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风格的书评 (30)
自由不分国家和年代。
“不要努力工作,不要买房子,租一间陋室,享受人生吧。” 在这样一个到处都充斥着鸡汤的年代中,又一句极具代表性质的鸡汤术语,也因为这句貌似鸡汤的话术差点让我错过了这么精彩的一本书。 我没有去过日本,身边也没有日本的朋友,对日本唯一的了解来自于日剧。印象中的日本...
(展开)
住在什么样的屋子里,我们才会快乐
朋友去年换工作,去了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从此,她心中那股买房置业的小火苗便熊熊燃烧起来,顺带还点燃了我。于是,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俩便常常对着五花八门的户型图指点江山,还煞有介事地商量房屋地段和装修事宜。 奈何本人生来没什么定性,爱好又广,毕业四年来,只断断续...
(展开)
# 东京风格/浏阳生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实习十五天唯一看完的一本书,还是一本图集,真的是惭愧。是半年前在鸡瘟的公众号上看见的书。 100位屋主,100个灵魂。极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为了实现在某些方面的极繁。空间很小,但方便够用,房子内充填的物品是极具个性的内在世界的反射,混沌中有一种秩序之美。生活方式迥... (展开)《东京风格》的装修灵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日本真的很喜欢熊猫呀~ 分享忍不住保存下来,在有机会装修的时候跃跃欲试的一点灵感记录。 深深赞同人其实不需要过大的居住空间,只用将有限的空间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填满,用心的,有巧思的,趣味的,个人的。 还是会惊讶于92年的东京,人们已经是这样的生活状态,那一年我刚出... (展开)小论《东京风格》 与 日本噪音摇滚
(一)很棒的一本摄影集 《东京风格》精彩的地方在于,在人物不在场的情况下,它展现了人的居住空间及空间内的物件,带出个体的精神风貌。这不是新奇的招数,现代人在博物馆看古人的锅碗瓢盆即是如此。但是比起挖别人的坟撇干净泥土然后拼凑起旧时的生活,在别人家里,一边和别...
(展开)
坐则半席,卧则一席 | Tokyo Styl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还存有念想,什么才是东京风格?大抵是小春日和,惬意十足的和风。但是打开这本书才意识到为什么日本人要断离舍,为什么要开始收纳。书中拍摄了90年,东京大大小小200多个普通人家的居住空间,就是窄小。钢筋水泥的mansion,陈旧的日式木屋,一个个5cm-20cm的... (展开)活出兴趣生活样,而不是华丽杂志样
经济泡沫前的日本,从物质到精神都是富有的。 这种富有高度,就算是失去二十年,三十年,也是现在我们企及不到的高度。 打开本书,最先吸引我的不是标题,不是文字,而是一张张图片。 图片的色彩,图片的内容,如果不是刻意拍一些有时代感的家具,如果不是留意到书桌墙上的挂历...
(展开)
10平米的陋室里,藏着精彩的精神宇宙
上世纪九十年代东京风情画。出租房里满屋子的欲望和理想,现实与挣扎,走出去和缩回来。令我惊讶的是,这一百多个家里,除了吃喝拉撒的必需品(以及由此而生的现代生活垃圾),竟有那么多的书籍,音乐和酒。我相信这不是作者刻意选题的结果,而是对当时那些人精神生活的还原。1...
(展开)
让爱好填满你的小家,是我理解的最明显的Tokyo Styl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非常对味的一本摄影集。 两个小时翻完,但却打算再花十倍的时间给这位另类摄影师兼做书编辑兼艺术家。 在这本书里,家不再是家居杂志上的极简侘寂或富丽堂皇或敞阔奢侈,而是一个个十几平米甚至多是几平米的混乱蜗居——物品多到到爬到屋顶墙上,地面更是无处下脚,混乱到从不... (展开)谁能拒绝参观别人的房子呢!
这本书在1990年代出版,选取了各种职业的人各种人的房子,他们的房子人多都很小,5平方米、10平方米的都不少。有的会整理得很干净,有的则比较脏乱,可以看到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很多房子的风格我都很喜欢!复古、慵懒、整洁! 而且看着几十年前的房子,会想现在他们会在哪里生...
(展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cunc-du9lqMek_94jQdtQ
如果要给它贴一个标签,我觉得会是:纪实、摄影、写真图文集;它带我们参观了生活在东京这个大都市将近100位普通人的家,看见现实感,而不是一种名为“和风”的商品。这是一本纯粹的纪实类作品,笔者没有过多的着墨去表达个人的看法,只有干净的描述,每一位读到它的读者的评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