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史》试读

导读

本书不同于其他俄国史论著的方面主要在于,这是一本由西方(美国)作者撰写的俄国史。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和研究俄国及其苏联时期的历史,虽然从某些方面讲对史实的描述待商榷,对某些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的评价也略有偏颇之处,但从另一方面讲,由于作者身在庐山之外,其观点相对客观。 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翻译、编辑过程,现在我们出版此书。作为出版者,有以下几点我们认为有必..

  1. 出版前言
  2. 中译本序言:美国教授笔下这部俄国史的优点和特点
  3. 中译本序言
  4. 中译本序言:美国教授笔下这部俄国史的缺点和弱点
  5. 中译本序言:我是怎样校译这部俄国史的
  6. 前 言
  7. 题 解

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1928~1941

1928~1929年,斯大林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就其重要性而言可以与1917年的两次革命相比。借助于许多党员对新经济政策的不满,斯大林把革命提到日程上来,向官僚主义和"阶级敌人"发动进攻,发动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和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实施重点是实行快速的工业化。这一变化,再加上从1928年到1931年的"文化革命",就是斯大林革命的全部内容了。 ...

  1. 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1928~1941
  2. 为什么还需要一次革命
  3. 加速工业化还是加速被粉碎:斯大林对工业界经理们的讲话
  4. 斯大林、右翼反对派、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体化
  5. 五年计划的成就和失败:1928~1941
  6. 强制劳动、公审、清洗和死亡
  7. 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想象与现实
  8. 民族政策和立宪政策
  9. 党和政府的变化
  10. 斯大林与列宁主义遗产

戈尔巴乔夫与苏联的解体:1985~1991

戈尔巴乔夫1931年生于斯塔夫罗波尔北高加索草原地带一个叫做普里沃列的小村庄。他的祖先主要是俄罗斯人,但他的母亲还是有一部分乌克兰血统。他的祖父母都是农民,祖父后来当上了集体农庄主席。祖父母都见证了1930年代,祖父还被遣送西伯利亚,祖母被关押了一年多。戈尔巴乔夫的父亲是拖拉机站的拖拉机手,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前线失踪。 作为一个独生子,戈尔巴乔夫..

  1. 戈尔巴乔夫:一位改革家的崛起
  2. 国内改革:第一阶段
  3. 开放、改革重建及民主化
  4. 民族主义危机
  5. 戈尔巴乔夫政治威信的下降
  6. 叶利钦抨击党的特权
  7. 经济危机
  8.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政策和冷战的结束
  9. 失败的政变及其后果
  10. 苏联的垮台:结论与分析

>俄国史

俄国史
作者: (美)莫斯(Moss,W.G.) 著
isbn: 7807001674
书名: 俄国史
页数: 533
译者: 张冰
定价: 65.00元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