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闭 短评

热门 最新
  • 333 沉歌 2014-08-31 19:24:22

    喜欢男主怀吉——真名士自风流,他只该一直待在前省画院和书院中,结交名臣和高士,伴与书画雅集了此一生,即使身处于重重宫墙也能有海阔任鱼跃之感,这才是大隐之人。可惜他还是往红尘桃源里转了一遭,本可怀揣星河皓月、宇宙洪荒的才智和品行,最终也只能装下一场桃花红雨,身心皆被紧锁于孤城之中——这大概是看到怀吉与女主终于互付相思我却略觉扫兴的原因。另外,作者历史和古典文学功底很深,剧情人物语言考究,找时间一定会拜读她的其他作品。

  • 287 星曜 2015-09-07 14:58:45

    非常棒,中途简直不忍心读下去,太伤心了。距宋仁宗至今已经千年,女性真的摆脱孤城了吗?

  • 225 ryo 2012-03-29 23:18:16

    事实证明史实的东西才是最震撼的,故事设定无比赞,喜欢的人喜欢,没法接受的人最好别翻。整篇文章,作者角度其实不是纯言情,宋朝上下前后的不论是轶事还是妙人都有点到。朝臣与皇帝的矛盾贯穿始终,挺真实。看完发现,公主是我最爱的言情女主没有之一。

  • 198 小亚 2012-03-31 17:47:21

    前面很平淡,后面很好看。 令人惊讶的不是小说本身,而是这个作者........真是....厉害啊...... 感觉很多章节和《万历十五年》对君臣礼仪的介绍很像(虽然不是一个朝代), 和以往读过的轻浮的历史小说完全不一样..... 而且这个男主角的身份实在是...闻所未闻, 但也不妨碍为之动容。

  • 36 毛球在喝汤 2014-12-19 11:13:21

    感觉是罗列了仁宗年间诸多名人轶事一二三四五之类之类的掌故,用一个散文般的故事串起来。

  • 61 荻野目苹果 2011-12-31 12:48:25

    “下一世,我肯定不会是公主了,就做一个寻常人家荆钗布裙的女子罢……你呢,多半会是个穿白襕的书生……有一天,我挽着篮子采桑去,你手持丝鞭,骑着名马,从我采桑的陌上经过,拾到了我遗落的花钿……”

  • 49 hi_allie 2011-04-16 23:40:47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况隔蓬山几万重。

  • 57 已注萧 2012-12-15 15:45:16

    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评价这部小说。它有很多很多的优点,也有很多很多的缺点;它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却又长篇累牍让我读了一个星期......也哭过,也笑过,或许历史真的是一个戴了很多重面具的女子,要我们一层一层摘下它,却每次看见的都是假象。我倒宁愿相信小说里写的这样,人,皆善,皆出于本心,皆迫于无奈。作者最想要表明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皇上做不了主,只能听言官,只能公正无奈地去做一件事情,为了人言与职责——和清朝形成鲜明的对比。那是一个和高中历史教科书说得完全不同的时代,是一个河清海晏的不讳之朝。再伟大的爱情,再聪明的错误,也只能臣服于下,这并不是一个悲剧。

  • 26 焦瑷 2017-05-17 12:52:07

    巨啰嗦了。删掉大部分硬写进去的史料,精简掉1/3应该会更好看。

  • 33 曼仔 2013-01-11 05:19:26

    开头颇不俗,但是发展至后来有点像写《备胎传》= =很喜欢怀吉观察者这个视角,很喜欢他因为先天置身事外的身份和后天淡泊名利的个性而拥有的公正与同情心(同理心),怀吉对公主的感情和公主小时候的纯真我也蛮喜欢的,但是对于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的公主的感情经历我倒是没兴趣,少年男女彼此恋慕,有什么好写的呢。帝后的感情,皇后与张茂则的感情,我都是很喜欢的,这三个人物我以为也塑造的颇为不俗,但是后来把张茂则还是写俗了。皇后与张茂则之间的感情不仅仅是守护这么简单的感情,有主仆之情,亦有知音之情,亦有节制的友爱深情。帝后的感情倒是描写的很到位。总归,最爱的人物还是曹后,其次是平甫和怀吉,今上和一众配角也写的好,但是女主角公主倒真是不招人待见。

  • 43 三四 2012-04-21 01:26:34

    “曾经的愿望缩减了再缩减,终究是繁花事散,每个人都各自困顿在孤城。”因为这句文案去看的书 ,因为作者的名字就让我没报多大的期待值,但是看下来倒是觉得挺好的,云淡风轻的稍嫌拖沓,但是对于朝代的考证得功课做得真的挺好的。

  • 34 菱夏 2015-06-22 14:44:29

    每被小说挑起旧绪,便觉世事流年,转眼松柏为薪,别后经年,似是模糊。浮云落日,晚来天雪,人世间的忧乐回忆多是自我的美化与幻想罢,因这世间的许多事,是机缘假意还是自作多情必是早已无法探究,谁不愿斟一杯甜酒,催热久寂的心事,任是涕泗横流,忘却了沧海桑田,天涯永诀。  

  • 29 顽木匠 2015-10-30 15:38:20

    看到后面其实很生气,这些言官一个个蹬鼻子上脸也就罢了,公主也不过是肆意地用她所谓的爱情来伤害身边所有爱护她的人。皇后看的透彻,“你已经受了他们二十多年的奉养”,既然享受了特权带来的富贵,便不能免去它随之而来的责任。仁宗这皇帝的确贤明,却也窝囊。仰惧天变,俯畏人言,永远生存在朝堂和后宫的夹缝里。想爱却不敢爱,蹉跎岁月。欧阳修说的好,他们都是被这时代误伤。

  • 17 做人不能太虾 2012-12-22 11:10:41

    绝赞,无论是文笔思想情节,都超乎想象。如果说柔福帝姬中尚有几分自己的缘故,徽柔究竟做错了什么?徽柔难道是一开始就喜欢内臣,喜欢挑战公序良俗的吗?徽柔最初不过是想找一个如意郎君,可是却被定给了不识几个大字的傻兔子。怀吉可是说是公主最后的依赖,最后的知心人,众人指责公主不够做低伏小地侍奉公婆和丈夫,只和内臣的走得太近,可分明就是云泥之别玩不到一起啊,欣赏书画的能和掷色子的玩到一起吗?女博士终究和文盲走不到一起啊。怀吉本该是公主的影子,默默隐在公主身后,却动了情,仿佛仙人或僧人一样,一动情就只能万劫不复,可是怀吉没办法像前辈那样淡定,若都是圣人,就不是怀吉和徽柔的故事了。

  • 18 popo 2013-10-03 12:39:47

    我很惊讶这个故事在豆瓣给出了这么高的分数。让我觉得扣分的地方正好是书的特色,旁观者。作为非架空的历史小说,描写不够力透纸背,作为爱情故事,没有共鸣。故事想要贴近历史而又深深被历史束缚,那些梗,稍微读过几本宋史启蒙读物的读者都会觉得堆砌。描写哀伤,而不写对哀伤的哲思。所以我不喜欢。

  • 37 王这么 2012-12-03 18:56:10

    作者有考据癖。细节精彩。是言情,但可与《新宋》共读。YY得都很好看。

  • 23 想要嫁给皇甫卓 2017-04-24 08:40:05

    并不觉得公主是真的爱怀吉 而是把怀吉当成了在绝望中的唯一寄托与依靠 那是种依赖不是爱

  • 15 走走停停 2011-06-20 17:39:18

    最喜欢皇后,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除了不可抗力外都有点咎由自取的意味,不论是皇帝,秋和,张贵妃,公主还是各位忠臣佞臣的命运起伏,性格决定了,虽然皇后也不能算得幸福,但她真的是一株可以在任何环境临风不倒的大树,有一种神一样的气度和见解,以及武将出身的雷厉行事风格,相比其余众人,活得最为洒脱自如。下半本应该是着力于怀吉与公主的悲剧恋情了,可惜我全无同情伤心,觉得以公主的性格,她的快乐终结于下降是必然的,这种锋芒毕露的姿态,终会毁了她。喜欢作者展现的这幅北宋宫廷生活画卷,每个人颠簸起伏的命运和鲜明的性格,跃然纸上。

  • 29 落葉知秋可烹茶 2013-03-02 05:37:49

    这场悲剧原本可以避免,如果官家不那么严苛地追求当一个好人、好皇帝,如果官家给公主选一个文才过得去可与品诗作画赏月弄琴的驸马,如果宋朝公主不用那么守规矩。然后那都是假设,这是因为有这些不自在,才有了仁宗朝的光彩照人。然,还是希望那些男人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赵室官家、曹氏将门、博陵崔氏,很沉重的负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