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上卷叙述1870~1937年间中国企业的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
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
跌荡一百年(上)的创作者
· · · · · ·
-
吴晓波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激荡三十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荣获“和讯年度财经图书大奖”、中国图书评论协会“年度十大图书”等奖项。
目录 · · · · · ·
第一部 1870-1910:留着“辫子”的洋务运动
1870年:未死将生的时刻
【企业史人物】太保赫德
1875年: 买办救国
【企业史人物】买办世家
· · · · · · (更多)
第一部 1870-1910:留着“辫子”的洋务运动
1870年:未死将生的时刻
【企业史人物】太保赫德
1875年: 买办救国
【企业史人物】买办世家
1884年: 盛宣怀夺权
1894年:状元办厂
【企业史人物】一代“商父”
1900年:国变中的商人
【企业史人物】北方一周
1905年:立宪急先锋
第二部 1911-1927:惟一的“黄金年代”
1911年:在革命的炮火中
【企业史人物】百货四子
1915年:作为抵抗的商业
1919 广场背后的人
1924 工商决裂
1927 悲剧之月
【企业史人物】 菊生印书
第三部 1928~1937 国家主义的回归
1929 商人的抗争
1932 救亡的经济
【企业史人物】 费的眼睛
1935 大收编
【企业史人物】 嘉庚助学
1937 沉船与拯救
【企业史人物】南洋兄弟
致谢
人物索引
· · · · · · (收起)
"跌荡一百年(上)"试读 · · · · · ·
我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 ―― 瑞典诗人 托·特朗斯特罗莫 【一】 1979年9月的一天,法国学者玛丽·白吉尔坐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办公大楼里,等待一个重要官员的接见。白吉尔是着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曾参与了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的写作。她后来记录那次会见场面时写道,“这位官员从门外进来,后面跟着五六个随行人员,从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部《二十四史》读下来,有一个现象很耐人寻味:当一个中央集权强势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带来经济的高度繁荣,而在集权丧失的乱世,却往往是思想和文化的活跃期。中国思想史的三个高峰时间,分别是春秋战国——诞生了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最绚烂的书法、雕塑和诗歌艺术;我们正在讲述的民国初期——爆发了“五四运动”,出现了灿如星河的思想家、文学家。 民国初年是思想至为活跃和自由的时期,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段很像青春期的日子,明亮、躁动而充满无边的忧伤。各种思潮在中国交错激荡,新刊物、新思想层出不穷。当年跟吴樾抢着要去暗杀“五大臣”的陈独秀此时已是北大教授,他主编的《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举起“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面旗帜,号召打倒“孔家店”,猛烈抨击旧文化,提倡新文化。以胡适为代表的青年留洋学者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在国之青年中,他们很快成为新的思想领袖,当时正在长沙求学的毛泽东日后对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在饱受欺辱的黑暗年代里,这个古老东方国家的年轻人最终决心打碎老祖宗的一切坛坛罐罐。美国史学家威尔.杜兰——他与胡适同为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的门下弟子——在《世界文明史》中很精辟地论及:“今天中国人最强烈的感情是痛恨外国人,同样,今天中国最有力的的行动是崇拜外国人,中国知道西方不值得这样崇拜,但是中国人却被逼得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工业化或殖民化二者任由选择。”这种矛盾的国民情绪在“五四运动”中呈现得非常清晰。 “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当时便被人敏感地预测到了。就在学生运动爆发的那几天,大哲学家约翰.杜威正好在北京访问。他在写于6月1日的信中说:“我们正目睹一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6页 -
1918年11月7日,快要过60岁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三天之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留万言遗书说:“国性不存,国将不国。不知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梁济试图以死唤醒人们继续变革的决心。半年后的1919年5月4日,他的儿子梁漱溟所在的大学爆发了一场惊天的学生抗议活动,史称“五四运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跌荡一百年(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跌荡一百年(上)"的人也喜欢 · · · · · ·
跌荡一百年(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2 条 )
> 更多书评 82篇
论坛 · · · · · ·
质量下降了不少 写得越来越像教科书 | 来自梦蝶 | 8 回应 | 2020-03-06 20:07:46 |
为什么拒绝民间资本呢 | 来自无用 | 2019-10-12 15:45:23 | |
和高中学的历史书一样 | 来自水鸟飞翔 | 3 回应 | 2011-06-19 23:52:40 |
过去发生过的,现在、将来也一定会再次发生。 | 来自Jessie | 2010-11-16 14:13:53 | |
比较值得一看的中国经济史 | 来自七月流火 | 2010-10-21 18:25:27 |
> 浏览更多话题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子书 (Wennie)
- 《罗辑思维》第一季推荐书籍 (怪刺)
- 《新周刊》的书架(2007年~2009年)(2010.08.28) (絮佩维埃尔)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优酷 罗辑思维 2013(第一季) 介绍的书籍 (IV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20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跌荡一百年(上)的评论:
feed: rss 2.0
13 有用 十一月的雨 2014-06-17 10:14:20
从经济史的角度讲中国最跌宕起伏的这一百年,对于习惯了革命史观线索的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吴晓波提供了一种供人重新思考的角度,一些被有意无意忽略的线索,串起了看似毫无逻辑可循的历史碎片,让人意识到比政治口号更能推动历史进程的是经济问题。其中几篇“企业史人物”看得人唏嘘不已(例如“菊生印书”一节),在战乱年代还能坚守着独立与理想的人格,以一己之力死守一隅,深藏功与名。
4 有用 Samuel 2012-05-11 16:02:58
吴晓波这个系列的书都是很用心写的。关注商业的都应该看看。跌宕一百年。——2012.5.11
0 有用 然犀 2017-05-03 11:40:09
感慨唏嘘,一时多少风流人物
52 有用 舍篱 2015-10-18 19:09:28
感觉自己像个史盲,立刻拉出一张书单补习历史。书果然是越读越多。
4 有用 七心海棠 2015-12-03 16:24:44
介乎微观和宏观的中国近代史,另一个视角。看到沉船断江的时候我正走过国贸的灯火通明,热泪盈眶。
0 有用 大树的人生 2023-08-05 17:54:29 湖北
视角是独特的,但是作为历史还是一般!
0 有用 Whiterwater 2023-07-22 10:54:00 江苏
从商业视角看近代中国,商人的保守是天然形成的,他们既想变革又害怕变革,他们支持政治阶层,可政治阶层的武力又将他们控制了起来,最后销声匿迹。蒋的两个“金融高手”得到了军费,却失去了民心。
0 有用 Cherry 2023-07-14 16:59:29 意大利
昏招一个接一个的一百年
0 有用 豆友12634967 2023-07-13 15:48:56 陕西
@2019-07-02 10:24:15
0 有用 无复烟火 2023-05-14 16:12:31 江西
“在后来100年的中国经济中,国营资本大多循的是盛氏路径,而民营资本走的正是张謇道路”反映在公权力认知方面,看法可谓是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