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者的抉择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辄馨 2009-12-23 11:20:29

    慕容博老先生or萧远山老先生

  • 4 韧勉 2011-12-14 17:35:07

    结论和引言略显重复,其余的如何分析史料、扒疏史料、如何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研究历史学、民族学,此书都有扛鼎之功,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

  • 4 㺯春公子 2012-05-04 00:09:22

    本书区分了蒙古草原的匈奴、甘青高原河谷的西羌、东北森林草原的鲜卑与乌桓基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各自特有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族群认同,并进而通过分析历史中它们与汉王朝对抗与依存间采取的不同抉择,展现了三种华夏边缘参与重构“炎黄子孙”大民族概念的特殊形态;汉以后的历史进程写得过于简单笼统;校正了一些因汉族本位观念造成的,对游牧民族生存状态的浪漫误解

  • 2 小波福娃 2017-02-24 18:00:43

    啊王明珂的书可以看到一个学者是怎么一点点变成熟、越写越好的

  • 1 叙拉古之惑 2012-08-06 20:41:01

    对游牧社会的经济研究很有启发性

  • 1 您老朋友王狗熊 2014-04-22 10:48:48

    有种圣经的赶脚呢!

  • 0 南萧亭 2012-08-24 12:31:01

    内容有启发,但毕竟田野的时间短了些,行文也不算精炼。想要在读过他十年羌乡田野之后的《羌在汉藏之间》一书后再做综合评价。

  • 0 蜜三刀 2012-11-22 18:10:05

    草原游牧民族的劫掠,在春秋战国之际促成华夏民族意识的觉醒,最终导致秦汉帝国的建立。秦汉长城将农耕区与游牧区一分为二,蒙古草原的游牧部落为了对抗中原国家,联合为匈奴国家。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却不得不以牺牲游牧生活的分散性、机动性为代价,从而往往招致惨败。最终匈奴国家与汉帝国同时瓦解。

  • 2 FainT 2015-11-28 20:20:26

    作者对西羌、蒙古高原、兴安岭三种不同游牧人员的考察很有意思,但是草原帝国和中原政权的同步关系就比较牵强了,南北默念,突厥汗以儿臣视北周北齐,东突厥汗国和唐末割据群雄的关系,契丹和五代割据政权的关系,都是作者所述的反例,但视而不见了。不过西羌高谷地大小酋豪不相统的情况,倒可以和近代凉山彝族比照来看 K280.034/1161 徐汇 浦分

  • 0 淨壇使者作冊貓 2015-10-24 21:54:48

    华夏边缘前半本的增强版。套用作者的理论,作者的现实关怀及其台海关系背景,亦为一“表征”;相应之“本相”,便是陆上资源空间已有明确“边界”的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只能企图向海洋争取资源空间,形成一新的模糊“边缘”。

  • 0 青(求己) 2011-12-12 16:27:12

    比不上《华夏边缘》这本书~

  • 2 YongtoriBodon 2016-09-18 19:21:12

    边界、移动、抉择。作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跳出了传统史学研究面对边疆民族所采用的狭隘视角,具体分析了面对汉帝国的草原游牧的匈奴、高原河谷游牧的西羌以及森林草原游牧的乌桓和鲜卑,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总而言之,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们对北亚游牧人群与汉帝国互动的历史可有一种新理解。这并非一个孰胜孰负的历史,也并非一个龙与狼争的历史。而是,被隔绝于华夏资源边界外人群集结为种种政治群体,以分享、竞争本地资源,或尝试突破华夏资源边界。”

  • 0 纪恩同学 2010-12-05 15:57:00

    看得压力很大。

  • 0 2014-05-14 07:54:34

    : K280.034/1161

  • 2 星际有机分子 2017-09-02 07:41:09

    昨天才看到这名字,说是混社会忽然感觉没意思,折节读书,funny;大开眼界!!7.28。 9.1读完

  • 1 千叶ゃ 2016-02-08 14:59:15

    纯人类学资料无聊得很,和历史结合起来立刻变得有意思了。

  • 0 海马 2013-07-14 02:43:10

    草原人类学

  • 0 小护士毒舌猫-虞兮虞兮奈若何 2012-07-15 21:27:52

    很有启发性。可以用资源环境边界选择概括。结语尤佳。

  • 1 微葉 2017-10-17 21:54:25

    2015年秋中国古代文明课程。被启迪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感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