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寻路者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贾不韦 2021-04-07 15:20:18

    陈锡文和郑永年那两篇特别受教

  • 2 夏天的伞 2022-04-02 10:30:53

    喜欢讲顶层设计的部分。(以及能把白岩松等人划掉吗x)

  • 3 东林皆石 2022-01-31 22:27:52

    1、访谈:改革探索者、WTO谈判者、东京审判东方三杰 2、记录:人物小传、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92-02/02-12两个黄金十年

  • 10 七七 2022-01-26 15:36:30

    这个系列其它两本都超牛,看到胡叼盘和白就真的拉垮了

  • 5 k 2022-01-15 13:44:32

    越写越水 庙堂之高部分最有价值 能读到一些顶层设计的思路 后面全变成人生经历和故事 新闻那部分连白岩松胡锡进都出来了 简直扯蛋!老一代人 有理想 有意志力 有热情 敬仰

  • 0 无聊热带鱼缸 2022-11-15 23:46:00 上海

    值得一读的访谈集。不过看不太出采访者提问和对话的功力,或许有点精简,深入和展开不多,可惜

  • 0 mildsevens 2022-09-18 22:35:08 北京

    序很精彩,整体结构看着也让人充满期待,无奈看完的感受是,人物名头大于事件内容,口号多于细节。每个人物背景介绍完,留下跟主题相关的内容多数都不足1/3,再加上每节开篇与访谈的部分重叠,核心内容太少了,失望。

  • 0 搞小能 2022-10-28 23:29:15 北京

    那个采访如此美好的年代

  • 0 果子 2022-12-04 00:12:17 上海

    24篇访谈分六个章节,印象最深的是陈锡文,王新奎,郑永年,陈月娇的

  • 0 鎏旧 2022-12-09 16:16:58 广东

    内容太水谈话太肤浅,跟十三邀那几本形成鲜明对比…

  • 0 ove_wak 2022-12-08 15:16:28 山东

    部分章节非常精彩,还是取决于采访对象,以及采访对象的坦诚程度。

  • 0 逆风飞扬 2022-07-02 10:07:44

    在其位谋其政。被访谈者江湖地位都很高,看多了难免有一种“再苦一苦XX,骂名我来担”的大明王朝错觉。感觉作者可以再做一个被这些大咖各种政策方案行为影响的普通人民访谈,相互参照着阅读,应该更符合新闻的原则一点

  • 0 Cpkudragon 2022-07-17 20:58:09

    解放日报特聘首席记者对15位知名人物的访谈录,分了六个小专题,读完让人非常的感慨,每一位站上时代风口的人物都有其让人敬佩之处,哪怕是我那么讨厌的胡锡进,也绝不是单纯靠投机取巧取得的成功。比较遗憾的是对周其仁老师的访谈,感觉有一种仓促感,并没有把我最期待的内容讲出来,不知道是因为作者不是经济学背景所以没有侧重这方面还是时间紧张的关系吧。不过整体来说是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看这本书的感觉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望向更远的远方。

  • 1 梅亚扎 2022-05-09 06:51:13

    走投无路造传奇 趁势而为皆英雄 社交媒体新时代 高端访谈正风骨

  • 0 ultramarine 2022-08-13 15:20:22

    看清来路,开拓前路

  • 2 刺幻者 2022-08-01 14:37:04

    被采访的名人都是中国的寻路者和开路者,他们的眼界犹如站在巅峰瞭望那般开阔,他们的灵魂犹如泉水那般清澈,他们的意志犹如钢筋水泥那般坚强,可能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当好中国的寻路者。

  • 0 霍斯特-威塞尔 2023-02-11 14:48:39 天津

    采访那几个媒体人,本书的差评

  • 0 一种态度 2023-06-05 11:32:16 陕西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养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 0 Wudai 2023-07-07 01:12:34 北京

    近些年读过最有料的一本访谈录。访谈的对象非常“高端”,包括农村改革政策的制定者,经济官僚,大学校长,传媒巨鳄(是的,有胡锡进),入世谈判的带队人,国际法庭大法官,东京审判参与者的子女,让我对这几十年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国际关系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也读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老同志”们的八卦。真的非常过瘾,推荐键盘侠和微信群百晓生阅读。

  • 0 zyh 2023-08-08 10:28:40 湖北

    断断续续几个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这种访谈录读起来也很有意思。几个篇章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两个篇章。象牙塔中也还可以,不过有点浅了。后面的媒体就算了吧。入世风云中有几个不错,但是有些就,额。最后的东京归来篇,因为采访的都是子女后代,厚重感一下就没了。不过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参考。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