无意识作用而成立的一种群体思想,神话打...2014-03-28 16:00
神话中所登场的多种人物,经常是人类在意识与无意识还没有清楚划分的时候(人类的幼儿期),所产生的人类情念——怨恨、敬畏、救济等——所投影的典型表现,当人类意识发达,个体自我成长而进入历史时代以后,神话在表面上是消失了,可是神话所具有的潜意识心性——隐喻、象征——却依然潜藏在文化社会底边的深层之中,所以神话经常是没有特定的作者,不是个体自我的思想,而使集合许多无意识作用而成立的一种群体思想,神话打破了知性原理所造成的因果限制而展示出一个荒唐无稽的世界,而在这个我们今天看起来觉得荒唐无稽的世界里头,却隐藏着古代民族共同的原始心理,随着人类知性的展开,神话的人文性也逐渐增强,神话所含有的原初的隐喻和象征,也就逐渐被忘却了,因此神话成了一个“隐喻的记号”。 引自 第四章 死与再生 回应 2014-03-28 16:00
-
《中国的神话世界》 作者:王孝廉 贾宝玉原是圣性时间(神话时间)里青埂峰下的顽石,经过一般的俗性时间(从颁石幻化为人形出生到宝玉觉悟出家之前),然后再回到原来的时间去,《红楼梦》中所见的繁华落尽,曲终人散,最后是落得一片真干净的白茫茫大地,也就是说天地原是一片白茫茫的干净大地(宇宙原始),因为雪地上来来往往地印上了许多错综复杂的脚印而有了人间太多的悲欢离合(字宙秩序的破坏),飞鸟投林,.曲终人散的觉悟以后,...
2019-12-29 21:20
《中国的神话世界》 作者:王孝廉 贾宝玉原是圣性时间(神话时间)里青埂峰下的顽石,经过一般的俗性时间(从颁石幻化为人形出生到宝玉觉悟出家之前),然后再回到原来的时间去,《红楼梦》中所见的繁华落尽,曲终人散,最后是落得一片真干净的白茫茫大地,也就是说天地原是一片白茫茫的干净大地(宇宙原始),因为雪地上来来往往地印上了许多错综复杂的脚印而有了人间太多的悲欢离合(字宙秩序的破坏),飞鸟投林,.曲终人散的觉悟以后,大地仍是原始的茫茫大地(宇宙秩序的恢复),这种由原始、历劫、回归所构成的古典小说,即是神话上周期循环的“原型回归”的结构。 《三国演义》所说的“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的天下大势,原是一种圆形循环的时间观念,在这样的圆形循环时间之中,所有登场的人物,都是时间洪流之中所出现的浪花,所有的浪花都必须在时间的流转下消逝(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最后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回归,青山依旧是青山,夕阳依旧是夕阳,大江依然滔滔东流,一切都是原有秩序的再度呈现。P106—107 2019.12.29
回应 2019-12-29 21:20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在圆形循环的时间信仰下,古代人认为时间也是具有死与再生的本质,在古代人的观念里“年”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记号,而使有其俗到圣的通过意义,年是一年之一定俗性时间的结束(除夕)和重新开始(正月),正月是新时间的开始与变化,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复始是让时间再从最初开始,是为了重返宇宙开始的神话时间,这种回归于神话、元始、纯粹、创造的瞬间,也可以说是古代人的时间的再生仪礼。 冬至消火与再点火的行...2014-03-28 16:10
在圆形循环的时间信仰下,古代人认为时间也是具有死与再生的本质,在古代人的观念里“年”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记号,而使有其俗到圣的通过意义,年是一年之一定俗性时间的结束(除夕)和重新开始(正月),正月是新时间的开始与变化,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复始是让时间再从最初开始,是为了重返宇宙开始的神话时间,这种回归于神话、元始、纯粹、创造的瞬间,也可以说是古代人的时间的再生仪礼。 冬至消火与再点火的行事,是为了火的再生,古时正月禁火也似取火再生之意,都是经过一旦的断绝(死亡)而取得再生的通过,“年”也是由死(除夕、大晦日)通往再生的时间关口。 引自 第四章 死与再生 回应 2014-03-28 16:10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神话中所登场的多种人物,经常是人类在意识与无意识还没有清楚划分的时候(人类的幼儿期),所产生的人类情念——怨恨、敬畏、救济等——所投影的典型表现,当人类意识发达,个体自我成长而进入历史时代以后,神话在表面上是消失了,可是神话所具有的潜意识心性——隐喻、象征——却依然潜藏在文化社会底边的深层之中,所以神话经常是没有特定的作者,不是个体自我的思想,而使集合许多无意识作用而成立的一种群体思想,神话打...2014-03-28 16:00
神话中所登场的多种人物,经常是人类在意识与无意识还没有清楚划分的时候(人类的幼儿期),所产生的人类情念——怨恨、敬畏、救济等——所投影的典型表现,当人类意识发达,个体自我成长而进入历史时代以后,神话在表面上是消失了,可是神话所具有的潜意识心性——隐喻、象征——却依然潜藏在文化社会底边的深层之中,所以神话经常是没有特定的作者,不是个体自我的思想,而使集合许多无意识作用而成立的一种群体思想,神话打破了知性原理所造成的因果限制而展示出一个荒唐无稽的世界,而在这个我们今天看起来觉得荒唐无稽的世界里头,却隐藏着古代民族共同的原始心理,随着人类知性的展开,神话的人文性也逐渐增强,神话所含有的原初的隐喻和象征,也就逐渐被忘却了,因此神话成了一个“隐喻的记号”。 引自 第四章 死与再生 回应 2014-03-28 16:00 -
康仔 (坚持每天看点书)
泰勒《原始文化》: 古代人认为,为了使一个状态产生变化,首先必须破坏原有的现状,由现状的破坏而产生和引导出另一个新的状态,因此对古代人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终了,而是到达再生的过渡,在原始宗教原始信仰总常见的是灵魂转生的信仰,死去的灵魂转化为人、动物或者植物而使原来的生命得以继续…… 佤族猎头习俗,破坏与再生。2014-03-28 15:4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時報文化 (1987年06月30日)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的神话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老鼠 2009-12-23
超级好的中国神话学书,强烈推荐!!这书尚未再版真是可惜了
0 有用 xuke 2009-02-07
收台版 “中原民族的神话与信仰”部分,另有“东北、西南族群及其创世神话”
0 有用 Treya 2008-12-07
我的第一本神话学读书
0 有用 lily 2010-03-19
观点新颖,值得一读!
0 有用 大叔 2009-11-15
如果可以多点这样的书,挺有意思。
0 有用 0622 2021-03-30
深厚的文学功底,从文本走向现实,从象征话语到科学视角。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写出这样好的东西😭
0 有用 philos 2021-01-21
@2017-05-02 11:01:46
0 有用 望尽中原百万山 2019-12-29
王先生的解释,考证,文献梳理以及对原理的阐释都是很不错的,选择的角度都是人们乐于接受且习以为知的。读过时候受到的启发与思考是很多的。
0 有用 Οδηγός 2019-03-06
#分低了来拉分。作者很博学,批评也相当辛辣,查了一下还是诗人和小说家。杂糅比较文学主题学、考古学考证、神话学多种论证,满篇都是干货,牛郎织女(传说已经被礼教所吃而不再那么具有活泼的生气了,这是合理主义和母胎遗忘)、水神系统幽冥系统、应龙杀夸父都是重要参考资料,特别是作者从马王堆绢绘里考察帛画部分中的幽冥神话因素论证真的知识量巨大,而且论证论据极为严谨,很厉害。最难得的是作者在座谈会后记里强调瞬变文... #分低了来拉分。作者很博学,批评也相当辛辣,查了一下还是诗人和小说家。杂糅比较文学主题学、考古学考证、神话学多种论证,满篇都是干货,牛郎织女(传说已经被礼教所吃而不再那么具有活泼的生气了,这是合理主义和母胎遗忘)、水神系统幽冥系统、应龙杀夸父都是重要参考资料,特别是作者从马王堆绢绘里考察帛画部分中的幽冥神话因素论证真的知识量巨大,而且论证论据极为严谨,很厉害。最难得的是作者在座谈会后记里强调瞬变文化(bilp culture)和神话质素在比较文学里和在现代诗中的作用,提到现代诗对神话援引降格为对传统资料的演义(我觉得他讽刺了郭沫若)在展现和传达哲学面貌时只曲意和鼓点奉和。这些在文学作为媒体使用,神话仅仅为开垦荒地的资料出场的当下太有训诫作用了! (展开)
0 有用 康仔 2014-03-28
浅显易懂,有些问题讲得不是很深入,还有些观点对比各家来看非常有意思,比如关于《山海经》。另外编辑在校对的时候毫无意外地又把《淮南子·墬形训》给弄成坠形训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