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具》的原文摘录

  • 人类在一堕落时就同时失去他们的天真状态和对于自然万物的统治权。但是这两宗损失就是在此生中也是能够得到某种部分的补救的:前者要靠宗教和信仰,后者则靠技术和科学。 (查看原文)
    nëdm 1赞 2020-04-16 16:48:10
    —— 引自第327页
  • 虽然我们的方法运用起来困难, 要说明它却很容易。 它主要致力于规定一系列确定的等级, 这时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恢复感官的原有地位, 而对紧接感官而起的心灵的作用却加以排斥, 并从感官的最初实际知觉为起点, 为心灵开拓一条崭新而确定的道路。 这一点无疑曾被那些强调逻辑的人所想到过: 他们强调逻辑表明他们试图为心灵寻求帮助, 表明他们不相信心灵的那种自然而自发的行动方式。 然而,在心灵由于日常生活的习性和交往 而塞满了各种腐败的学说和虚妄的想象之后, 在一切都已明显失落之后, 要再使用这一补救药方已显得太迟了。 既然逻辑术作为一种预防措施已来得过迟而无补于事, 它不但不能揭示真理, 反而会加强谬论。 现在我们唯一能希望和补救的, 就是使心灵的全部劳作从头开始。 培根:《新工具》序 (查看原文)
    白菜 2011-04-17 10:47:53
    —— 引自第1页
  • 出于特性, 人类的理解力 往往把事物中的秩序性和规则性 设想的比他实际看到的要多。 培根:《新工具》I,45 (查看原文)
    白菜 1回复 2011-04-17 10:56:34
    —— 引自第45页
  • 出于特性, 人类的理解力 往往把事物中的秩序性和规则性 设想的比他实际看到的要多。 培根:《新工具》I,45 (查看原文)
    白菜 2011-04-17 11:23:35
    —— 引自第45页
  • 人的气质有所不同, 有的适宜于哲学,有的适宜于科学。 这之间最大的,或许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有的人较善于积极地察见事物的相异之处, 有的人则较善于积极地察见事物的相似之处。 这是因为,沉稳而敏锐的气质能使思想集中, 并关注和紧盯在最精微的差异点上; 而高扬散远的气质则易于认别并比较最微妙最普通的相似点。 但二者都容易流于过度, 要么只抓住了差异的细末之处,要么只摸到似同的影子。 培根:《新工具》I,55 (查看原文)
    白菜 2赞 2011-04-17 11:32:42
    —— 引自第55页
  • "形式“不是别的,正是支配和构造简单性质的那些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规定性. (查看原文)
    RACELAR 2011-11-03 17:51:47
    —— 引自章节:形式
  • 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飞跃到最普遍的原理→对自然的冒测(anticipating nature ) 收集甚少而且大部分又是通常习见的事例→能径直触动理解力并填充想象力 (查看原文)
    Ms.Austen 2018-11-17 11:22:08
    —— 引自第12页
  • 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引出一些原理,经由逐步而无间断地上升,直至最后才达到最普通的原理→对自然的解释( interpreting nature ) 随时随地搜集到处散件的各种各样的事实→不能陡然地打动理解力 (查看原文)
    Ms.Austen 2018-11-17 11:22:08
    —— 引自第12页
  • 我们只管让人类恢复那种由神所遗赠、为其所固有的对自然的权利,并赋以一种权力;至于如何运用,自有健全的理性和真正的宗教来加以管理。 (查看原文)
    nëdm 3回复 2020-04-16 16:51:14
    —— 引自第115页
  • 但是如果有人力图面对宇宙来建立并扩张人类本身的权力和领域,那么这种野心(假如可以称作野心的话)无疑是比前两种较为健全和较为高贵。而说到人类要对万物建立自己的帝国,那就全靠方术和科学了。因为我们若不服从自然,我们就不能支配自然。 (查看原文)
    nëdm 2020-04-16 17:22:20
    —— 引自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