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金融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之密切,远远超过了我们通常的认知。它创造并保卫我们的财富,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却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犹太人会被认为是世界上主宰金融世界的群体?金融是富人俱乐部吗?人类规避的手段有哪些?债券、基金、股票、期货,以及各类金融衍生品,这些看起来离我们有距离的金融产品,普通人应该怎么用呢?
这个看起来很复杂的金融世界,其实不用公式,不用长篇大论,没有背景,我们也可以知道它是什么,它怎么创造、升级和保卫我们的财富。
这本书从金融的起源讲起,通过我们生活中和历史上的各种案例,阐述了金融的意义和价值、普惠金融、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等与我们普通人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看透背后的财富运转逻辑,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获得更好的生活。
"
作者简介 · · · · · ·
陈志武,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与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曾获得默顿·米勒奖。领域为金融理论、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他评为“中国十大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系列纪录片《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化的发展影响巨大。著有“金融的逻辑”系列、“财富的逻辑”系列、《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等畅销书。
目录 · · · · · ·
部分 宗教与金融的相互竞争
第 1 章.金融缓慢发展的历史/003
远古借贷没有发展出金融市场/003
《圣经》禁止用钱赚钱/007
犹太人为何主宰金融世界?/011
· · · · · · (更多)
部分 宗教与金融的相互竞争
第 1 章.金融缓慢发展的历史/003
远古借贷没有发展出金融市场/003
《圣经》禁止用钱赚钱/007
犹太人为何主宰金融世界?/011
延伸阅读 人力资本——无形的增长要素/021
第 2 章.新教解放金融/023
宗教改革与金融解放/023
欧美新教国家为何比天主教国家强大?/027
延伸阅读 因信称义的“另类”重要性/033
第 3 章.宗教和福利国家的竞争/035
规避的各种体系:家族、宗教、金融与福利国家/035
教会帮人规避吗?/039
福利国家的兴起是利还是弊?/044
延伸阅读 “国家”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吗?/050
第 4 章.金融与家庭的互补/053
宗教和福利国家:此消彼长的竞争/053
“还是家靠得住”:南欧国家的经历/057
婚姻的未来:金融会改变一切吗?/061
延伸阅读 什么是平等?/067
第二部分 债券市场
第 5 章.国富与民富/073
国富与民富:证券市场为何起源于西方?/073
证券市场在西方的发展/078
“穷”还要减税?—财政赤字的逻辑/082
延伸阅读 垄断的经济学/087
第 6 章.从西方历史看国债/089
谁奠定了美国的金融地位?/089
英国、法国为何走出不同历史?/095
西班牙为什么总强大不起来?/099
延伸阅读 率的经济组织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106
第 7 章.金融视角下的中国历史/109
假如明朝有发达的国债市场/109
晚清国债的是与非/113
辛亥后新政权的资金从哪儿来?/118
延伸阅读 保路运动与清朝的灭亡/125
第 8 章.中国债券市场的今天/127
今天的债券市场如何?/127
如何评估债券的价值与?/131
债务期限结构:中国负债太多吗?/134
延伸阅读 活学活用收益率—估算教育的回报/141
第三部分 金融衍生品
第 9 章.金融衍生品是什么?/147
远期合约和期货是什么?/147
房价期货与大宗商品期货:期货命运为什么不同?/151
黄金期货与纸黄金/155
延伸阅读 金本位体系是怎么崩溃的?/161
第10章.套期保值降低企业?/163
期货与石油公司/163
股指期货/167
期货不可怕,杠杆才可怕/171
延伸阅读 为什么交易市场优于一对一交易?/176
第11章.期权是怎么回事?/179
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是什么?/179
《大空头》里的期权传奇/183
期权的价值在于高回报率吗?/187
延伸阅读 企业家的成功需要哪些条件?/193
第12章.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195
深陷金融衍生品:中航油的故事/195
国泰航空大裁员:是油价对冲惹的祸?/199
创业创新的金融基础:期权激发活力/204
延伸阅读 与期权有关的金融学名词解释/211
第四部分 基金市场
第13章.基金是什么?/215
公募基金是怎么回事?/215
基金的哲学/219
如何评价基金的业绩?/224
延伸阅读 投资者为什么会买基金?/230
第14章.如何选基金?/233
近业绩好,未来业绩就会好吗?/233
精英管理的基金更优吗?/238
集体决策型基金与个人决策型基金哪个更好?/242
延伸阅读 中国的引导基金/249
第15章.如何优组合各种基金?/251
主动还是被动:指数基金好吗?/251
基本面指数基金:聪明贝塔法为什么好?/255
私募与公募股权基金:差别在于流动性/260
延伸阅读 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理论/266
第16章.境外投资怎么做?/269
对冲基金业绩到底如何?/269
买房与投资境外房产基金哪个更好?/274
在外汇管制下如何合法地进行境外投资?/278
延伸阅读 对冲基金—金融圈中的“熊孩子”?/283
第五部分 股市监管
第17章.股市是什么?/287
股市的价值不只是融资/287
股市为何需要审计师?/291
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295
延伸阅读 委托代理问题与三种对策/302
第18章.股市怎么监管?/305
在股市中“搭便车”/305
为什么有证监会?/309
在股市中应该中立而不是站边/314
延伸阅读 市场假说与证监会的角色/320
第19章.股市需要媒体/323
媒体为什么也是股市的基础设施?/323
信息浑浊:劣币驱赶良币的土壤/328
今天的中国股市跟晚清股市有何异同?/332
延伸阅读 在股票市场中,谁来生产信息?/338
第20章.市场的力量/341
反向思维:为什么做空也可以是正能量?/341
“野蛮人”也是资本市场的朋友/345
亚洲公司股权模式的特色与成因/349
延伸阅读 如果市场被遏制会怎么样?——低工资法与底特律的衰败/355
第21章.股票分红和监管/357
监管层为什么强制上市公司分红?/357
明清时期的“强制性官利”是怎么回事?/361
上市公司少分红是趋势/366
延伸阅读 分红的理由/372
第六部分 金融市场、贫富差距与创业创新
第22章.金融市场是富人俱乐部?/377
金融不是富人俱乐部:小王的故事/377
创投基金是怎么来的?/380
纳斯达克使资本市场更扁平/385
延伸阅读 不只是创投——分层的纳斯达克/391
第23章.金融为什么具有普惠性?/393
银行是富人俱乐部:德国的故事/393
金融管制对草根阶层更好吗?/397
股票市场让老百姓有财产性收入/400
延伸阅读 中产阶级:橄榄的基干/405
第24章.中国未来为何更需要金融?/407
金融促进消费平等/407
保险金融为什么是扶贫之路?/411
金融产品为什么更具普惠性?/415
延伸阅读 中国的高储蓄率之谜/420
第25章.货币化是什么意思?/423
非货币化的社会到底会如何?/423
货币化是好东西吗?/426
也说曾国藩的故事/430
延伸阅读 借贷利息与古代贪腐/436
参考资料/43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正如我们以前谈到,远古哲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不是通过追求“利的市场交易来解决人类共同生存的问题,而是由“义”和“礼”规范人与人的关系、安排社会结构,然后,用这个社会秩序实现互通共享。就如孔子所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即君子立身行事应以道义为本,道义价值重于物质利益。而差不多同时期的摩西在写《申命记》时说:“借给你兄弟银钱、食物,或任何能生利之物,你不可取利。”因为在教会理念中,天下人都为兄弟姐妹无偿帮助才体现“义”和“礼”。所以,不管是儒家观点还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观点,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靠“义”来应对风险挑战,而不是靠“金钱”利益或金融市场 可是,基于什么来定义“义”和“礼”呢?儒家的回答是基于血缘和辈分、年龄、性别来定义,由此组建家族、巩固家族内部的风险交易体系,提升每个成员活下去的概率。基于“三纲五常”的家族非正式保险体系,对帮助中国人应对风险有过非常积极的贡献。比如,灾荒发生时,在儒家盛行的地域内发生农民起义的概率明显更低。 当然,宗教不是基于血缘,而是基于共同信仰、共同教义来建立“义”和“礼”的内涵。比如,基督教相信耶稣是上帝在人世间的代言人,借助他传达上帝的教旨,而《圣经》汇总了具体的教导,告诉你该如何行事,这些就是基督教的“义”和“礼”。教会不仅是这些共同信仰的布道者和教徒集聚地,而且是给教徒提供跨期互助,有福共享、有难共担的避险服务的具体载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规避的各种体系:家族、宗教、金融与福利国家/035 -
本章要点 1.早在5000年以前的古巴比伦,跨期借贷似乎就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到4000年以前,借贷合约已经进化到跟现代借货合约相当接近的程度,连当时的《汉漠拉比法典》都有规范借贷利率的具体细节 2.在中国,《周礼》规定的泉府的职责之一是对老百姓进行跨期放贷,界定什么情况下不收利息、什么情况下要收利息及利率如何确定,说明至少3000年前的周朝已经熟悉借贷。而《九章算术》中所包含的金融数学问题进 步证明,至少在2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很精通不同时间之间的价值转换、贴现值等现代金融理论问题。 3.虽然有证据表明借贷金融在数干年前就已出现,甚至已经相当发达,但是它后来没有进一步发展,一直到近代才重新发展起来。 4(申命记》写于公元前8世纪,摩西强调:放贷给兄弟不可以收利息,只有、放贷给外方人才可以收利息。这一原则深深地影响了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5。基督教认为,只有敌人才是“外方人”,其他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这就基本决定了基督徒不能从事有息放贷,使金融在基督教社会难以发展。这也影响了公元7世纪建立的伊斯兰教,因为《古兰经》也禁止有息放货。 6。犹太教对“外方人”的解读不同:只有犹太人才是兄弟姐妹,所有非犹太人都属于《申命记》里的“外方人”。因此,犹太人放贷给犹太人时不可收利息,但放贷给其他人时可以收利息。于是,在过去的近2000年里,只有犹太人能在欧洲和中东从事有息借贷的金融业务,而基督徒和穆斯林则不能 7。虽然犹太人オ占世界人口的0。4%,但是,从罗斯柴尔德家族到索罗斯、摩 根,从雷曼兄弟到高盛、美联储等等,世界金融行业到处是犹太人的身影。 我们从犹太教跟基督教对《申命记》的不同解读,也就是对有息放贷的不 同立场方面做了解释 8。随着基督教成为当初罗马帝国各地尤其是西欧的主导性宗教,基督教对有 息放贷的禁止和犹太教对有息放贷的认可,使犹太人成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 1 章.金融缓慢发展的历史/003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陈志武金融投资课"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投资与养老(修订版) 6.5
-
- 现代经济增长导论 9.2
-
- 会计学原理 9.3
-
- 证券分析师进阶指南 8.5
-
- 贾宁财务讲义 8.7
-
- 企业家的尊严 8.4
-
- 个人理财 8.4
-
- 经济学通识课100讲 8.4
-
- 估值逻辑 8.7
-
- 指数基金投资攻略 6.9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笔记20200104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介绍下陈老师,拍了下书页。这本金融投资课,有亮点,特别像是在学校上课一样。除了基本的章节内容以外,还有思考题、本章要点、延伸阅读。 如果想偷懒的话,就把本章要点,速度过一遍好啦,细致读的话,就要想想思考题,再看看延展阅读,再自己把里面提到的内容都找下背景资... (展开)
很好的金融普及类读物

看完这本书,我想二刷《追风者》了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书单2019 (Dao里个Dao)
- 罗七喜的图书 (罗七喜)
- 淡漠生活 (圆钉钉钉钉)
- T (dhc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陈志武金融投资课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螟与蝗 2020-08-27 16:08:47
三星半吧,内容真通识,真想投资是不能看这类读物的
13 有用 bin. 2019-04-23 21:44:44
本以为是国内经济学家的泛泛而谈,看过才发觉是深入浅出的金融通识课本,是以为课本,有历史有原理,也对照今天的问题并提出思考题,就像是回到大学时的金融课堂,遇到了好老师给了一把钥匙。感慨,高中看财经杂志做的《银广夏证券欺诈选题》,没想到是今天财新的两位主编做记者时挖掘的选题,这是我第一次因为好奇而认真去读的财经选题,也没想到这个选题被誉为国内证券市场媒体监督的第一篇深入报道。感慨。
0 有用 Peng 2023-08-07 19:10:18 上海
大白话讲述金融
0 有用 JAXxx 2021-11-19 10:46:34
与喜马拉雅《陈志武的金融课》框架基本一致,适合做广播泛听
2 有用 gigi 2023-12-26 18:31:21 广东
只能说,不是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