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howdidigethere 2023-09-12 15:49:53 上海

    看這個書像在坐牢,這大概就是他的目的

  • 7 的地得执政官 2019-06-21 08:41:24

    卡夫卡写审判时它大概还是个荒诞故事,令人笑不出来的是审判千百万次地、当下且正在发生在所有人的身边。欲加之罪,冗长无意义的手续和努力,体面生活脆薄如纸,见过上帝后被以古典式的方式处死。画家说出了真相——“一切都是法院的”,空洞的机构压弯每个人的脖颈。

  • 5 阴阳鱼 2021-04-18 10:31:32

    这段时间又拿起来重读了一遍,这次好像终于是有些读懂了,但却又觉得读懂卡夫卡是不幸的。

  • 5 安歌 2020-02-18 02:41:09

    虽然卡夫卡那种漫无目的,毫无意义的细节描写令人沮丧,心像在文火上慢慢的烤着,这与约瑟夫•K在和“法院”漫长交涉中的感受应该别无二致。K因着莫名的原因(书中根本没提起过)被起诉,被审判,在生日的前夜被处以死刑,一切仿佛是生活开的巨大的玩笑,结出荒谬的花朵和苦涩的果实。終局,K感觉自己像狗一样,shame。 值得关注的是倒数第二章,监狱牧师对K的一席话:其实,受到欺骗和损害的是法的执行者,而不是被审判者。有趣。那始终未曾现身的高级法官是否存在?法的存在又有什么必要的价值?没有答案。合上书后,留下无尽的荒谬,空寂之感。

  • 5 mioooy 2021-09-02 21:40:40

    第一本卡夫卡,得给个五星.久仰审判的大名,读了一遍说实话,略显乏味.后三章是审判的高潮,布洛克的出现其实已经预示了k的结局.银行襄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法面前还是如同狗一样. 还是那个法之门的寓言最精彩. 卡夫卡的主题太明确了,就是法律

  • 5 想起窗外一只鸟 2019-11-03 19:46:32

    文泽尔的新译本非常棒,文字简洁流畅易懂。一直在想K.会是什么罪,结果到最后也没有出现罪名,最接近审判的就是临近结尾时和神父就《在法的门前》的辩论了。判你有罪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法律。法律之门像是《城堡》的城堡,永远进不去,但只要活在社会中就要受它的奴役。读的时候会想到村上春树,卡夫卡肯定是他的“偶像”:突然而来的冒险,手上长蹼的少女,一步步正好在那里等你的男人。

  • 9 唐露 2021-08-31 21:35:36

    荒诞的审判,无罪之罪该如何自救?一开始充满自信,坚信自己是无罪之身,所谓的审判不过是个误会;到卷入风暴之中无可奈何只能平静接受死亡的惩罚。像不像人生中的你我?青少年时自有意气风发,对这个社会的负隅顽抗,企图推翻这个社会的一切规则与制度。而后人到中年才发觉一切都只是徒劳,只能随波逐流,颓废浑噩到老到死。这本是个荒诞的世界,到底有没有必要认真而活?

  • 1 hAniuu 2023-05-17 23:33:03 浙江

    刚开始读不通啊。不习惯卡夫卡极长的句子和不分割的段落,毫无艺术美感的冷酷语言。读到阁楼与画家的情节时突然被这一怪诞的情节抓住,打开了通往阁楼的第二扇门,世界线就此收束……之后急转直下,迎来了自我的最后审判。

  • 1 泡利矩阵 2024-02-10 15:49:32 四川

    我感受得到无边无际未知的恐惧,很压抑,貌似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是又仿佛毫无进展,我更愿意以亲子关系的角度去诠释这种恐惧,粘稠的关心与爱,模糊的界限与标准,k是否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意志?有勇气逃离熟悉的生活方式去往远方?

  • 2 竹光漾月 2023-08-19 17:49:32 河南

    『审判』写出了一场审判所需的一切幽默、诡异与强度,震撼到只能以全人类注视下的死亡收场。

  • 2 废话输出机 2021-04-04 23:02:29

    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

  • 1 不熄 2023-01-04 20:05:26 新疆

    作品本身荒谬也带有末法时代的预见性,但总体而言很失望。卡夫卡出轨劈腿最后被四位女性联合指责的现实而产生的厌女恨女让这部作品更加狭隘。侵犯女人后再为女人名誉担忧,各种践踏女性还高喊女性有罪论,整篇都在物化践踏女性,充满了恶心幻想的意淫,雌竞恋爱脑、荡妇羞辱、为男人牺牲五毒俱全,还把占有和强迫写得无比自然流畅。再吐槽一下翻译,作为基本的译者连基础的文学素养都没有,差强人意和首当其冲都能用错……

  • 2 我们都在树上 2021-07-04 19:22:59

    3.5。 这到底是谁的审判? 《审判》中经常占满十几页纸的大段文字很难读,但也是阅读的一种挑战和乐趣所在。

  • 3 Marine 2019-12-13 21:56:53

    感觉没看懂…

  • 5 Anattā 2019-07-08 21:37:02

    【8.5】混乱世界的无序与乖张,看门人的规则与逻辑,狗的卑微与羞怯。

  • 6 木子络 2019-07-17 09:37:27

    一场莫名其妙的审判,没有罪名,没有结果,没有线索。一切都荒诞到可笑,又心汉到胆颤。第一次读卡夫卡,人人都说他伟大,但是我并没有真的读懂这本书。在豆瓣中又细细看了很多的书评,分析,想找到被我忽视掉的,沉重的细节。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对社会的批判,对法律的批判,对腐朽的批判……这些解读反而不如译者后记中记载的小片段,卡夫卡一次失败爱情的审判。 当然,这本书能被人追捧,不可能是这么简单的个人情感,可以也只有这点小插曲,让我对次阅读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触。或许时代离我们太远,或许有些事情每个人侧重的程度不同,这场审判,读的意兴阑珊。

  • 4 贫贱忙卒 2021-08-24 04:59:50

    卡夫卡的特点就在于费尽心力的纠缠,一如城堡,土地测量员和银行高级职员,都是一样无力,对腐朽的官僚制度的讽刺和对所有事物的敏感,以及在男欢女爱中的被动,这就是卡夫卡的组成部分。

  • 1 文心一熊 2024-05-27 13:55:28 北京

    文泽尔还是牛比,翻译高雅,润学无敌,推批之爹,还不喜欢Nick Drake这种吹几把。卡夫卡=文学地下丝绒,变形记=大香蕉,审判=白光白热,城堡=三专,不过个人觉得地下丝绒>卡夫卡,卡夫卡的儿子>卡夫卡。

  • 5 Risabecca 2020-12-05 22:05:39

    在教堂里被喊住名字的一幕,储藏间的像梦魇一样的场景,出门就是法院走廊的画室,每一个阁楼上都有法院办公室。和「在法的门前辩论」似有若无的互文。伸出的手臂是一个个体还是整个人类,真像条狗啊。

  • 1 前现代电影大师 2020-01-10 01:55:06

    审判的来临之所以可以如此突然,大概是因为它实际上始于人类的被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