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木炭》这个故事,是卫斯理幻想系列之中,第一个直接承认了灵魂存在的故事。不对灵魂存在的现象作似是而非、根本无法解释的所谓“科学解释”,而直截了当承认人的生命之中,有灵魂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在人的肉体死亡之后,以不可知的方式存在。
——倪匡(卫斯理)
一则不合常理的征让广告、一块可交换同等体积黄金的木炭、一个只有半边脸的怪人……为读者展开一段曲折离奇、耐人寻味的“生命探索”之旅。
为解开谜团,卫斯理不惜以两百万美元换取这块木炭,奔赴文莱、英国等地寻根究底,最终发现,这块看似平凡的木炭,竟关系着人类生命的终极答案
倪匡,著名小说家。原名倪亦明,后改名倪聪。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魏力(木兰花传奇)、岳川(武侠)、衣其(政论)、九缸居士(杂文)、危龙等等。原籍浙江镇海,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四五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金庸写《天龙八部》连载(这一部分后来金庸改写时删去了)。倪匡先生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及杂文、散文评论、剧本等。金庸评价倪匡先生为: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
(展开全部)
倪匡,著名小说家。原名倪亦明,后改名倪聪。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魏力(木兰花传奇)、岳川(武侠)、衣其(政论)、九缸居士(杂文)、危龙等等。原籍浙江镇海,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四五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金庸写《天龙八部》连载(这一部分后来金庸改写时删去了)。倪匡先生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及杂文、散文评论、剧本等。金庸评价倪匡先生为: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还是挺好看的~
阅读理由同寻梦。曾经也是很喜欢的一本卫斯理小说。毕竟都是十年多前看的了,剧情忘了不少。看后觉得,这样的剧情现在已经不能满足我啦?没印象的那么曲折离奇嘛……但整个的想法和层层递进的写法仍值得学习。
脑洞惊呆我 结构也好牛逼 有点dw的感觉 中间小册子那段看得我紧张死了 本以为就是普通的灵魂出窍 都提到不生方长生这样的观点上了……
财宝于我,已如浮云,满眼白骨,一地落叶,无一不是我躯,又何必拘泥?肉躯躲不过百年,古树多不过千年,何物依附,才至于万万年不绝?世上无物可致永恒,永恒在于无形,得悟此理,已至于不灭之境矣!自由来去,永恒长存,最后的三个可能的猜测让人唏嘘,悟生命之悲凉。还让我想到《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中那个最后被困在镜子里的校长…(陈长青首次出现)
惊叹豆逼的复述
高一那会接触到卫斯理的书,一口气看了好几本。《木炭》算是最喜欢的故事之一。 时隔多年又来重温:行文风格、以及主角那种飞扬跋扈的性格已经不太喜欢,但故事的核心创意还是超级赞!对“灵魂”进行了有趣的探讨。真希望哪天能有个靠谱的导演来拍成电影~
这本当我读到木炭里锁住的人的音频是“放我出去”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了…
卫斯理补遗01。如果是小时候看的话肯定会被震住。
不是我最喜欢的卫斯理故事,但是我最难忘的之一, 感觉木炭像个须弥芥子,供灵魂寄居~
初中时候看的,虽然现在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但是跳入焚烧炉那一段描写还是印象深刻。最近准备重温一下。
> 更多短评 166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4篇
> 13人在读
> 1065人读过
> 101人想读
订阅关于木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儒 2009-06-25
还是挺好看的~
0 有用 支离破碎 2011-01-02
阅读理由同寻梦。曾经也是很喜欢的一本卫斯理小说。毕竟都是十年多前看的了,剧情忘了不少。看后觉得,这样的剧情现在已经不能满足我啦?没印象的那么曲折离奇嘛……但整个的想法和层层递进的写法仍值得学习。
1 有用 浪漫主义狗 2016-01-23
脑洞惊呆我 结构也好牛逼 有点dw的感觉 中间小册子那段看得我紧张死了 本以为就是普通的灵魂出窍 都提到不生方长生这样的观点上了……
2 有用 小锤 2011-07-19
财宝于我,已如浮云,满眼白骨,一地落叶,无一不是我躯,又何必拘泥?肉躯躲不过百年,古树多不过千年,何物依附,才至于万万年不绝?世上无物可致永恒,永恒在于无形,得悟此理,已至于不灭之境矣!自由来去,永恒长存,最后的三个可能的猜测让人唏嘘,悟生命之悲凉。还让我想到《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中那个最后被困在镜子里的校长…(陈长青首次出现)
0 有用 莎士比尔 2009-02-20
惊叹豆逼的复述
0 有用 子夜微光 2020-12-26
高一那会接触到卫斯理的书,一口气看了好几本。《木炭》算是最喜欢的故事之一。 时隔多年又来重温:行文风格、以及主角那种飞扬跋扈的性格已经不太喜欢,但故事的核心创意还是超级赞!对“灵魂”进行了有趣的探讨。真希望哪天能有个靠谱的导演来拍成电影~
0 有用 桃桃 2020-12-06
这本当我读到木炭里锁住的人的音频是“放我出去”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了…
0 有用 kaka 2020-11-25
卫斯理补遗01。如果是小时候看的话肯定会被震住。
0 有用 瓶子不带盖儿 2020-11-24
不是我最喜欢的卫斯理故事,但是我最难忘的之一, 感觉木炭像个须弥芥子,供灵魂寄居~
0 有用 蛤蟆杀鸡爱玉米 2020-11-24
初中时候看的,虽然现在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但是跳入焚烧炉那一段描写还是印象深刻。最近准备重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