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史与新清史的笔记(22)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维舟 (四海无人对夕阳)

    p.41:《成吉思汗和对神的追求:这位最伟大的征服者是如何给我们宗教自由的》:原书名中quest,在此被译为“追求”,但确切地说,似应指“追问”或“质疑”,盖全书主旨是说成吉思汗并不偏信某一宗教,认为不同的神就其内在本质而言都是一样的。 p.67:至第八代,有称契丹大辽者,从和尚(钦宗)父子受众,夺取汴梁等半壁江山,建国称大辽。和尚(钦宗)之子名康王者,逃亡蛮子之地,占据其父王之半壁江山,被蒙古称为南家台,...   (3回应)

    2019-12-09 22:46:27   10人喜欢

  • 宫保鸡丁 (Permanently broken.)

    今人多有尝试把元代以来西藏史家建构起来的西藏喇嘛与蒙元统治者之间的“供施关系”去政治化,代之以给它一种纯粹的宗教化的解释,以此来否认西藏喇嘛、西藏与蒙古大汗、蒙元王朝之间的明显的政治隶属关系。殊不知西藏史家用心建构的这种“供施关系”说,本身就具有十分强烈和明显的政治目的,即希望借此来强化萨思迦派上师们于西藏地方享有超越其他教派和地方势力的政教地位。而当代出现的对这种关系的去政治化的解释,却正好...

    2025-01-31 20:55:44   3人喜欢

  • 三少目 (愿为琴声停步)

    20210220——20210310 1、沈卫荣师承 南京大学历史系 韩儒林——陈得芝 2、从冷门藏学入手,经藏传密教入元史,别出新径。 3、其它待读《寻找香格里拉》

    2021-03-10 17:14:52   1人喜欢

  • 马上到站 (请小心列车与站台间的空隙)

    这本书(《十三世纪西方蒙古形象的来源和影响》)的作者提出对蒙古西征历史的研究应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面,一个层面是研究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蒙古西征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历史过程,但这显然不是作者这本书要关注的重点……而另外一个层面则是研究当时欧洲人是如何期待、理解、解释,甚至是设计了蒙古西征这一历史过程的,以及蒙古西征在欧洲思想史上带来过什么样的影响。 第13页 在蒙元历史研究和蒙元历史叙事、话语建构这两...

    2019-12-03 20:25:47   1人喜欢

  • Toadskin

    一些想法:是否历史叙事注定战胜历史研究?可以简化的历史叙事注定战胜不能简化的历史叙事?

    2024-09-06 15:30:49

  • eien99 (不要做个无聊的人呀!!!)

    2024-07-28 13:35:47

  • eien99 (不要做个无聊的人呀!!!)

    2024-07-28 13:35:13

  • syj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蒙元史研究在中国的各个断代史研究中曾经是一个很强的学科,其主流一直是历史语言学的高度。倡导使用多种语言文献,有着扎实的学风,最近一二十年来,很多蒙元史著作都从世界史全球史或者欧亚史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关于蒙元王朝的历史叙事,其历史从传统的中国古代王朝不断更换的历史框架中挪移出来,成为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这种历史叙述既反对欧洲中心主义也反对汉...

    2024-06-29 16:36:44

  • syj

    在挑战汉化、汉族中心主义和朝贡体系等概念的同时,“新清史”学者们重新发现了同时作为“一个作为内亚的”和“一个中国的”帝国的清朝。哈佛大学欧立德教授对“新清史”最关键的学术主张作了三条总结:1.清史研究必须重视清朝的“内亚维度”,强调清朝统治的内亚性质;把中国分为内亚的中国和汉族的中国2.清史研究必须利用非汉文资料,特别是满文历史文献;3.清史研究必须重视全球背景,或者说清史研究应当立足于全球史语境之...

    2024-06-29 16:26:37

  • ВВВВВера

    值得再次强调说明的一个现象是,藏族史家心目中的“大汉王国”(rGya nag gi rgyal khams chen po),或者说“汉地王土[王位]”(rGya nag rgyal sa),与汉族史学传统中被视为正统的宋朝,或者南宋是有明显的区别的。特别是对于南宋小朝廷,它显然不可与藏族史家眼中的“大汉王国”等而视之,前者常常被称为“蛮子的国土”(sMan tshe’i rgyal khams),所以,成吉思皇帝并不是从南宋皇帝手中抢夺了对大汉王国的统治权,而...

    2024-04-02 15:56:51

<前页 1 2 3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大元史与新清史

>大元史与新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