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的笔记(11)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相信未来

    (1)刷新对儿童的新的认知,其实许多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都没有理解集合的“多少”或基数的意义之前,就被教授这些内容。而教师在一年级所教授的基本加法和位值的概念,也仅仅是“告诉”。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向儿童提供学习环境,在儿童达到一种良好的准备状态时,激发他们自己进行所需求的学习。所以这对教师教学前所要准备的教学材料、提问的技巧有了更高的要求。 (2)计数是首先教给幼儿的数观念之一,但对他们来说,仅...   (1回应)

    2020-02-02 23:00:32   1人喜欢

  • 相信未来

    今天仔细阅读了第一章了,了解了各种理论的发展,从一开始认为智慧的发展是取决于身体和神经组织的发育和成熟,并且它是自然地展现和发展的;再到儿童在教学的指导下是可以提高学习和改善自己的能力;再发展发现环境对智商起作用便产生了以桑代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刺激反应系列;在此背景下,人们发现人脑的机能是不断成熟的,大约在11到13岁就可以达到成人的脑电波,即相当于皮亚杰的形式运算。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他更关心...

    2020-01-29 23:59:28   1人喜欢

  • 相信未来

    关于时间不得不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之苦恼过的老师应该不少吧!现在尤其记得教学第一年,选择的一堂公开课《认识钟表》可算是见识到了,我们自以为创设了合理的情境,也好像有了充分的操作活动,但孩子来说,并非真正的明白!那时还纳闷呢,怎么如此难?现在想来便是孩子没有达到理解时间的三个条件:等时性和同步性,还有将时间间隔或绵延分成能够重复测定的时间单位。而学习认钟计时的活动集中活动通常在三年级...

    2020-02-06 23:45:58

  • 相信未来

    皮亚杰认为整体的守恒性是运算性再分的根本条件。分数的教学:主张要让儿童形成必要的运算,而不是告诉他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怎样划分,那种“告诉”的讲授方法,是否产生理解,乃是不能保证的。那么这也就是侧重教师在备课时重点设计让孩子探究如何分。 分数的特点是分成的每一部分必须具有同样的量或彼此相等,皮亚杰总结出,儿童必须掌握分数的七个条件,才能具有运算性的理解:1.没有一个可以分割的整体,就不可能...

    2020-02-05 22:10:46

  • 相信未来

    (1)第十章皮亚杰认为加法运算的构造和乘法运算的构造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主张通过集合的交或者分割来理解乘法或者除法的意义。他认为乘法和除法被视为逆运算。 (2)关于除法意义 :例如:教6除以2=这样的方程时教师不应该把他说成6被2除或用2去除6,这样的表达儿童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有两方法表述:等分除法—6被分到2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多少?(除数表示集合的个数)。第二种包含除法:6可以被分成多少个含有2个元素的集合?(...

    2020-02-04 21:42:13

  • 相信未来

    (1)皮亚杰认为记忆分为三种水平,第一种初级水平是一种再认(例如:婴儿认出他的母亲)大概在一到三岁时出现;第二和第三种水平一般被认为是“回忆”能力;第二级水平的记忆是重建型记忆;年龄四至七岁;建立在感觉印象或知觉材料基础上的“模仿”。第三级水平的记忆或认识(真正的理解)。基于上述,为了让儿童记住数学概念,教师必须寻找另一种不同于“显示或讲述”的教学方法。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教授孩子3+5,孩子马上...

    2020-02-03 20:59:45

  • 相信未来

    (1)在儿童思维有一种理解次序的数学结构所必需的心理结构,称之为序列化结构。从排列木棒的实验中发现:四岁半的孩子处于阶段1的孩子是不能对序列加以理解的;阶段2的儿童则能够顺次排列整个序列,但仍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为什么会失败?并不是儿童的视知觉引起,他们是可以判断木棒的差别,但是他们做不到在确定这跟木棒比前一根长的同时,确定比下一根短。而阶段3的儿童则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要在序列化或次序化...

    2020-02-01 22:50:25

  • 相信未来

    (1)皮亚杰指出:儿童可能正确地完成一种活动,如做加法或乘法,但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其中的过程。现在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时候儿童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工作? (2)会做和理解不是一回事。例如孩子虽然会做24乘13,仅仅是凭乘法口诀,如何相加、以及把数字放在什么位置的回忆或记忆而得到正确答案,而并不是理解其中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描述来看,儿童完成“会做“与“理解”达到同步有将近六年的时间延缓(...

    2020-01-31 23:30:14

  • 相信未来

    分享几个观点和想法:1.皮亚杰的观点认为教育中的根本问题在于教师对教学比对儿童更感兴趣,他们更注意和培训集中在方法和课程上,而不是儿童心理学。我想并非是说方法和课程不重要,而是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的发展阶段,来制定适合孩子的课程。2.儿童的早期教育都比较注重儿童本身的探索的实践活动,例如蒙台梭利的方法;但是皮亚杰则提出应该让孩子接触原始的材料;再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操作,才能够获得经过操作的材料之中的智慧...

    2020-01-30 22:11:30

  • 相信未来

    今天认真的阅读了前言部分,了解了这本书是并不是从教师怎样教,而是从儿童怎样学的角度来阐述儿童逐步把握数学概念的过程。对于皮亚杰的理论,大学的时候有认真的学过,但是说实话,现在基本上还给老师了,重新学习了解,由于比较缺乏,所以所以一些理论的学习并不是很懂,很惭愧!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实践,更需要理论的支撑;那么今天初步了解了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特别是谈到两种经验,即感知经验和逻辑—数...

    2020-01-29 00:07:32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