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北京大学生家树到天桥游乐,认识卖艺为生的关寿峰,寿峰女秀姑更暗恋家树。其后家树偶遇唱大鼓的少女凤喜,相互爱慕,树更助喜摆脱卖唱生涯,供她读书。家树虽得富家女何丽娜垂青,亦专情如一。其后,凤喜三叔贪图富贵,使喜亲近刘大帅,刘更迫喜作妾,喜不知如何是好。刘大帅以杀家树威迫凤喜作妾,喜含泪应允。其后树与喜重聚,二人余情未了,一次私会后,事情为大帅知悉,喜被拷打成疯。寿峰与秀姑冒险助树救出垂危的喜,更把大帅杀死,可惜寿锋亦中枪而亡,临终将秀姑托付家树照顾。
啼笑因缘的创作者
· · · · · ·
-
张恨水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恨水(1895~1967)现代作家。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从小喜读中外文学作品。少年时代主要在江西读私塾。 16岁回潜山自学。后考入蒙藏垦殖学校,因学校解散而返乡。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
张恨水(1895~1967)现代作家。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从小喜读中外文学作品。少年时代主要在江西读私塾。 16岁回潜山自学。后考入蒙藏垦殖学校,因学校解散而返乡。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 1949年初发表他的回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写作生涯口亿》。此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所写长篇小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等发表于香港、上海等地的报刊上。 张恨水的小说取材广阔,新闻性强,追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动有味,注重语言的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茅盾说:“在近三十年来,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关于〈吕梁英雄传〉》,《中华论丛》第2卷第1期,1946年9月1日)张恨水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余部。他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九・一八”事变后所写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鼓励民气”(《弯弓集・序》)。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此外,长篇小说《落霞孤鹜》、《银汉双星》、《满江红》、《夜深沉》、《蜀道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头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魍魉世界》等都是有影响的作品。还著有古典文学论集《水浒人物论赞》、散文集《山窗小品》,以及大量杂文和诗词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会子,厨子送了一碟冷荤,一碗汤,一碗木樨饭来。这木樨饭就是蛋炒饭,因为鸡蛋在返利想小朵的桂花一样,所以叫做木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回 颠倒神思书中藏倩影 缠绵情话林外步朝夕 -
只听见院子里有人叫道:“密斯沈在家吗?”凤喜向玻璃窗外看时,只见她的同学双壁仁,站在槐树荫下。她穿着一件水红绸敞领对襟短衣,翻领外套着一条宝蓝色长领带,光着一大截胳膊,和一片白胸脯在外面;下面系着宝蓝裙子,只有一尺长,由上至下,露着整条套着白丝袜的圆腿;手上却挽着一顶细梗草帽 …… 凤喜笑道:是你那人儿嘛吗?双壁仁笑着咬了下唇,点了点头。凤喜道:不要紧,也可以请到屋里坐坐呀!双壁仁道:“我们约了去后海划船,就不在你这儿打扰了。” …… 送出大门,果然一个西装少年,正在门口徘徊,见了凤喜,笑着点了一个头,就和双壁仁并肩而去。双壁仁本来只有十七八岁,这西装少年,也不过二十边,正是一对儿。她心里不由得想着,郎才女貌,好一个黄金时代啊!论起樊大爷来,不见得不如这少年,只是双女士是位小姐,我是个卖艺的,这却差远了。然而由此可知樊大爷更是待我不错。望着他二人的后影,却呆呆站住。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啼笑因缘"的人也喜欢 · · · · · ·
啼笑因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2 条 )


张恨水是怎么写出《啼笑因缘》的?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啼笑因缘》期中总结
论坛 · · · · · ·
第一次为豆瓣添加条目 | 来自到处乱走 | 2008-12-13 23:49:2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7 )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4)7.3分 2863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7.7分 1058人读过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3)7.6分 1091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8)7.4分 84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友会藏书辑录 [中][1] (文泽尔)
- 佟读一本书之2011下 (到里斯本看海)
- 捡白菜 2011-3 (乱看书)
- 已购 中国文学 (盲眼的圣僧)
- 二十世紀華文小説一百強 (鱈魚吃了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啼笑因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贤敲棋子落灯花 2020-07-13 12:11:30
小说本身对人物的描写比不上同时期的张爱玲,有些浮于表面,但很喜欢这样的章回体小说,有一种民国时期特有的雅致。三个女子中,到底是何丽娜与樊家树最为门当户对,看续集时还怕作者要为凤喜翻盘。对于凤喜,只有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从一开始对家树便是索取,这样的两人即使最后走到一起怕也不会幸福。秀姑格局大,令人敬佩,没有走十三妹的老路,也是对的。
0 有用 鹤林 2024-07-21 00:14:58 河南
堪称一百年前中国最畅销的小说了。前面写的都很好,人物心理细节刻画极精彩,只是最后结局太俗,把一部深刻的《包法利夫人》写成了生硬的《理想之良人》。
0 有用 [已注销] 2013-01-08 10:15:38
风靡一时,自然是难得佳作。写风花雪月,却总有江湖豪气。
3 有用 札歇 2020-12-01 23:26:23
我一直在想凤喜走错在哪一步,首先家庭出身(母亲叔叔的)影响个人境界,其次她在走进刘将军家前是有挣扎的并且试图一刀两断,对方却软的不行来硬的。关寿峰的试图挽救和秀姑的潜入摸底时,她享受并安于金钱浇灌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还是喜欢关家父女果决理性直爽的风格。然而失忆的桥段(阿巴阿巴)真不愧是言情小说的鼻祖嗷。
0 有用 妙哉斲轮手 2024-09-01 11:20:38 广东
极力模仿儿女英雄传,人物和剧情的构建却左支右绌,很是潦草贫乏。一男三女,沈凤喜在爱情和钱财之间不明不白,关秀姑在爱情和侠义之间不清不楚,何丽娜更是被作者强行按着头,一味地喜欢着樊家树,却喜欢得有点莫名其妙、浑浑噩噩。总之这是典型的人物随着剧情转动的小说,预设好的剧情限定了人物性情的发展,人物不出彩,剧情也毫无可取之处,不知为何当年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