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于大卫翻译得怎么样?他不是英文译者吗?

苏格拉有底 2020-05-26 16:11:26

懂行的说说呗。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Primošten
    2021-03-02 09:00:34 Primošten (燃灯之季)

    这一版深得我心!还从译后记学到了一个词:陌生化。
    读过原文的必须说一说——托尔斯泰的语言朴实厚重,有时甚至是笨重!用词简单无华,完全不是大多数中文译本所表现的圆滑通顺。圆润顺滑是没有的!!
    但与此同时,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又强化了细节的单一性和真实性。例如一开始对火车进站的描写,采蘑菇一段对出土的蘑菇、对飘动的香烟的描写;列文独自打猎那段林中景色的描述,以及从猎狗视角演绎出的一段动物故事……其陌生化的努力完全是独创性的。 总而言之,《安娜》无愧世界小说艺术的第一把交椅,而此版翻译完美还原了托氏的风格及句式、语言纯粹、简朴,令人爱不释卷!

    赞(12)
    >
    樱
    2020-11-29 19:57:03 樱

    日文作品翻译受够了长句直译,想要流畅简洁。俄文作品翻译受够了流畅简洁,想要长句直译。🙃

    赞(9) 来自 豆瓣App
    >
    植莲
    2021-04-04 13:09:40 植莲
    中文版是不是只有这一译本用了文学纪念碑底本?
    中文版是不是只有这一译本用了文学纪念碑底本?
    苏格拉有底

    目前来讲应该是吧,于大卫在后记里面有提到。我自己的对比发现也支持这一点,因为之前发现于大卫有两处的翻译完全跟我手上的其他中文译本不同,不是翻译水平和风格的问题,只能用底本不同来解释。
    1.Vronsky的最后一段描写:到底是Anna的威胁毫无意义,还是Vronsky的后悔毫无意义?---- 只有于大卫翻译成前者,还有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其他我看过的所有译本(中、英) 都是翻译成后者。
    2. Anna产褥热,Vronsky跟Karenin谈话之后,“他被压垮了”--- 只有于大卫的翻译多了这么一句,其他的译本都没有,所以我开始还以为多半是于大卫翻译错了。结果后来才发现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也有这么一句!
    而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在前言中明确表示依据的是文学纪念碑底本。我手头的其他两个英译本 ---- Maude和Pevear & Volokhonsky两个译本,没有提到底本的问题(也可能是前言我读得不够仔细)。

    以后肯定还能继续发现其他的例子。

    不过Rosamund Bartlett说文学纪念碑底本只能算是目前最好的版本,因为托尔斯泰手稿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展。最新的托尔斯泰全集正在筹备之中,她说到时候这个最新版的全集 应该才是最好的底本。

    赞(8)
    >
    植莲
    2020-09-11 05:51:37 植莲

    这三个月看了很多版本,老派的译本:草婴、高植、周扬 ---- 都看了。现在各种出版社的无名二流译本,也看过几个。新近出版的重量级译本:智量、力冈 ---- 这两位大家的翻译也看了。
    果然最喜欢的还是于大卫。排第二的译本是智量。

    赞(8) 来自 豆瓣App
    >
    植莲
    2020-06-19 03:00:33 植莲

    我也发现了,他还翻译英文作品。。。。这本翻译我还是很喜欢,长句特别多+行文措辞----感觉应该是直译。表达优美和易读性不是最好的,所以初读不一定选这本。如果是书粉想重读或收藏,这本没错。

    赞(7)
    >
植莲
2020-06-19 03:00:33 植莲

我也发现了,他还翻译英文作品。。。。这本翻译我还是很喜欢,长句特别多+行文措辞----感觉应该是直译。表达优美和易读性不是最好的,所以初读不一定选这本。如果是书粉想重读或收藏,这本没错。

赞(7)
>
震观之志
2020-06-27 22:36:14 震观之志

目前看得挺好,长句多,短句也多,比刘辽逸翻译的《战争与和平》更流畅通俗

赞(5) 来自 豆瓣App
>
开元🌈
2020-07-03 07:52:17 开元🌈 (Run, Forrest! run!)

同好奇,好像找不到简介。

赞(5) 来自 豆瓣App
>
植莲
2020-09-11 05:51:37 植莲

这三个月看了很多版本,老派的译本:草婴、高植、周扬 ---- 都看了。现在各种出版社的无名二流译本,也看过几个。新近出版的重量级译本:智量、力冈 ---- 这两位大家的翻译也看了。
果然最喜欢的还是于大卫。排第二的译本是智量。

赞(8) 来自 豆瓣App
>
怀旧的布丁
2020-10-04 12:00:21 怀旧的布丁

我看了很喜欢。虽然有的地方有些难懂要多读几遍才能理解透。但是读书本身就是为了真实的了解托尔斯泰本尊想表达的意思和方式。应该是尽可能准确直译了。

赞(2) 来自 豆瓣App
>
樱
2020-11-29 19:57:03 樱

日文作品翻译受够了长句直译,想要流畅简洁。俄文作品翻译受够了流畅简洁,想要长句直译。🙃

赞(9) 来自 豆瓣App
>
江山如画
2021-02-08 21:41:35 江山如画

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但是除了英文他也有俄文翻译作品

赞 来自 豆瓣App
>
苏格拉有底
2021-02-08 21:44:33 苏格拉有底
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但是除了英文他也有俄文翻译作品
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但是除了英文他也有俄文翻译作品
江山如画

比如?

赞 来自 豆瓣App
>
苏格拉有底
2021-02-08 21:45:09 苏格拉有底
日文作品翻译受够了长句直译,想要流畅简洁。俄文作品翻译受够了流畅简洁,想要长句直译。🙃
日文作品翻译受够了长句直译,想要流畅简洁。俄文作品翻译受够了流畅简洁,想要长句直译。🙃
樱

俄文作品挺多长句直译的呀

赞 来自 豆瓣App
>
江山如画
2021-02-08 21:49:09 江山如画
比如?
比如?
苏格拉有底

老兵的游戏 塞西亚式的逃亡 枪手兄弟

赞 来自 豆瓣App
>
江山如画
2021-02-08 21:49:53 江山如画
比如?
比如?
苏格拉有底

深度挟持 明天开始永恒

赞 来自 豆瓣App
>
苏格拉有底
2021-02-08 23:23:41 苏格拉有底
深度挟持 明天开始永恒
深度挟持 明天开始永恒
江山如画

还真有,不知道他的背景到底如何

赞 来自 豆瓣App
>
吕小布
2021-02-25 20:27:29 吕小布

读了他翻译的《巨人的陨落》,但是里面有一些错误。例如:

1、将沃尔特・冯・乌尔里希(弟)和罗伯特・冯・乌尔里希(兄)的年纪搞错,前面第六章“ 沃尔特说:‘我来介绍我的堂兄格拉夫罗伯特·冯·乌尔里希’ ”,后面118章里说“她和沃尔特要筹办一场小型的家庭聚会,庆祝沃尔特的堂弟罗伯特·冯·乌尔里希过三十八岁生日。 ”;

2、英国是首相内阁制,但是被翻译出 “当新议会组成后,工党和自由党成员联合表决让保守党政府下台,国王迫于压力,不得不任命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担任总理。”这样的句子。

翻译水平自行判断。

赞(4)
>
Primošten
2021-03-02 09:00:34 Primošten (燃灯之季)

这一版深得我心!还从译后记学到了一个词:陌生化。
读过原文的必须说一说——托尔斯泰的语言朴实厚重,有时甚至是笨重!用词简单无华,完全不是大多数中文译本所表现的圆滑通顺。圆润顺滑是没有的!!
但与此同时,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又强化了细节的单一性和真实性。例如一开始对火车进站的描写,采蘑菇一段对出土的蘑菇、对飘动的香烟的描写;列文独自打猎那段林中景色的描述,以及从猎狗视角演绎出的一段动物故事……其陌生化的努力完全是独创性的。 总而言之,《安娜》无愧世界小说艺术的第一把交椅,而此版翻译完美还原了托氏的风格及句式、语言纯粹、简朴,令人爱不释卷!

赞(12)
>
苏格拉有底
2021-03-02 09:02:49 苏格拉有底
这一版深得我心!还从译后记学到了一个词:陌生化。 读过原文的必须说一说——托尔斯泰的语言朴
这一版深得我心!还从译后记学到了一个词:陌生化。 读过原文的必须说一说——托尔斯泰的语言朴实厚重,有时甚至是笨重!用词简单无华,完全不是大多数中文译本所表现的圆滑通顺。圆润顺滑是没有的!! 但与此同时,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又强化了细节的单一性和真实性。例如一开始对火车进站的描写,采蘑菇一段对出土的蘑菇、对飘动的香烟的描写;列文独自打猎那段林中景色的描述,以及从猎狗视角演绎出的一段动物故事……其陌生化的努力完全是独创性的。 总而言之,《安娜》无愧世界小说艺术的第一把交椅,而此版翻译完美还原了托氏的风格及句式、语言纯粹、简朴,令人爱不释卷!
... Primošten

中文版是不是只有这一译本用了文学纪念碑底本?

赞 来自 豆瓣App
>
植莲
2021-04-04 13:09:40 植莲
中文版是不是只有这一译本用了文学纪念碑底本?
中文版是不是只有这一译本用了文学纪念碑底本?
苏格拉有底

目前来讲应该是吧,于大卫在后记里面有提到。我自己的对比发现也支持这一点,因为之前发现于大卫有两处的翻译完全跟我手上的其他中文译本不同,不是翻译水平和风格的问题,只能用底本不同来解释。
1.Vronsky的最后一段描写:到底是Anna的威胁毫无意义,还是Vronsky的后悔毫无意义?---- 只有于大卫翻译成前者,还有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其他我看过的所有译本(中、英) 都是翻译成后者。
2. Anna产褥热,Vronsky跟Karenin谈话之后,“他被压垮了”--- 只有于大卫的翻译多了这么一句,其他的译本都没有,所以我开始还以为多半是于大卫翻译错了。结果后来才发现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也有这么一句!
而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在前言中明确表示依据的是文学纪念碑底本。我手头的其他两个英译本 ---- Maude和Pevear & Volokhonsky两个译本,没有提到底本的问题(也可能是前言我读得不够仔细)。

以后肯定还能继续发现其他的例子。

不过Rosamund Bartlett说文学纪念碑底本只能算是目前最好的版本,因为托尔斯泰手稿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展。最新的托尔斯泰全集正在筹备之中,她说到时候这个最新版的全集 应该才是最好的底本。

赞(8)
>
D
2021-11-26 08:34:37 D
目前来讲应该是吧,于大卫在后记里面有提到。我自己的对比发现也支持这一点,因为之前发现于大卫
目前来讲应该是吧,于大卫在后记里面有提到。我自己的对比发现也支持这一点,因为之前发现于大卫有两处的翻译完全跟我手上的其他中文译本不同,不是翻译水平和风格的问题,只能用底本不同来解释。 1.Vronsky的最后一段描写:到底是Anna的威胁毫无意义,还是Vronsky的后悔毫无意义?---- 只有于大卫翻译成前者,还有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其他我看过的所有译本(中、英) 都是翻译成后者。 2. Anna产褥热,Vronsky跟Karenin谈话之后,“他被压垮了”--- 只有于大卫的翻译多了这么一句,其他的译本都没有,所以我开始还以为多半是于大卫翻译错了。结果后来才发现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也有这么一句! 而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在前言中明确表示依据的是文学纪念碑底本。我手头的其他两个英译本 ---- Maude和Pevear & Volokhonsky两个译本,没有提到底本的问题(也可能是前言我读得不够仔细)。 以后肯定还能继续发现其他的例子。 不过Rosamund Bartlett说文学纪念碑底本只能算是目前最好的版本,因为托尔斯泰手稿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展。最新的托尔斯泰全集正在筹备之中,她说到时候这个最新版的全集 应该才是最好的底本。
... 植莲

请问Rosamund Bartlett国内平台有卖吗?
“文学纪念碑”是什么时候出的?近几年吗?

赞 来自 豆瓣App
>
植莲
2021-12-05 21:57:24 植莲
请问Rosamund Bartlett国内平台有卖吗? “文学纪念碑”是什么时候出的?近几年吗?
请问Rosamund Bartlett国内平台有卖吗? “文学纪念碑”是什么时候出的?近几年吗?
D

Rosamund Bartlett译本我在美亚买的,后来看到京东当当有很多进口书店 也能买到。“文学纪念碑”版本是1970年才出的,比较新,所以国内那一批老译本肯定不是参照的这个底本。

赞 来自 豆瓣App
>
谪仙
2022-01-10 15:32:40 谪仙

你在微信读书上看哈嘛,反正第一章就把我劝退了,直译你可以理解为不动脑子照搬。如果母语小说这样写基本没有出版的可能。

赞(2) 来自 豆瓣App
>
Adiyat
2022-01-25 14:25:16 Adiyat (精神退休人士)
目前来讲应该是吧,于大卫在后记里面有提到。我自己的对比发现也支持这一点,因为之前发现于大卫
目前来讲应该是吧,于大卫在后记里面有提到。我自己的对比发现也支持这一点,因为之前发现于大卫有两处的翻译完全跟我手上的其他中文译本不同,不是翻译水平和风格的问题,只能用底本不同来解释。 1.Vronsky的最后一段描写:到底是Anna的威胁毫无意义,还是Vronsky的后悔毫无意义?---- 只有于大卫翻译成前者,还有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其他我看过的所有译本(中、英) 都是翻译成后者。 2. Anna产褥热,Vronsky跟Karenin谈话之后,“他被压垮了”--- 只有于大卫的翻译多了这么一句,其他的译本都没有,所以我开始还以为多半是于大卫翻译错了。结果后来才发现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也有这么一句! 而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在前言中明确表示依据的是文学纪念碑底本。我手头的其他两个英译本 ---- Maude和Pevear & Volokhonsky两个译本,没有提到底本的问题(也可能是前言我读得不够仔细)。 以后肯定还能继续发现其他的例子。 不过Rosamund Bartlett说文学纪念碑底本只能算是目前最好的版本,因为托尔斯泰手稿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展。最新的托尔斯泰全集正在筹备之中,她说到时候这个最新版的全集 应该才是最好的底本。
... 植莲

Pevear & Volokhonsky的译文,有些地方和百年纪念版一样,有些地方和文学纪念碑版一样,所以推断他们用了第三种版本,或者同时参考了这两个版本然后自己作了取舍。他们在注释里提到他们的注释主要参考了Khudozhestvennaya Literatura 1981-2年版,也可能就是根据这个版本翻译的。

赞(6)
>
张自徐
2023-06-23 11:05:51 张自徐
目前来讲应该是吧,于大卫在后记里面有提到。我自己的对比发现也支持这一点,因为之前发现于大卫
目前来讲应该是吧,于大卫在后记里面有提到。我自己的对比发现也支持这一点,因为之前发现于大卫有两处的翻译完全跟我手上的其他中文译本不同,不是翻译水平和风格的问题,只能用底本不同来解释。 1.Vronsky的最后一段描写:到底是Anna的威胁毫无意义,还是Vronsky的后悔毫无意义?---- 只有于大卫翻译成前者,还有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其他我看过的所有译本(中、英) 都是翻译成后者。 2. Anna产褥热,Vronsky跟Karenin谈话之后,“他被压垮了”--- 只有于大卫的翻译多了这么一句,其他的译本都没有,所以我开始还以为多半是于大卫翻译错了。结果后来才发现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也有这么一句! 而Rosamund Bartlett英译本,在前言中明确表示依据的是文学纪念碑底本。我手头的其他两个英译本 ---- Maude和Pevear & Volokhonsky两个译本,没有提到底本的问题(也可能是前言我读得不够仔细)。 以后肯定还能继续发现其他的例子。 不过Rosamund Bartlett说文学纪念碑底本只能算是目前最好的版本,因为托尔斯泰手稿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展。最新的托尔斯泰全集正在筹备之中,她说到时候这个最新版的全集 应该才是最好的底本。
... 植莲

这也有可能是译者从该英译本转译的

赞(3) 来自 豆瓣App
>
张自徐
2023-06-23 11:09:02 张自徐

该译本太多“直译”,如直接翻译成“烧了他们的船”而不是“破釜沉舟”之类的,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直得离谱。依我看来,不能直接武断其为最佳译本

赞(2) 来自 豆瓣App
>
豆友Qkybkv0W-Y
2024-05-09 12:36:36 豆友Qkybkv0W-Y

我读过其他译本,于大卫的新译颠覆了旧有的印象,重读的理解更深刻,更动人。

赞(2) 来自 豆瓣App
>
笙篁
2024-11-16 10:46:23 笙篁

很多人都说直译像机翻,不过我感觉还好。虽然有很多表达方式一看就不像中文,但是中文写作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嘛,未必不能从外文语法里借鉴一些东西。

赞(7)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 去安娜·卡列尼娜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永恒的经典读《安娜.k卡列尼娜》读书会3月13号晚七...(该卸载豆瓣)

于大卫----目前最喜欢的译本(附:各种译本的体验)(植莲)

列夫托尔斯泰(豆友ibigXaCzYY)

在读,深刻,动人(豆友Qkybkv0W-Y)

方便大家比较tips:3个译本开头对比【颜色不同】(Patricia!)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