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Movies的创作者
· · · · · ·
-
Sidney Lumet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1924—2011),好莱坞殿堂级导演,逾60年创作生涯横跨舞台剧、电视、电影领域,其中共拍摄电影作品45部,处女作《十二怒汉》便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其他代表作有《东方快车谋杀案》《长夜漫漫路迢迢》《热天午后》《电视台风云》等,共获50余项奥斯卡提名。2005 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曾七次被美国导演工会(DGA)提名为最佳导演,并获得终身荣誉会员资格,及 DGA 最负盛名的奖项 D.W. 格里菲斯奖。1993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National Arts Club)颁发的终身成就奖。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运动影像博物馆、伦敦英国学院和巴黎的法国博物馆都曾为其举办过电影回顾展。
译者简介:
张文思,电影书籍译者,译有《生活本身:罗杰·伊伯特自传》《电影行话手册》《功夫熊猫艺术设定集》...
作者简介:
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1924—2011),好莱坞殿堂级导演,逾60年创作生涯横跨舞台剧、电视、电影领域,其中共拍摄电影作品45部,处女作《十二怒汉》便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其他代表作有《东方快车谋杀案》《长夜漫漫路迢迢》《热天午后》《电视台风云》等,共获50余项奥斯卡提名。2005 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曾七次被美国导演工会(DGA)提名为最佳导演,并获得终身荣誉会员资格,及 DGA 最负盛名的奖项 D.W. 格里菲斯奖。1993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National Arts Club)颁发的终身成就奖。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运动影像博物馆、伦敦英国学院和巴黎的法国博物馆都曾为其举办过电影回顾展。
译者简介:
张文思,电影书籍译者,译有《生活本身:罗杰·伊伯特自传》《电影行话手册》《功夫熊猫艺术设定集》等。曾任1907电影博物馆执行馆长,现为电影活动策划、对谈主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跟很多编剧的关系与此恰恰相反。在一起工作期间,我对他们的尊重会随着合作而不断增长,以至于我希望他们参与影片制作的方方面面。查耶夫斯基曾经也是《电视台风云》的制片人,他的才能令人钦佩。在那充满喜感的外表下是个真正有趣的家伙。他的玩世不恭某种程度上是他故作姿态,而他的性格中也有一种健康的“偏执”。他告诉我《电视台风云》之所以能拍出来是因为他提起了诉讼,而把它拍出来是解决官司的方法之一。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他确实热衷打官司。应对一些冲突时,他经常这样回答:“我能告人家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Ⅱ. 剧本:编剧是必需的吗 -
大多数编剧开始从事导演工作是为了保护自己作品的完整性。他们受尽那些压根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的导演的亵渎,一次又一次,最后他们只好自己拿起导筒自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Making Movie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导演》,在光影里,吕美特将自我欺骗理解为“信念“(belief)。

谁会是地球最后的导演?

【出版后记】导演大师课:那些亲自做过才知道的真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位获得世界级声誉的大师导演愿意将其几十年职业经验和盘托出,诚恳分享自己创作时究竟如何做决定,这十分罕见。幸运的是,西德尼·吕美特在这本向世人科普导演工作的书中慷慨道出了逾60年横跨舞台剧、电视与电影的行业经验,也难怪这本书一经问世,便跃居美亚影视类图书畅销... (展开)
一位电影大师的坦白局

导演的视角,电影诞生记

让导演亲口告诉你,电影如何从灵感到诞生

大陆,港台各大出版社为何遗忘了这本书?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22)9.0分 795人读过
-
五南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Vintage (1996)9.0分 86人读过
-
Knopf (1995)暂无评分 8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Making Movies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