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暗的火 短评

热门 最新
  • 48 AL288-1 2020-01-26 22:38:40

    作家有两种。一种像谢德般才华横溢,他们的作品结合现实探讨未知,为读者带来新的思考。谢德们是太阳,是美和创造力的源泉。另一种像金波特——生来平庸却自视甚高。金波特们沉浸在自我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他们创作力寥寥,只能窃取前者的残羹剩饭度日——这种作者是微暗的火,是《孑然一身的君主》。 读者也有两种。一种极具创造力,他们文学知识渊博,想象力绝顶,记忆力超强,是头等诗人和福尔摩斯——这类是纳博科夫理想的读者。另一种读者为绝大多数的平凡之人——平凡中诞生理想。

  • 21 奇异矩阵 2019-08-04 17:28:37

    2019#12 7.25-8.4 我呆了…原来小说还能这么写… 一位才华横溢的老诗人,一名被害妄想症的学者 一首洋洋洒洒的自传体长诗,一部末代国王的流亡传奇 荒诞的故事,真伪交织的迷宫。 纳博科夫vol 2。已折服于他玩弄文字的能力

  • 33 小手冰冰凉 2019-09-28 11:53:57

    叹为观止。(想想挺打击人的,你自以为前无古人的小说形式其实纳博科夫早就玩过了

  • 10 嘹亮的小号 2019-09-15 23:27:55

    金波特(我们自己)是写 微暗的火 极度自恋的评注人! 谢德是 永远仰望崇拜的亲密好友(我们自己认为),我们希望可以成为他一生中伟大成就的一部分!

  • 8 鱼小小 2019-10-05 17:03:07

    披着后现代主义写作的外壳,借着翻译诗歌一事,写的全都是自我生活的烙印,浓浓的纳博科夫味,读了几本纳博科夫的作品便能谙熟于心——虚构了赞巴拉王国的历史(俄国没落史),纳博科夫贯穿全文、以第三人视角叙述弗朗西斯·谢德生平纪事,实则全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帝国没落、贵族流亡海外、嘲讽弗洛伊德心理学、在大学校园里任教,这些暗号是纳博科夫生活的标志;诗歌注释的形式也符合作者最喜欢拿小卡片写下脑内的片段,最后串联成一部作品;作者对文学迷恋并誉之为奇迹的态度,也在文中有所提及,“一些文字符号结合到一块就容纳得了不朽的意向”,是纳博科夫典型的文本精读派作风。文末”我也许会在另一个校园里……异性恋的俄国佬,一名流亡作家“是纳博科夫自我嘲讽的真实身份。整部作品有惊喜,但没有意外。

  • 11 平林 2019-08-07 02:02:11

    3.5星。胜在描写,构思方面,叙述有两处不错,精彩处也还是描写,一是国王逃离的过程,一是追忆皇后那一部分。至于其中的一些,看的人不耐烦,啰嗦,语言无味,无关紧要,很可以跳过不看。纳博科夫出彩的部分也就是描写了,叙述有时候很糟糕。再有译文社新出的这套精选集建议不要买,太垃圾的排版,密密麻麻,字体又那么小,不要被好看的封面骗了。

  • 5 HHHoliday 2020-06-10 23:21:51

    《微暗的火》书名取自莎士比亚悲剧《雅典的泰门》,其创作灵感或来自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过程中,或来自蒲柏的讽刺长诗《群愚史诗》。 阅读过程一点都不轻松,中间顿了个三五天,而且还专挑心情平和的时候看,否则根本没法专注。纳老师说:“文学应该给拿来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这部作品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纳老师不愧是纳老师,掉书袋、文字游戏说来就来。他最爱的蝴蝶贯穿文本始终,最不喜欢的弗洛伊德也再一次遍体鳞伤。阅读这本书需要作者与读者的通力合作,一起解开疑难的棋局。纳老师本人写作和文中的谢德一样,零零碎碎写在卡片上,不按顺序,不讲规律,用词晦涩难懂(读英文原文就能体会到),这些或许也是本书不好读的原因。但纳老师真的太可爱了,要不是我喜欢他,我才不会坚持读完呢!

  • 2 信然 2019-09-01 04:47:23

    「我那慘遭殺害的連雀的身影 \ 兇手是窗玻璃那片虛假的碧空。」——複雜的具有實驗性的文本,三星給內容本身,一星給裝幀,一星給譯者(真心不好翻譯的一本書)。

  • 3 Momordica 2020-07-30 11:42:26

    我不再读纳博科夫了,迷宫很好玩,但我走着走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三星给长诗。人人都是金波特,在他人的作品里陶醉于自己的故事。

  • 4 洛伦兹不变换 2020-03-15 15:09:06

    202017:从文本上来说,这确实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创作实验,它套用评注的外壳,串联了诗歌、小说、评论、注释,挑战了认为小说创作的形式已经穷尽的业内说法。在内容上,这是一个令人厌恶的臆想者所做出的一次行为艺术,我们的国王金波特自恋而且执拗,困顿在自己平庸无趣的假想世界中,从而捏造故事、曲解事实——尽管在他自己看来,这一切可能都是真实的。通过这样的一部作品,纳博科夫无疑炫耀了自己的创作技巧,展示出了高超的掌控力,但为了达成这种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做出了牺牲,散乱的叙事和絮叨的题外话是最直接的后果。

  • 2 Sachiyo 2020-05-07 22:34:39

    这本书完美的解释了什么叫“强行解释”什么叫“你想多了”。纳博科夫这部小说确实很奇特,每部分单看时完全联系不上,但是强行解释后却又能说通。国王为啥非要强行解释诗人的作品,感觉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存在感,然后又不甘心诗人没按照他的想法写作,可怜的一部作品就被译成了传记似的故事。 纳博科夫确实天才,他对多种语言的运用,对注释的引用,都显示出他的博学。

  • 1 Kyon Smith 2024-01-19 01:07:10 湖北

    本书是由无数巨细靡遗的事件碎片所构建成的世界观设定集,但相比起那位著名维基百科编辑者杜撰的上百万字古俄罗斯史,本书又对这些词条做了进一步加工,将它们统统封装进了一个集合政变、逃亡、间谍与谋杀等诸多刺激要素的似有脉络可寻的侦探小说,而那无助于读者理解的琐碎文字则对此起到掩护作用,令幻想国度“赞巴拉”显得像是那么回事了。评注者金波特在吹嘘自己与诗人谢德的亲密友谊的过程中不断暴露着自己身为跟踪狂的事实,且在对全诗做了一系列牵强附会瞎扯淡后,最后一条注释也摊牌了诗人其实压根没想着要“满足甲方需求”,非常严肃搞笑。可以注意到,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纳博科夫等热衷于玩弄文体结构的后现代叙事的作家都倾向于用侦探小说的形式将各环节串联到一起,这是二者间的天然相性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说推理才是文学的终极形态(。

  • 3 子弹 2019-09-19 10:59:09

    典出莎翁悲剧《雅典的泰门》,意指月亮偷窃太阳的光辉,反射出微暗的光芒。

  • 2 麦格粪 2020-12-16 00:08:26

    关于文学的侦探小说?其依照诗歌至注释的递归而容纳出的一套切实可践的演绎法 又在文本外凶手身份的交叉这一第四维度干预中实现了共生

  • 1 水橋あきら 2019-11-23 14:11:36

    文学作为作品的诱惑,是使读者不再是文本的消费者,而成了文本的生产者。事实听众、理想听众、作者听众、叙事听众,从接受角度的分歧中攫住文本的欢愉。

  • 0 BelleDeJour 2020-07-12 10:34:02

    “我由于自己愚蠢,一直以为他十分聪明。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她对戏剧文学之类的玩意儿懂得很多。要是一个人对这类玩意儿懂得很多,那你就要花很大功夫才能发现这人是不是真正愚蠢。”/尾注已经不能满足纳博科夫了,他干脆用注释写了一本书!lol.

  • 1 vagueness 2020-01-13 21:56:06

    看到最后两条线渐渐融合,手机音乐播放器给我随机了首《这么远那么近》,我的妈,AI跟我看书了是不是。

  • 2 罔两 2021-04-05 18:44:50

    我看了个寂...算了,我连纳博科夫最好读的洛丽塔都觉得啰啰嗦嗦、乏味无趣,我为什么要看微暗的火呢?静下心来细读纳博科夫是奢侈的,平常的日子里就适合读些节奏快而明朗的东西。

  • 0 吟草 2021-04-01 00:08:50

    写法太特别了,主人公借着替一首长诗,为其出版写注解,添油加醋想方设法地将自己身为一个国家(纳博科夫虚构)末代帝王的流亡经历展示给读者,全书尽在掉书袋。

  • 0 ladyblue 2022-03-09 14:15:33

    2022年过年放假前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读,因为第一次读的时候是按照正常顺序从 长诗开始,读到一半断开就没法往下了,这次放假的时候我决定从后面开始读,换一种读法,我相信这本书不只一两种读法。非常粗略了看了一遍,太好看了呜呜呜,真的要找时间再看一遍,全身心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