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没有歌的时代,是寂寞的,
只有噪音的时代,更寂寞。
要压倒噪音,安慰寂寞,唯有歌。]
——余光中
🎵
一部台湾民歌百科全书式珍藏档案
记录传奇音乐人的辉煌岁月:李宗盛、蔡琴、齐豫、胡德夫……
揭秘全民传唱金曲的幕后故事:《橄榄树》《外婆的澎湖湾》《龙的传人》《被遗忘的时光》……
直溯影响王力宏、方文山、陈绮贞的华语流行音乐兴盛源头
100张经典唱片,500张老照片、手稿、剪报,360度还原一个时代的记忆
以余光中为序幕,回望陪伴几个世代成长的民谣,重拾青春纪念册中“我们的诗与歌”
🎵 编辑推荐
🎤 “台湾民歌之母”陶晓清领衔策划,耗时一年搜集整理,成就民歌40年最详尽完整的典藏记录
五百余份珍贵历史资料,老照片、演唱会海报、专辑封面、报道文件、书信手稿,全方位还原民歌时代的记忆;百余张经典民歌唱片详尽记录,细心搜集寻访,让幕后人的故事也得以重现,呈...
[没有歌的时代,是寂寞的,
只有噪音的时代,更寂寞。
要压倒噪音,安慰寂寞,唯有歌。]
——余光中
🎵
一部台湾民歌百科全书式珍藏档案
记录传奇音乐人的辉煌岁月:李宗盛、蔡琴、齐豫、胡德夫……
揭秘全民传唱金曲的幕后故事:《橄榄树》《外婆的澎湖湾》《龙的传人》《被遗忘的时光》……
直溯影响王力宏、方文山、陈绮贞的华语流行音乐兴盛源头
100张经典唱片,500张老照片、手稿、剪报,360度还原一个时代的记忆
以余光中为序幕,回望陪伴几个世代成长的民谣,重拾青春纪念册中“我们的诗与歌”
🎵 编辑推荐
🎤 “台湾民歌之母”陶晓清领衔策划,耗时一年搜集整理,成就民歌40年最详尽完整的典藏记录
五百余份珍贵历史资料,老照片、演唱会海报、专辑封面、报道文件、书信手稿,全方位还原民歌时代的记忆;百余张经典民歌唱片详尽记录,细心搜集寻访,让幕后人的故事也得以重现,呈现民歌时代的辉煌样貌;还有精心绘制的20世纪70年代台北市民歌西餐厅地图、细心梳理出69场重要民歌音乐会全记录,带你重走民歌的“来时路”。
🎤 时代亲历者现身讲述,深度揭秘经典老歌、传奇音乐人背后连圈内人也不一定知晓的秘辛
《橄榄树》的来龙去脉;《龙的传人》的改词始末;《告别》与《不要告别》两首歌背后的曲折故事;藏在《阿里山的姑娘》里的感人爱情;李宗盛生平创作的第1首歌;齐豫天籁之音的培养过程;蔡琴校园歌手时期的青葱往事;陈小霞音乐创作的起点。
🎤 高品质典藏精装,精心的复古怀旧设计
12开大尺寸开本,复古质感封面设计,内文全彩细腻印刷,展现历史动人细节;精致的排版设计,图文完美交织,带来流畅阅读体验,让故事更“好看”;民歌餐厅地图、重要演唱会记录,2张特制拉页地图,带你穿梭时光长廊。
🎵 内容简介
1975年6月6日,一个雨夜,年轻的学生杨弦举办了一场作品发表会,以诗人余光中的八首诗作入歌,台湾民歌时代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短暂而辉煌的民歌时代,涌现了一批现代华语乐坛的重要人物,留下了无数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影响了台湾、大陆校园民谣的发展历程,推动之后的华语流行音乐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时代会落幕,人会老去,还好歌会留下来,故事还要继续讲下去……
这是一部完整辑录民歌40年发展流变的百科全书式完全档案,全书由被誉为“民歌之母”的陶晓清统筹制作,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这场深刻影响了华语流行音乐未来走向的民歌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既再现了一代年轻人创作“自己的歌”的青春现场,又承载着历代民歌迷关于民歌记忆的珍贵符号,像一个可穿越时空的秘密宝盒,值得典藏。
书中囊括了近百张经典唱片的详细介绍与逾百位音乐人的幕后起底,讲述了很多熟悉的歌曲背后的隐秘故事,如李宗盛创作的第一首歌是什么?《橄榄树》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故事?《龙的传人》歌词有哪些改动?等等。更有20世纪70年代台北市民歌西餐厅地图与40年来69场重要演唱会的全记录。另附有近500张复古照片、文件、手稿等珍贵史料与45首经典歌曲,全方位还原民歌运动40年来的发展图景。
如果你是民歌时期的资深歌迷,这本书会是唤醒你青春记忆的钥匙,带你回到曾经的“诗和远方”,治愈此刻的浮躁与不安。如果你错过了那个民歌时代,这本书就是你发掘音乐宝藏的时光地图,值得回味的好歌好声音,在这里等待与你相遇。
🎵 作者自述
只要唱歌的人是发自真心地唱自己的歌,走下舞台的歌者又能和台下的人坐在一起享受音乐,他们唱的就是民歌。
——陶晓清
🎵 名人推荐
我是听着这些歌长大的一代人。它们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是开启过去的钥匙。长大以后,我写的那些所谓“中国风”的歌曲很多都是受这些民歌的影响。
——方文山
民歌运动中那种无拘无束的创作风气,直到现在都深深影响着我。
——王力宏
回头看民歌,我觉得民歌是一种信心的表现,年轻人借由自己去写歌,确定自己可以做这件事情,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肯定。
——李宗盛
民歌是陪伴我成长的声音,民歌是情书。……我从这些民歌里得到的最大养分就是歌手投入的情感。那时的民歌常采用简单吉他伴奏,或者很简单的钢琴跟弦乐,没有后来这么多电子合成器,所以我们可以很轻易听到歌手在表达旋律时的情感。当乐器比较少的时候,堆叠的情绪就多,就更能听得出歌手在表达这首歌的时候每一个字,很细腻地在述说他心里面的话。
——陈绮贞
我是听着民歌手的歌曲长大的。
——万芳
在现代社会,只要你的歌能够唱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你就可以称得上是民歌手。
——马世芳
作者简介 · · · · · ·
统筹:陶晓清
1965 年进入“中国广播公司”,次年开始主持热门音乐节目,推广校园民歌,成立“民风乐府”。1995 年和许多音乐工作者成立“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担任第一、二届理事长。2000 年获金曲奖“特殊贡献奖”的肯定。
主编:杨嘉
大一开始担任西洋音乐广播DJ,毕业后任职唱片公司,从西洋音乐转战国语唱片,从本土公司进入国际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新加坡亚太总部,负责亚洲区网络与数字音乐发展。2005年被派至北京,发展大陆新媒体音乐事业。除幕后音乐工作外,长年撰写流行音乐评论及音乐专栏,并翻译、编辑音乐书籍,曾出版《1997年度流行音 乐鉴赏》《品牌大师布兰森自传》等书。2013年回台,专心从事文字工作。
目录 · · · · · ·
编者的话 历史是立体的/杨嘉
【思想起第一段】还原一个时代
第一曲 1970年代的流行音乐
1-1 话说当年青春的心!/杨嘉
1-2 创作歌谣的先行者1:洪小乔/王承伟
· · · · · · (更多)
编者的话 历史是立体的/杨嘉
【思想起第一段】还原一个时代
第一曲 1970年代的流行音乐
1-1 话说当年青春的心!/杨嘉
1-2 创作歌谣的先行者1:洪小乔/王承伟
1-3 创作歌谣的先行者2:胡德夫/李蝶菲
第二曲 民歌从这里开始
2-1 那个燃起熊熊火焰的夜晚——杨弦/王竹君
2-2 杨弦:《中国现代民歌集》《西出阳关》
第三曲 从西洋歌曲到唱自己的歌/陶晓清
第四曲 谁在西餐厅唱歌?——民歌西餐厅地图/陶晓清采访、杨嘉整理
【思想起第二段】一个唱歌的故事
第五曲 新格唱片篇
5-1 “金韵奖”歌唱比赛&《金韵奖》合辑系列
• 金韵奖1-10辑
5-2 屋檐上的艺术家——李泰祥的民歌时期
演奏曲篇
• 《乡土‧民谣1、2》
• 《延绵交响诗》
歌曲篇
• 齐豫:《橄榄树》《祝福》《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 唐晓诗:《蹈》《黄山》
• 叶蒨文:《春天的浮雕》
• 陈明、王诚:《少年游》
• 简上仁、方瑞文 等:《老调·新声:童年的回忆》
5-3 番外篇1:《金韵奖》幕后推手——姚厚笙/郑铿彰
5-4 金韵奖歌手专辑
• 陈明韶:《伞下的世界》《陈明韶的歌》《浮云游子》
• 包美圣:《你在日落深处等我》《长空下的独白》《那一盆火》《樵歌》
• 李建复:《龙的传人》
5-5 番外篇2:《橄榄树》遇阻,更改《龙的传人》,歌曲十二难/布舒
5-6 金韵奖歌手专辑
• 杨祖珺:《杨祖珺专辑》
• 黄大城:《今山古道》《唐山子民》
• 王梦麟:《母亲!我爱您!》《一家欢乐百家愁》
• 王海玲:《偈》《从此以后》
• 施孝荣:《施孝荣专辑》《侠客》
• 杨芳仪:《杨芳仪·徐晓菁重唱专辑》《老师·斯卡也答》
• 杨耀东:《季节雨》《星期六》
• 郑怡、王新莲、马宜中合辑:《郑怡/王新莲/马宜中合辑》
• 木吉他合唱团:《木吉他合唱团专辑》
• 新格合唱团:《我唱你和1、2》
第六曲 海山唱片篇
6-1 “民谣风”歌唱比赛&《民谣风》系列
• 民谣风1-4辑
6-2 民谣风歌手作品集
• 林诗达:《林诗达之歌》
• 叶佳修:《叶佳修之歌》
• 潘安邦:《外婆的澎湖湾》《故乡的风》
• 蔡琴:《出塞曲》《秋瑾》
• 银霞&旅行者三重唱:《兰花草·蜗牛与黄鹂鸟》
• 旅行者三重唱:《旅行者三重唱──城门城门鸡蛋糕》
• 罗吉镇:《梦的衣裳》
第七曲 其他唱片公司篇
7-1 四海唱片
• 乡音四重唱:《秋天里的野菊花·农村酒歌》《车站风光》
• 邱晨:《新民风第一辑——邱晨的季节》
• 天水乐集:《李建复专辑——柴拉可汗》《蔡琴·李建复联合专辑——一千个春天》
• 靳铁章:《给我一片安乐土》
7-2 歌林唱片
• 新金曲奖——《青年创作园地1、2》
• 黄仲昆:《你说过/我想问你》《记得我/无人的海边》(综一)
7-3 拍谱唱片
• 苏来:《让我与你相遇》
• 侯德健:《龙的传人续篇》
• 郑怡:《小雨来得正是时候》
7-4 滚石唱片
• 吴楚楚、潘越云、李丽芬:《吴楚楚·潘越云·李丽芬三人展》
• 邰肇玫、施碧梧:《邰肇玫·施碧梧二重唱专辑》
• 邰肇玫:《邰肇玫创作专辑》(光美)、《雪歌·芦苇》
• 潘越云:《再见离别》《天天天蓝》
7-5 丽歌唱片
• 赵树海:《赵树海专辑》
7-6 环球唱片
• 《现代歌谣——青年创作专辑1》
7-7 乡城唱片
• 《乡城组曲》
7-8民间有声出版社
• 潘丽莉:《名歌集》
• 任祥:《任祥民歌专辑》
• 杨锦荣:《青草地
• 《长短调(凤凰之歌)》
7-9 亚洲唱片
• 《1984新人奖》
【思想起第三段】铺成一条梦想大道
第八曲 音乐的雕塑家
8-1 编曲、乐手、录音室
8-2 重要的幕后推手
第九曲 校园创作歌曲的传承
9-1《大学城》出版合辑全纪录
9-2 “新格唱片”后金韵奖时代作品
第十曲 民歌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
10-1 台湾篇 :从世代交替到产业升级/马世芳
10-2 大陆篇 :他从台北来,歌从台北来/公路
第十一曲 四十年来重要民歌演唱会全纪录/陶晓清
第十二曲 那些值得珍藏的歌曲——附录/陶晓清解说、王家栋制作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民歌40"试读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于这些他早期谱写的歌曲,胡德夫非常不满意,他说:”那个时候,还没有'中国现代民歌'的名词,大家也不觉得民族风格的重要性,谱曲的时候,往往根据自己直觉的感情及延长西洋民歌的经验着手,这样作出来的歌曲,除了歌词是中文,旋律及和声都脱离不了美国民歌的范畴。我觉得这样的歌曲,包括我自己写的那几首歌,都是很没有特色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3 创作歌谣的先行者2:胡德夫/李蝶菲 -
...... 西洋現代民謠傳入已經有多年了,年輕的一代也大多喜愛上這種節奏鮮明、旋律輕快的音樂。但由於文化和環境的差異,當一個中國青年在聆聽、學唱,並咀嚼外國文字尋找共鳴之際,在感覺上總是會有一層隔閡。 反過頭來回顧我們本國的民謠,藝術歌曲的風格和演唱形式一直不易在大眾之間普及,時下的流行歌曲又多為有識之士所詬病,能夠表達現代人思想言行的現代詩,其中為符合歌謠形式而譜寫的作品,卻一直是不多。 ...... 雖然面對著屹立的西方搖滾樂和流行歌曲的洪流,我們仍憑著一股信心和一份對鄉土的指著,試著去找尋一條能供我們沐浴心靈的清溪,但願這個嘗試能激起更多的共鳴,讓更多的詩人、音樂家,以及傳播界共同參與這份有意義的工作。相信我們的青年有一天只要能懷著一份詩情,就能用自己的語言彈唱出內心的共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民歌40"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听见天才 8.1
-
- 诸神的黄昏:经典摇滚的尽头之旅 8.6
-
- 四十年,一百块砖 7.4
-
- 台湾流行音乐300最佳专辑 8.2
-
- 等待那个男人 8.1
-
- 我们的乐队也可以成为你的生活 9.0
-
- 罗伯特·舒曼给年轻音乐家的建议 8.0
-
- 時代迴音:記憶中的台灣流行音樂 8.1
民歌40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刘蓝溪,没有。有点遗憾 | 来自saturnus醉倒在月光下 | 2024-05-31 10:53:20 | |
这个书附带CD吗? | 来自玉阁十四少 | 5 回应 | 2021-07-23 14:53:57 |
书里面选的代表歌手有没有遗漏呢? | 来自可爱多自然卷 | 2020-07-14 17:34:29 | |
好好梳理一下民歌的发展脉络 | 来自树儿 | 2020-06-16 18:46:18 | |
《民歌40》实拍图 | 来自后浪 | 2020-06-11 15:09:32 |
> 浏览更多话题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后浪电影学院 (九王爷)
- 五条人的书单 (belakangmati)
- 「后浪 · 艺术」 (后浪)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民歌40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贝壳环 2020-04-19 16:10:58
“我们都是赶路人,珍惜光阴莫放松”
2 有用 1806 2020-06-27 21:36:20
很久以前完全没想过像兰花草,小茉莉,雨中即景这样从小就认为是卓依婷卡拉OK“原唱”的歌谣,竟然在台湾民歌运动中扮演过那么重要的角色。那个刚刚去除戒严的年代,大家凝成一根绳,疯狂爆发创作欲的氛围太美好了…5年前民歌40演出还传出各种李宗盛和当年木吉他合唱团不和的瓜,那个适合多元的时代,起码还有文人相轻,来造福虔诚的听众
10 有用 后浪 2020-04-20 17:40:18
台湾民歌时代涌现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杨弦、胡德夫、李建复、李泰祥、齐豫、蔡琴、李宗盛、邰肇玫、黄大城……留下了许多经典传唱民歌:《民歌》《匆匆》《龙的传人》《橄榄树》《外婆的澎湖湾》……40余年过去,那个时代的许多音乐人早已老去,甚至故去,许多歌曲背后的故事也渐渐鲜为人知,成为历史。这部民歌百科全书般的图文历史档案,追溯民歌时代的起源,呈现民歌时代的盛景:近100张经典唱片背后的故事大起底,100... 台湾民歌时代涌现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杨弦、胡德夫、李建复、李泰祥、齐豫、蔡琴、李宗盛、邰肇玫、黄大城……留下了许多经典传唱民歌:《民歌》《匆匆》《龙的传人》《橄榄树》《外婆的澎湖湾》……40余年过去,那个时代的许多音乐人早已老去,甚至故去,许多歌曲背后的故事也渐渐鲜为人知,成为历史。这部民歌百科全书般的图文历史档案,追溯民歌时代的起源,呈现民歌时代的盛景:近100张经典唱片背后的故事大起底,100多位民歌时代的歌者、词曲作者、幕后工作者分享他们的民歌记忆,还有69场重要民歌演唱会的全纪录……只要那些旋律响起,那些人,那些事,那个时代就回来了。 (展开)
2 有用 小刺猬卡卡 2020-05-31 16:02:21
2020-86,珍贵的资料,美好的回忆。对于我这个台湾民歌迷,又增加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故事。我最早是上个十年中期,在酷狗听到一些那时期的歌曲,就在网上找资料,找歌听。正赶上民歌30纪念,网上有个“荷记民歌茶餐厅”(好像是这名)的网页,大概了解了一下。然后搜到“重返公路61号”的文章(也因此知道了《读库》,上面有这文章节选),就买《读库》,买这文章的单行本《遥远的乡愁》,然后再买马世芳的文章。自认了... 2020-86,珍贵的资料,美好的回忆。对于我这个台湾民歌迷,又增加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故事。我最早是上个十年中期,在酷狗听到一些那时期的歌曲,就在网上找资料,找歌听。正赶上民歌30纪念,网上有个“荷记民歌茶餐厅”(好像是这名)的网页,大概了解了一下。然后搜到“重返公路61号”的文章(也因此知道了《读库》,上面有这文章节选),就买《读库》,买这文章的单行本《遥远的乡愁》,然后再买马世芳的文章。自认了解不少,可《民歌40》远远超出以前的总和。感谢陶晓清女士的坚持,台湾民歌纪念走到了40年。可我们的校园民谣呢?(2020.5.31) (展开)
10 有用 ཉི་མ། 2020-04-25 14:18:21
为什么校园民谣在每个时代都能笼络一批听众?歌词里尽是朝气、理想和不服输,一种想要把当时的即情即景做成音乐标本留下来的信念,按下播放▶️ 键,那个校园单车,咖啡馆驻唱的日子就在思绪里盘旋,不管经历与否。《民歌40》类似于拼贴简报的意思,网罗民歌风风雨雨走过四十年的各种记忆,泛黄海报、古早节目单、原版手稿、乐坛影集……说不完的一首歌背后的人和故事 🎶#20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