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瑞士] 约克•史坦纳1930年出生于瑞士比尔,接受过药剂师职业培训,后攻读师范学校。上世纪50年代在一家青少年管教所的工作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史坦纳的作品蕴涵着存在主义哲学意味,对现代文明中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上世纪70年代,史坦纳曾陷入一次写作危机,之后与画家约克•米勒合作,首部作品便是著名的《森林大熊》。此后他们共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瑞士]约克•米勒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毕业于苏黎世比尔应用艺术学校,曾从事广告设计,后在父亲资助下开始绘本创作。米勒的画风细腻真实,擅长运用电影镜头手法一步步推展情节,丰富了画面的想象空间。1973年他的处女作《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一经发表,即获得了巨大反响。他与约克•史坦纳合作的绘本《森林大熊》《再见,小兔子》等在世界范围内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1994年,约克• ...
[瑞士] 约克•史坦纳1930年出生于瑞士比尔,接受过药剂师职业培训,后攻读师范学校。上世纪50年代在一家青少年管教所的工作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史坦纳的作品蕴涵着存在主义哲学意味,对现代文明中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上世纪70年代,史坦纳曾陷入一次写作危机,之后与画家约克•米勒合作,首部作品便是著名的《森林大熊》。此后他们共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瑞士]约克•米勒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毕业于苏黎世比尔应用艺术学校,曾从事广告设计,后在父亲资助下开始绘本创作。米勒的画风细腻真实,擅长运用电影镜头手法一步步推展情节,丰富了画面的想象空间。1973年他的处女作《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一经发表,即获得了巨大反响。他与约克•史坦纳合作的绘本《森林大熊》《再见,小兔子》等在世界范围内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1994年,约克• 米勒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
Der Bär, der ein Bär bleiben wollt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关于《森林大熊》和《The Bear that Wasn't》之间的关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昨天女儿读完了《The Bear that Wasn't》(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55539/),晚上我又找出《森林大熊》和她一起读。很明显,这两本书讲的完全是同一个故事,故事的背景设定、情节发展、细节、结局无一不同,只是在前者中Bear最终自己领悟到自己是熊,后者是大熊想在... (展开)
和崽崽共读《森林大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森林大熊》这本我觉得是环境保护主题里比较特别的一本,它不仅讲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更是通过大熊的命运揭示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初次阅读我很担心娃看不懂,读完奶糕就问“后面他得去哪里呀,你说他还有朋友吗?”“人类都把森林都破坏了,他会有新的家吗?”我没有具... (展开)>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新星出版社 (2012)9.5分 172人读过
-
南海出版公司 (2009年9月)9.1分 771人读过
-
格林文化 (2004)9.3分 66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9.1分 27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Der Bär, der ein Bär bleiben wollte.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