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虽然其实是33年前就出版的科普书了,但对非专业人士而言还是有不少"新"知和以前不了解的概念,大概也说明了科"普"这件事的不易吧。(就好像现在大概很多人都已知道鸟类的祖先是一种恐龙,而实际上在上世纪20年代这一观点就已被很多古生物学家、进化论学者接受)。当然,这四颗星不是献给译者的,少掉的那颗星是。(感谢 @Starling 推荐此书)
变化的东西越多,就有越多的东西保持不变。
非常引人入胜的科普书!许多思考方式的启发!五星推荐!
书应该是好书,但是这翻译还有那别字,看得好艰难。。。
20170322: “自然史沉思录”随笔集第二本,风格依旧。1)达尔文几则(与华莱士主要理论差异:人类智力起源和性选择,理论任何产生的?---跨学科类比),拉马克主义的吸引力---人类进化模式?渐变论需要修正---提出间断平衡修正2)进化中的完美与不完美性解释 3)人类的进化:保留喜好幼体特征小动物,对智力的搜寻---偏见的历史
古尔德的系列丛书恨不能都买齐
mia! mia! mia!
幸福是一种很个人的感觉,对我来说,读斯蒂芬·杰·古尔德的文章,就是一种幸福!2011.7.17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琐碎到抑郁。
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关于进化,在进化论的体系内仍然存在各种不同的对进化的解释。进化既不是由低等向高等前进的必然进程,也不完全是随机无方向的选择,“适者生存”可以被以各种方式诠释。科学的魅力就在于此。
前半部对进化论的讨论尤其精彩。后半部对古生物的讨论略深,但还能做到趣味和知识性并存。
噢神奇的博物学……有些很有趣,有些像历史纪实散文让我看不下去…
其实翻译整体还是可以的,但是欠点儿火候,国内最差科普翻译这个由吴忠超+许明贤两口子常年霸榜...恩
书的内容读起来很不错,但是方舟子曾经指出此书的翻译存在重大的编造和错误,暂时先记着。
好牛逼啊好神奇啊好牛逼啊好神奇啊好牛逼啊好神奇啊!!!!!
很棒。谦虚、温和、详实。标题并不是框架,而是引言,不知道哪边可以快、哪边应该慢,各篇文章又很像是没有彼此论证的独立说明文的样子,就只得稳稳得看完了。定位好难,不算是科普小书,还是要一些地质、生态的知识才轻松一些,不过很多名词之后都用括号注释了,也不算晦涩。阅读体验比较枯燥,可以看看。
1心中先有个模型,再大量接受相关新信息,加上其他学科启发性方法论的系列学习,形成新的认识模型框架,再使用不同架构调整模型,最终得出新的拟合效果更优的完整模型。2自然选择应视为对自由竞争经济学的类比延伸。类比是新见解的重要源泉,但类比天然又是不准确的。不准确到准确到不准确的跳跃。3过度简化事物是人根深蒂固的问题,也是模型化思考的必然代价。人类文化历史进程是拉马克式的。4先直立行走再有大的脑,今天重要的器官昨天很可能不重要-自然选择只能产生立刻见效的特征-随环境这一选择压力变化的演化。没有5%的眼睛,只有粗陋原始版眼睛。5自然选择最主要,人择等其他选择压力非主要?6几乎所有重要观点都多次独立产生过。7西方著名人士对解剖自身大脑的极大包容。新物种多源自亲种中的小隔离体,而非亲种大群的渐进变化积累!
结构也有潜在的能力。在这种可塑性中既包括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混乱,也蕴含着希望。 P54-56对道金斯的基因选择理论进行了批判。
放到大自然中,格局一旦打开,很多东西就没那么简单了。
> 熊猫的拇指
6 有用 宇宙真理猪大肠 2013-10-10 20:31:12
虽然其实是33年前就出版的科普书了,但对非专业人士而言还是有不少"新"知和以前不了解的概念,大概也说明了科"普"这件事的不易吧。(就好像现在大概很多人都已知道鸟类的祖先是一种恐龙,而实际上在上世纪20年代这一观点就已被很多古生物学家、进化论学者接受)。当然,这四颗星不是献给译者的,少掉的那颗星是。(感谢 @Starling 推荐此书)
2 有用 伊卡洛斯 2016-08-11 11:19:28
变化的东西越多,就有越多的东西保持不变。
2 有用 小飞 2016-02-13 07:06:05
非常引人入胜的科普书!许多思考方式的启发!五星推荐!
1 有用 Adelaide 2013-06-07 10:40:53
书应该是好书,但是这翻译还有那别字,看得好艰难。。。
1 有用 西布 2017-03-22 15:21:46
20170322: “自然史沉思录”随笔集第二本,风格依旧。1)达尔文几则(与华莱士主要理论差异:人类智力起源和性选择,理论任何产生的?---跨学科类比),拉马克主义的吸引力---人类进化模式?渐变论需要修正---提出间断平衡修正2)进化中的完美与不完美性解释 3)人类的进化:保留喜好幼体特征小动物,对智力的搜寻---偏见的历史
1 有用 黄章晋 2010-11-27 00:52:49
古尔德的系列丛书恨不能都买齐
0 有用 MammothSteppe 2013-12-20 17:44:11
mia! mia! mia!
0 有用 蓝色半岛 2011-07-17 23:11:40
幸福是一种很个人的感觉,对我来说,读斯蒂芬·杰·古尔德的文章,就是一种幸福!2011.7.17
0 有用 周某人 2014-10-30 23:48:26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0 有用 Ghost 2016-07-24 14:52:44
琐碎到抑郁。
0 有用 dennis 2016-11-18 15:30:18
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关于进化,在进化论的体系内仍然存在各种不同的对进化的解释。进化既不是由低等向高等前进的必然进程,也不完全是随机无方向的选择,“适者生存”可以被以各种方式诠释。科学的魅力就在于此。
0 有用 围城观者 2014-02-20 00:10:46
前半部对进化论的讨论尤其精彩。后半部对古生物的讨论略深,但还能做到趣味和知识性并存。
0 有用 苏氨酸 2019-11-18 21:00:38
噢神奇的博物学……有些很有趣,有些像历史纪实散文让我看不下去…
0 有用 Woody_Sinbad 2018-09-27 16:54:48
其实翻译整体还是可以的,但是欠点儿火候,国内最差科普翻译这个由吴忠超+许明贤两口子常年霸榜...恩
0 有用 托斯卡尼尼 2013-01-21 00:36:32
书的内容读起来很不错,但是方舟子曾经指出此书的翻译存在重大的编造和错误,暂时先记着。
0 有用 Timorg 2014-01-23 10:53:37
好牛逼啊好神奇啊好牛逼啊好神奇啊好牛逼啊好神奇啊!!!!!
0 有用 郁林 2022-03-17 17:36:56
很棒。谦虚、温和、详实。标题并不是框架,而是引言,不知道哪边可以快、哪边应该慢,各篇文章又很像是没有彼此论证的独立说明文的样子,就只得稳稳得看完了。定位好难,不算是科普小书,还是要一些地质、生态的知识才轻松一些,不过很多名词之后都用括号注释了,也不算晦涩。阅读体验比较枯燥,可以看看。
0 有用 坚毅 2023-10-30 22:19:23 山东
1心中先有个模型,再大量接受相关新信息,加上其他学科启发性方法论的系列学习,形成新的认识模型框架,再使用不同架构调整模型,最终得出新的拟合效果更优的完整模型。2自然选择应视为对自由竞争经济学的类比延伸。类比是新见解的重要源泉,但类比天然又是不准确的。不准确到准确到不准确的跳跃。3过度简化事物是人根深蒂固的问题,也是模型化思考的必然代价。人类文化历史进程是拉马克式的。4先直立行走再有大的脑,今天重要的器官昨天很可能不重要-自然选择只能产生立刻见效的特征-随环境这一选择压力变化的演化。没有5%的眼睛,只有粗陋原始版眼睛。5自然选择最主要,人择等其他选择压力非主要?6几乎所有重要观点都多次独立产生过。7西方著名人士对解剖自身大脑的极大包容。新物种多源自亲种中的小隔离体,而非亲种大群的渐进变化积累!
0 有用 paul@MacArthur 2022-09-01 21:58:04 上海
结构也有潜在的能力。在这种可塑性中既包括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混乱,也蕴含着希望。 P54-56对道金斯的基因选择理论进行了批判。
0 有用 就叫我铿爷吧 2024-12-14 18:04:18 新疆
放到大自然中,格局一旦打开,很多东西就没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