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宋希於 2019-06-14 11:24:26

    趁出新版买本看看

  • 0 六朝悬鹑 2021-10-24 17:36:36

    封闭式世界:如果你有疑问,总会有人提供答案,只要你继续相信,就会一直很幸福。 开放式世界:一切都是不完全的,有很多困惑和缺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谈不上幸福,更多的反而是困惑和压力。但至少情况是开放式的。你有选择权,你可以决定生活的方式。 封闭性物语只有入口没有出口,将人的自我一点点吞噬下去。而能够与之抗衡的不是逻辑,知识和道德,而仅仅是另外的物语,开放的物语。

  • 0 小知吃荔枝 2023-02-26 18:08:02 四川

    地铁读物中

  • 0 Hope 2022-02-26 21:02:34

    记录这一件事情本身就已经很珍贵了,同时可以看到在 2022 年的当下,疫情的传播仍然没有停止,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历史上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天灾还是人祸,都是希望大家能够幸运而又坚强的活下去吧。

  • 0 SeaRae 2022-07-08 01:02:29

    开放性社会里对封闭性系统的渴望。

  • 0 Zach 2019-07-14 18:03:10

    植入人工呼吸器是开的气阀残痕留在了咽喉。那个洞现在由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圆形金属塞着。那是她好不容易才跨过冰冷生死线那冷冰冰的遗留物。

  • 0 虹虹白 2021-02-27 19:02:42

    挺不错的,虽然对事件部分经历描述大同小异,但书里在记录记录事件的同时也记录下了每位受害者各自不同的性格、心理状态,工作生活状况等等,感觉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所以并不枯燥。好多人中毒之后依旧执着于上班,一定要去公司走一遭,最后症状严重才请假,真的是好拼!

  • 0 顾念 2020-01-23 23:27:54

    在家读读书

  • 0 理易封 2019-06-20 22:32:21

    第一章都读不动了……

  • 0 Tanya 2021-10-04 15:07:25

    概念好像更重要

  • 0 momo 2021-07-22 11:09:49

    看译者序的时候差点没能继续下去,直到正文才开始通畅起来,可能是因为还没看1Q84的原因。看得人蛮难过,像是被一团胶水堵住。

  • 0 杜子 2019-06-25 17:01:34

    正在看,除了了解惨痛的灾难本身,能感受到当时20多年前东京的城市化程度之高,每个受访者都是城市专门职业者,过着几乎雷同的城市生活。

  • 0 悟净 2023-06-01 00:54:02 四川

    因为企鹅罐而对沙林毒气事件产生探知欲。当看新闻得知伤亡数字时并不会觉得有多冲击,但真实地知道那些因此而死的人,那些被后遗症困扰余生的人,才真的有点感同身受的感觉。村上春树采访的不少人都是在事件发生前都拥有强健的体魄或灵敏的反应力,在工作上非常出色的上班族,然而因为吸入沙林后失去了自己优秀的品质,或患上严重的ptsd,当一个个具体的人展现在我眼前时,我才真切地体会到被沙林波及的几千人是多么的痛苦。最令我触动的是眀石兄妹,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很容易被兄妹情谊打动。

  • 0 dinnals 2021-02-22 12:55:52

    纪实文学,初读时想到《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都是从个体角度出发描述重大的历史事件(当然,两本书中经历事件的人们的出发点截然不同)。人们对报道中的数字会麻木,而书诠释了伤亡人数不只是一个个数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 0 很随便的名字 2019-06-11 11:07:10

    日本人是真的什么都能原谅。。。

  • 0 缘缘糖 2020-08-25 21:35:37

    冲着 读罢胆战心惊 选了这本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