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垄断 短评

热门 最新
  • 140 danyboy 2019-05-29 23:22:52

    至少不赞同本书一半的观点。但波斯曼写得非常好,对现象的分析准确而敏锐,他所说的技术垄断既包括了科学主义,对技术的顶礼膜拜;还包括对工具理性、纳粹技术官僚的批判,也包括中国大学从美国学来的那套学术评价体系等。对此类批判我当然没意见,波斯曼自己也说技术是“利弊同在”,他不是否认技术的优点。但是,需知此书是写给美国的盛世危言,而且波斯曼是对哲学意义上抽象出的技术予以批判。我不赞同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科学尚未昌明的地方大谈技术过度、科学过度。而且,一旦笃信文化高于科技,那么在中国并不会推动文化如何发展,反而会加剧党性对科技的驾驭乃至奴役。郢书燕说,何不食肉糜,现阶段我仍然要高声呼喊科学万岁。

  • 31 璃人泪@2011 2019-05-06 15:56:40

    因为技术的赞歌太多,所以也需要有人泼冷水,而且总体上,冷水还是太少了点。

  • 20 韧勉 2019-05-10 17:21:46

    优秀的思想家的理念都是超越时代而存在的,尼尔·波斯曼在计算机技术还不甚普及的1992就指出了技术垄断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他指出新技术改变我们兴趣的结构:我们思考的对象要变化。新技术改变我们的符号:我们赖以思考问题的符号要变化。新技术改变社群的性质:我们思想发展的舞台要变化。技术垄断客观上促进了唯科学主义偏见的兴起。实际上,科学、社会研究和想象力丰富三者都是人们解释个体经验的尝试,只是三者赋予“真理”的意义不同,并没有优劣可比性。《技术垄断》拒绝向技术低头,时至今日,其中内涵思想朋友不少值得世人警醒。

  • 23 门柱 2019-07-20 02:22:15

    尼尔·波兹曼在电视时代写的书,但每个字都适应今天的社交网络时代,会令人想到,1992年的读者可能有我们今天这么深切的体悟吗?

  • 11 D_宗师 2019-05-15 14:07:29

    这本书起了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且宏大的主题,但是后面的论述简直乏味且异常啰嗦无聊。有时候甚至让人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 4 nothing传叔 2019-11-18 14:17:47

    【转】绝大多数对技术与文明关系思考的作品,层次都不会高于《铁臂阿童木》或《哆啦A梦》。而这本书的水准大概还没达到镰池和马《魔法禁书目录》的程度。因为这作者连正视技术进步都做不到,在信息时代对海量的资讯与未知惶恐不已,时时刻刻都想回到光明的中世纪(莫非也是个P社玩家?)。。。传叔表示:认真阅读中译者第一版序、中译者第二版序、中译者第一版后记、中译者第二版后记,此书即可弃读。何道宽老师滔滔不绝的综述和评析、感慨和联想(如果口才、即兴、现场能力也好的话),比罗振玉和罗永浩加起来,还要好5倍。。。

  • 4 风流剑客 2019-05-17 21:22:26

    螳臂当车,继续洗版

  • 7 晕船家 2019-12-15 14:45:20

    今天又重读一遍,突然发现翻译的真是垃圾……

  • 9 文无第一章会之 2019-08-13 12:11:20

    绝大多数对技术与文明关系思考的作品,层次都不会高于《铁臂阿童木》或《哆啦A梦》。而这本书的水准大概还没达到镰池和马《魔法禁书目录》的程度。因为这作者连正视技术进步都做不到,在信息时代对海量的资讯与未知惶恐不已,时时刻刻都想回到光明的中世纪(莫非也是个P社玩家?)

  • 6 uuuuu 2019-09-15 00:54:31

    波斯曼真的很有远见,至少他在92年就洞察到了技术会给人带来的弊端。每一种技术都是利弊存在的产物,人可能沦为信息的奴隶,深以为然,现在新技术的本质不就是吸引时间、注意力吗?在琐碎的时间中,娱乐至死。

  • 3 马丁路德金刚 2019-09-30 18:04:18

    空洞且反智,还夹带了不少私货。

  • 2 remones 2019-06-07 15:05:00

    主要是论述新兴信息媒介给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强调技术垄断加深了信息控制,有些观点实在不值一提

  • 2 lavi 2019-10-11 08:13:27

    1992年的书 很适合来解释当下的很多处境

  • 1 魏小河 2019-07-19 12:21:31

    底层观点仍然是:每一种工具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而当我们接受一种新的工具或技术时,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波兹曼的这本书,仍是是在唱反调,他当然承认技术好的一面,但也在提醒过度依赖技术,以及唯科学主义可能造成的后果。其中很有启发的一点是,技术垄断对符号意义流失的影响。

  • 2 没溜儿 2019-07-30 18:08:03

    是非对错三七分。与技术相比,人的进化速度是慢了一些。面对这种技术快速发展而产生可能被反噬的担心是必要的,但不是为了自己的观点胡逼诌。这书伤太多了。但是这种书火又是必然的,站在技术浪潮里逆流而上,颇有中流击水的豪气,但不能因为这种豪气就放弃了对他的反驳与批判。

  • 1 不买立省100% 2019-05-18 22:24:59

    这本在所谓的“媒介批评三部曲”里面应该说最成熟的,也可能是因为这本是时间相对最近的一本吧。其实除了这本书题目的部分,还扩展说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不过也有部分和之前的两本有内容上的重复。

  • 2 Covfefe 2019-06-11 17:58:08

    对技术的反思应该永远存在,不是因为这种反思可以带来什么改变或者预测未来,而是若没有反思就无法阻止更邪恶的局面出现。技术乐观主义者以为技术都是好的,可以带来更多的自由和人性,正如苹果的广告所展现的那样。然而苹果公司自己却成了这样的巨无霸老大哥,压制自由,与极权主义者为伍,技术在商业利益面前什么都不是,只能作恶。我们需要技术悲观主义者,不是去搞屁坏而是时刻保持警惕,提醒大家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是下益哥丧失自由的循环开始。防火墙和监控技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如此发达的一门产业,也从来没有那一个时代,技术像现在这样主宰和控制如此深层次如此广阔的领域,而且都是以崇高的名义如此行。技术绝对不是中性的东西,它渗透了人性中本已存在的邪恶痼疾,它从诞生开始就是以天使的脸庞来作恶的,而非使用者可以操控的双刃剑。

  • 5 21世紀の騎銃 2021-03-08 15:14:38

    这书该有个小标题叫尼尔波兹曼文化研究中的反智主义,这人还是去当他的畅销书作家吧,把技术和文化看做一个原生自发秩序,完全无视了技术背后的人,肤浅地缝合了一些理论、将复杂的社会运动简单归因于技术文化,本科生论文都不会这么写吧。爱心斗士那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美国保守派红脖子最爱这套“审视科学维护家庭传统和宗教”的说辞。真别写了,和你爱引用的弗洛伊德一起丢垃圾堆就行了。

  • 3 Atlas Galt 2019-06-14 17:07:36

    在人文主义下透露着一丝反智。技术至上与其他的迷信和狂热并无本质区别,奥登说过:“缺少艺术,我们将无法获得关于自由的概念;缺少科学,我们将无法获得关于平等的观念;两者缺一,我们将无法获得关于正义的观念。”

  • 0 见识城邦 2019-05-13 19:34:16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姐妹篇,波斯曼“媒介批评三部曲”完结篇!在信息技术甚嚣尘上、数字媒体万众欢腾的时代,倾听智者的声音,反思技术的利弊,警惕技术垄断,呼吁人文精神,坚决拒绝文化向技术投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