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英国史专业学者刘为,以“有限政府为何起源于英国”为主题撰写的小书。从欧洲文明的边缘岛国,到现代国家秩序的楷模,中世纪的英国经历了什么?作者刘为告诉我们,有限政府起源于英国,从某种程度来讲是一场幸运的意外。彼时英国独特的军事际遇、政治体制与社会法权基础一起,共同促成了英国有限政府的诞生。本书将通俗的文笔与专业的分析完美结合在一起,上一页还在讲西班牙无敌舰队扬帆出海,下一页便转向对宪政与民主内在关联的分析。事件、制度、原理,作者从未忽视任何一个有助于主题阐释的面向,但是它们全都能够在一本小册子中得到最和谐的贯通。
作者简介 · · · · · ·
刘为,曾任教于浙江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曾任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客座研究员,现为美国长岛大学环球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为英国历史、比较政治学。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宪政编年
大宪章
议会的确立
宗教改革
绝对君主制的衰亡
多党制和内阁制
普选制
第二章 封建制的迟来和早退
采邑制
英国封建制的特色
第三章 绝对产权
活跃的土地市场
职业阶层的产生
女性继承权
第四章 普通法
陪审制
大宪章的普通法意义
司法至上主义
自然法的法哲学原则
结 语
附 录
推荐阅读资料
索 引
致 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起源完全不同。实际上,这两种民主的机制除了在决策上的多数决定原则以外,几无共同之处。如在希脂,执政官的选择不是通过选举而是通过抓阄的方式,人民并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非自由民、自由民非本地出生者、奴隶等无选举权),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是一种义务而非仅仅是权利,公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广泛干预,司法受民众情绪影响甚至控制,等等,这些与现代民主制都是格格不人的。简单地说,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者不是共生关系。在宪政存在的近一千年里,大部分时间民主是缺位的,而且除了美国这个例外,民主在18、19世纪几次革命性的爆发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或至少是消极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但有了宪法并不等于宪政。宪政有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表述就是:政府的一切作为都受制于昭示于世的法律,不得专断。因此宪政即“限政”——有限政府。……在历史上,宪政可以没有民主,甚至可以没有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分离,但民主却不能没有宪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引 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为什么是英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为什么是英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契约关系中建立的有限政府

为什么是英国-章节概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章 宪政编年 ·大宪章:1215年,约翰王被贵族们要求遵守《大宪章》,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限制王权的文件,它的一些内容成为英国宪政的基本原则 ·议会的确立: 最初的作用是为国王提供法律咨询,替国王传达行政指令,成员是大贵族和高级僧侣,根据国王需要临时不定期召开... (展开)> 更多书评 5篇
-
国家的恶再小也是大恶 在世界上存在过的法理体系中,只有英国法明白了当地宣称——法律的要旨不是惩恶扬善,而是确保公权力不能随心所欲地侵犯私权利,即合理地获得土豆的权利,因为个人的恶再大也是小恶,而国家的恶再小也是大恶。 组织起来的人类社会最大的弊病是权力的滥用,也就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施加过度影响,有时候是以此谋求自身利益,有时候甚至并不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要限制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当两个人面对...
2021-01-10 16:03:40 1人喜欢
国家的恶再小也是大恶
在世界上存在过的法理体系中,只有英国法明白了当地宣称——法律的要旨不是惩恶扬善,而是确保公权力不能随心所欲地侵犯私权利,即合理地获得土豆的权利,因为个人的恶再大也是小恶,而国家的恶再小也是大恶。
组织起来的人类社会最大的弊病是权力的滥用,也就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施加过度影响,有时候是以此谋求自身利益,有时候甚至并不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要限制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当两个人面对一堆土豆时,动手把土豆分成两堆的那一个人后取土豆;或者说不管有多少人分享这堆土豆,在分配过程中影响力越大的人,取得土豆的顺序越靠后。问题来了:当人数多到无法人人见证分配过程的时候怎么办?答案是设立一个第三方他不参与土豆的分配,或者他的利益不随土豆分配的结果而变动。
为了一种政治一宗教理念
这里我们看到,为了一种政治-宗教理念的延续,英国人可以不惜借一个外国人来当国王。到了1714年,为了彻底断绝天主教复辟的可能性,他们又借一个外国人来继承英国王位。玛丽女王和威廉分别于1694年和1702年去世,玛丽的新教徒妹妹安妮女王继位。她于1714年去世后,议会把英国王位交给了王室的远亲、德国的汉诺威亲王乔治,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他是新教徒。这次改朝换代也没有动用任何武力。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王位继承安排后面,议会的力量在不可抗拒地增长,而王室则渐渐从管理国家的日常事务中引退。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两件事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的出现。
封建制的迟来和早退
但是,封建制是这样一种有趣的制度—每一项权利都是把双刃剑。因为每一个贵族,除了顶端的国王和最下层的骑士,都既是领主又是陪臣,这意味着他每从上级那里赢得一项权利,
同时也就输给下级一项权利。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宪章》1217年的修订本,其中列举了某些限制王权的规定,同时也适用于高级贵族和下级陪臣之间的关系。所以,封建制度的衰落或加强,本质上不是外部力量(如资产阶级)对它打击的力度,而是由于彼时彼地封建等级内部利益取向的消长。
绝对产权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使王权有动机去削弱封建主对土地的控制,因为土地实际使用者对地产权越有信心,他就越愿意进行长期投资,国家就越能从土地权益中获得税收。英国正是欧洲国家中首先越过封建主直接向农民征税的。这在一方面挖了封建制的墙角;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个人绝对产权的形成。
普通法
在司法至上的原则下,法律的公正性首先不取决于成文法规的完备性(事实上成文法永远不可能包罗万象地穷尽人类行为的可能性),而是取决于司法实践中对于“正义”的常识性判断,也就是“人心中的正义”。
……
著名的布舍尔安判决的最后,陪审团发言人拒绝支付罚款,并据此向王室法庭提起了上诉。下面是王室法庭的判决词:陪审团必须独立地、无可争议地对案件的结果做出判定,法庭不得对其做出任何威胁。
回应 2021-01-10 16:03:40 -
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起源完全不同。实际上,这两种民主的机制除了在决策上的多数决定原则以外,几无共同之处。如在希脂,执政官的选择不是通过选举而是通过抓阄的方式,人民并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非自由民、自由民非本地出生者、奴隶等无选举权),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是一种义务而非仅仅是权利,公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广泛干预,司法受民众情绪影响甚至控制,等等,这些与现代民主制都是格格不人的。简单地说,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
2019-05-19 20:27:15 2人喜欢
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起源完全不同。实际上,这两种民主的机制除了在决策上的多数决定原则以外,几无共同之处。如在希脂,执政官的选择不是通过选举而是通过抓阄的方式,人民并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非自由民、自由民非本地出生者、奴隶等无选举权),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是一种义务而非仅仅是权利,公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广泛干预,司法受民众情绪影响甚至控制,等等,这些与现代民主制都是格格不人的。简单地说,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者不是共生关系。在宪政存在的近一千年里,大部分时间民主是缺位的,而且除了美国这个例外,民主在18、19世纪几次革命性的爆发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或至少是消极的。 引自第5页 回应 2019-05-19 20:27:15 -
按照梅特兰的说法:“英国法没有被罗马法吞并这件事有得有失。我们失去的是法律层面的。假如我们的律师多懂得一点罗马法一一特别是罗马土地法一一那我们的法律就不会像现在那样成为一座缺乏原则的迷宫;但我们得到的却是宪法和政治层面的:罗马法到处都导致专制主义,英国(如果实行罗马法的话)也不会例外。” 这听上去像个悖论:一个由中央集权造成,同时又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法律体系最终却走到了专制主义的对立面,成为保护个...
2020-05-05 22:50:38 1人喜欢
-
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起源完全不同。实际上,这两种民主的机制除了在决策上的多数决定原则以外,几无共同之处。如在希脂,执政官的选择不是通过选举而是通过抓阄的方式,人民并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非自由民、自由民非本地出生者、奴隶等无选举权),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是一种义务而非仅仅是权利,公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广泛干预,司法受民众情绪影响甚至控制,等等,这些与现代民主制都是格格不人的。简单地说,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
2019-05-19 20:27:15 2人喜欢
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起源完全不同。实际上,这两种民主的机制除了在决策上的多数决定原则以外,几无共同之处。如在希脂,执政官的选择不是通过选举而是通过抓阄的方式,人民并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非自由民、自由民非本地出生者、奴隶等无选举权),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是一种义务而非仅仅是权利,公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广泛干预,司法受民众情绪影响甚至控制,等等,这些与现代民主制都是格格不人的。简单地说,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者不是共生关系。在宪政存在的近一千年里,大部分时间民主是缺位的,而且除了美国这个例外,民主在18、19世纪几次革命性的爆发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或至少是消极的。 引自第5页 回应 2019-05-19 20:27:15 -
-
虚度即美好生活 (鹪鹩)
它们显示了像英国宪政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的重要体制,不但不是少数精英人物头脑风暴的产物,而且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构建的东西,不长久,太脆弱。只有自然成长的东西,才坚固。而自然成长,意味着接受偶然性。 我们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即代议制民主必是直接民主的推广形式。其实不然,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起源完全不同。 …… 在宪政存在的一千年里,大部分时间民主是缺位的,而且除了美国这个例外,...2021-09-01 10:43:59
它们显示了像英国宪政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的重要体制,不但不是少数精英人物头脑风暴的产物,而且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引自 引 言 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构建的东西,不长久,太脆弱。只有自然成长的东西,才坚固。而自然成长,意味着接受偶然性。
我们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即代议制民主必是直接民主的推广形式。其实不然,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起源完全不同。 …… 在宪政存在的一千年里,大部分时间民主是缺位的,而且除了美国这个例外,民主在18和19世纪几次革命性的爆发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或至少是消极的。 …… 在英国这个现代民主的发源地,民主制却是贵族制的延伸,直接民主事实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引自 引 言 作者认为,古希腊的民主有很多问题,18和19世纪民主缺位,20世纪民主成为噱头。而现代民主,发源于英国,承接贵族制,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不是构建的。
在英国式议会体制下,执政党作为多数党控制议会,甚至它的行政首长如首相和部长直接就占据议会议席,所以反对党一般无法阻止政府通过立法推行自己的行政理念。 引自 引 言 也就是说,英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英国的行政权和立法权并没有分离。
(分土豆,影响力最大的人,取土豆的顺序越靠后)……问题来了,当人数多到无法人人见证分配的过程的时候怎么办?答案是设立一个第三方,他不参与土豆的分配,或者他的利益不随土豆分配的结果而变动,而且他的地位一经确立便不能撤销或改变;他的任务不是裁决分配方案的正确与否,而是监督取土豆的顺序是否确定无误。 这就是消极的监督权对积极的管理权的驾驭,或曰司法至上。宪政的核心是司法至上。 引自 引 言 分土豆的逻辑我懂了,消极监督也明白了。可是如何推出司法至上,非专业出身,不太懂。
只有英国法明白了当的宣称——法律的要旨不是惩恶扬善,而是确保公权力不能随心所欲的侵犯私权利,即合理地获得土豆的权利,因为个人的恶,再大也是小恶;而国家的恶,再小也是大恶。 引自 引 言 英国人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传统深厚,不整善恶这些没用的,直指问题的核心,即公权力不能侵犯私权利。说到底,还是要过日子,善恶是非太虚了,过日子是实际的。我也要思考自己的实际的过日子的问题。
普通法以陪审团制度为核心,并把司法置于立法之上,这使得国家的政治权力无法直接干涉属于私人领域的事物。 引自 引 言 普通法,陪审团,核心是把司法放在立法的上面。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注意。司法置于立法之上,这个太达意了,也太有趣了。
回应 2021-09-01 10:43:59 -
国家的恶再小也是大恶 在世界上存在过的法理体系中,只有英国法明白了当地宣称——法律的要旨不是惩恶扬善,而是确保公权力不能随心所欲地侵犯私权利,即合理地获得土豆的权利,因为个人的恶再大也是小恶,而国家的恶再小也是大恶。 组织起来的人类社会最大的弊病是权力的滥用,也就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施加过度影响,有时候是以此谋求自身利益,有时候甚至并不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要限制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当两个人面对...
2021-01-10 16:03:40 1人喜欢
国家的恶再小也是大恶
在世界上存在过的法理体系中,只有英国法明白了当地宣称——法律的要旨不是惩恶扬善,而是确保公权力不能随心所欲地侵犯私权利,即合理地获得土豆的权利,因为个人的恶再大也是小恶,而国家的恶再小也是大恶。
组织起来的人类社会最大的弊病是权力的滥用,也就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施加过度影响,有时候是以此谋求自身利益,有时候甚至并不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要限制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当两个人面对一堆土豆时,动手把土豆分成两堆的那一个人后取土豆;或者说不管有多少人分享这堆土豆,在分配过程中影响力越大的人,取得土豆的顺序越靠后。问题来了:当人数多到无法人人见证分配过程的时候怎么办?答案是设立一个第三方他不参与土豆的分配,或者他的利益不随土豆分配的结果而变动。
为了一种政治一宗教理念
这里我们看到,为了一种政治-宗教理念的延续,英国人可以不惜借一个外国人来当国王。到了1714年,为了彻底断绝天主教复辟的可能性,他们又借一个外国人来继承英国王位。玛丽女王和威廉分别于1694年和1702年去世,玛丽的新教徒妹妹安妮女王继位。她于1714年去世后,议会把英国王位交给了王室的远亲、德国的汉诺威亲王乔治,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他是新教徒。这次改朝换代也没有动用任何武力。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王位继承安排后面,议会的力量在不可抗拒地增长,而王室则渐渐从管理国家的日常事务中引退。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两件事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的出现。
封建制的迟来和早退
但是,封建制是这样一种有趣的制度—每一项权利都是把双刃剑。因为每一个贵族,除了顶端的国王和最下层的骑士,都既是领主又是陪臣,这意味着他每从上级那里赢得一项权利,
同时也就输给下级一项权利。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宪章》1217年的修订本,其中列举了某些限制王权的规定,同时也适用于高级贵族和下级陪臣之间的关系。所以,封建制度的衰落或加强,本质上不是外部力量(如资产阶级)对它打击的力度,而是由于彼时彼地封建等级内部利益取向的消长。
绝对产权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使王权有动机去削弱封建主对土地的控制,因为土地实际使用者对地产权越有信心,他就越愿意进行长期投资,国家就越能从土地权益中获得税收。英国正是欧洲国家中首先越过封建主直接向农民征税的。这在一方面挖了封建制的墙角;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个人绝对产权的形成。
普通法
在司法至上的原则下,法律的公正性首先不取决于成文法规的完备性(事实上成文法永远不可能包罗万象地穷尽人类行为的可能性),而是取决于司法实践中对于“正义”的常识性判断,也就是“人心中的正义”。
……
著名的布舍尔安判决的最后,陪审团发言人拒绝支付罚款,并据此向王室法庭提起了上诉。下面是王室法庭的判决词:陪审团必须独立地、无可争议地对案件的结果做出判定,法庭不得对其做出任何威胁。
回应 2021-01-10 16:03:40
1 有用 文峰 2020-08-10 11:05:43
张玉环案件之后,读到此书,更有一番滋味。
3 有用 Blade King 2019-07-02 09:27:29
英国中世纪的“光明叙事”,绝对产权与习惯法两个支柱没问题,但还是过于积极了,也有些硬伤
2 有用 久道 2019-06-10 13:18:55
有一些硬伤和偏见。总体是比较好的对普通法和英国史普及读物。
1 有用 鲁智深 2020-02-18 20:03:34
独特幸运的英国,引领世界进入现代。普通法部分讲的极好。
1 有用 頤眞 2019-11-28 16:40:03
为什么是“西方”,哦不..说错了,为什么是英国,而不是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德奥或者中国😄😄
0 有用 Chuvivi 2022-06-30 00:27:08
不够悟,还得二刷。
0 有用 宇文飞升 2022-06-23 16:08:18
绝对产权与普通法
0 有用 圆号 2022-06-03 19:08:18
引人入胜
0 有用 叮当想旅行 2022-06-03 12:35:49
购于学而优书店。是比较清晰的核理,但限于篇幅,大概实际上也很难用几句话说明白,从论据到结论,经常感觉说明不够充分,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不是很有说服力。
0 有用 宇宙大将军 2022-04-28 15:31:36
不深,但简洁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