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短评

热门 最新
  • 14 闻夕felicity 2019-07-19 19:20:48

    一本很厉害的讲建筑的书,我全程跪着读,一片一片划重点写笔记,如果可以的话真想全文背诵。作者用具身认知讲建筑,结合了认知神经心理学,做到了深入浅出,体系完善地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环境又丑又蠢反人类,我们应该如何改进环境,以支持人类的幸福权利。

  • 14 水田英松 2019-09-28 18:09:41

    我知道本书的定位并不是学术的,但是即使作为通俗读物也实在不够好,让我想起一个静脉注射时扎了好几针都找不到血管的小护士。当然和那个小护士不同,这个作者却以为自己找着了,其实只给你一个大大的皮下积液。

  • 9 富碱包🌊 2019-06-25 11:01:00

    关于什么是更好的建筑设计,第一,是秩序感;第二,是丰富度;第三,就是自然性。

  • 3 墙头马上遥相顾 2019-06-13 21:57:11

    建筑学不仅是造房子,更是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审美和视角,我们就能造出什么样的世界。

  • 3 安布的英国时间 2019-05-31 01:15:56

    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的建筑赏析,对我这种喜欢看建筑的非专业人士来说很不错,带来很多思考,提供了一些欣赏建筑的角度。内容比较有深度,不适合速读。mark了很多想去看的建筑。

  • 1 维舟 2019-08-02 16:14:50

    作者提出的是一个后工业社会的建筑设计理念,注重体验、互动、与人共生,换言之,建筑不仅被视为机器、商品,还应是有机体。对审美体验匮乏的国内社会来说,这样的理念不失为一味解毒剂。不过,国内的建筑设计师有这样理念的或许也不在少数,问题是,很多时候决定什么建筑设计胜出的,并不只单凭设计本身而已。要整个社会和决策者都慢慢接受这样的理念,那恐怕需要不止一代人的时间。

  • 2 风撼斜阳 2019-05-19 18:27:16

    在这本讲建筑的书里遇到了达马西奥,也算是惊喜了吧。近几年去欧洲玩,能感觉到欧洲城市和国内大城市的巨大区别,不仅是尺度上的,更是设计上的。这便是本书重点所关注的「建成环境」。作者介绍了认知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在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之前直觉式设计后面的科学道理。还挺感动于作者的号召,让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的童鞋一起来关注这个领域,改进我们的环境,让人更幸福,挖掘更多潜力。

  • 2 #暗蓝# 2019-07-05 14:41:57

    现代人似乎摆脱了被奴役的阴影,但“规训”却又无处不在。这本书讲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建造符合具身性的、友好的建成环境”,提供了很多正向的案例,但举目所及,我们可以看到的更多却是压抑的、非人性化的规划设计。很难讲这些都是有意的“规训”,但它们造成的影响却是必然的。身为个人,我们能做的也许不多,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出一些选择,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利于自己的生活,回避一些“规训”,选择友好和自由。

  • 2 Robin @ T&S 2019-06-01 19:23:07

    从认知心理学粗略一角切入写建筑是一个蛮难的尝试。从本文的阅读来说,更适合有建筑背景的读者。因为一些名词和场景的想象是有困难的。而对于我来说,建筑学和心理学的部分结合,心理学的部分太浅。贡布里希和舒尔茨那种艺术的写作更抓住我。舒尔茨关于场所精神与现象学的描绘简直就是哲学诗,贡布里希对于艺术过程的心理意义的探索又是如此富有洞见。 虽然本书没有给我提供新的观点,但本书给出的大量建筑例子是让人欣喜的。同时第二章到第四章把建筑与心理学概念建立的联系,已经是中文书籍里少有的内容。 推荐一读。

  • 0 恶鸟 2020-08-10 22:09:25

    它虽然不是系统的,但是散点的讲了建筑与心理学、美学的一些东西,可能感知感性的大于了理性,但不失为一本好书,因为它启发了一些东西,比如人的感受和感受器官的比例,在具身体验世界时的问题。

  • 2 Yenicall 2019-05-13 14:06:09

    颜值与内容兼备的一本大书,超赞的阅读体验。建筑是历史的年鉴,每一块砖都有自己的故事~

  • 1 接近美 2019-07-16 23:38:44

    今天刚收到书。什么是好的建筑?自然、秩序、放松……建筑是可以影响人类的情感的。作者的逻辑真的是混乱,一看就不是工科出身。

  • 1 微苒 2019-06-04 20:31:10

    “我们身处什么样的建筑,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隐喻一般的建筑,连结难以表达的内心与外在可见的水泥砖瓦。爱上了萨克生物研究院~有机会要去看一看。书本身的设计也很舒服,纸质、字体、布局都很舒服。

  • 2 江上 2019-06-25 10:08:39

    记得刚开始接触房地产的时候,绿城宋卫平强调过一个观点:“建筑是一种强制性的审美对象”。所以他才重视房子“漂不漂亮”,他也是最早关注到房产品与人的关系的一批人。《欢迎来到你的世界》不仅是从“建筑”,更是从“建成环境”这个角度着眼来思考,不仅探讨房子,也涉及到美学、艺术和认知心理学、。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许多城市规划、公共建筑和的决策者,以及相关从业者注意到这一本书。

  • 1 请叫额聂小仙儿 2019-06-28 20:22:21

    人类塑造建筑 建筑反哺影响人类

  • 1 䶮虓 2019-06-09 11:13:41

    不用大动干戈,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就能够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 1 哆啦大胖 2019-06-02 18:21:28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本书介绍了建成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与人是如何体验环境的。同时,好的建成环境应该是有秩序的、富有变化的,同时又贴近自然。本书虽然是在讲我们的生活环境,讲建筑对我们的影响,但主角还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身体结构和认知习惯,决定了我们对一个建筑的体验和理解。我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重新认识自己。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我们很可能会适应我们设计出来的任何环境。所以长远来看,重要的也许不是搞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而是充分利用我们的元认知,经常审视自己。搞清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1 阡陌Jane 2019-07-27 20:29:11

    非专业人士看得一愣一愣,看完觉得很有水平,感受一下高端气质

  • 1 鹏程 2020-12-02 08:07:08

    这本书翻译的不大好,有些地方不大通顺。写的东西也有些枯燥。如果是在书店当画册翻翻还不错,买回家看好几遍就大可不必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