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十讲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无山 2019-10-14 22:07:34

    口袋小书一本。诗词格律最基础的部分,其实只有57页是讲诗词格律,后面的是一些相关知识问答。诗比词难写多了,不过我还是更喜欢词。我是大学学古代汉语的时候才去接触律诗和绝句的平仄规则的,高中的时候问逯邈,他直接让我学填词好了,律诗和绝句相对难不建议。词的字数是固定的,韵数平仄都是固定的,长短不一,词牌种类多样。那时候还写了几首像样的词,单调的,双调的。也试过和朋友给艺术生同学的国画配词……虽然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瞎摆弄”,但是也比后面反而没有了这种热忱要好得多吧。如果当时一直有“瞎摆弄”,不知道现在会不会有什么不同。总之是憾事一桩吧...

  • 3 易思棠 2020-08-10 23:55:28

    高中读的,今天找来又看了一遍,算是我的诗词格律入门(那之前我连平水韵是什么都不知道)。王力至少写得已足够通俗易懂,选来举例的诗词也多是耳熟能详的。ps当年看觉得填词比写律诗难,现在觉得写律诗比填词难。

  • 2 边角料 2019-09-18 00:19:19

    读诗词歌赋真的是绕不开王力啊。

  • 1 李斜陽 2020-03-19 17:22:43

    感谢爱做拗句的黄庭坚和语焉不详,懒得讲格律的古代文学老师们(不怪他们,他们应该是觉得我们高中都学过格律,其实并没有)开发了我自学的潜能,并且成功打消了我作词作诗的一点点小小的愿望,如同一瓢冷水,浇了我个透心凉。 不过,秉承公允地说,这本书很好,讲得挺明白的,我看懂了。

  • 2 未注销 2021-03-15 08:57:28

    我看我这辈子算是都学不懂平仄了,书里看的懂的部分觉得还不错

  • 0 雨之风 2021-12-07 11:19:48

    十讲读毕,补课。

  • 0 秋凤梧 2021-11-30 22:44:37

    入门诗歌格律。

  • 0 Hodor부관운 2021-11-30 23:06:23

    一本很好的诗词普及小书,不过58页后的内容有点单调了,乏味了。 时代发展,读音也不同了。 第一个字只能用平声,不能用仄声,否则叫“犯孤平”。 五言绝句可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用平声韵,古绝不拘平仄 七言绝句在五言绝律上,仄开的改成平开,平开的改成仄开。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于前者两倍,单句为出句,双句为对句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单双对,上下黏。 孤平拗救,本该用仄的用平,后面用仄补上。 追求对仗束缚思想,晚唐对仗长于盛唐,诗意不如。

  • 0 邢归之 2022-09-17 22:27:44 安徽

    很浅显地讲解,但也很适合很多初学者,就当是一本目录了。

  • 0 豆瓣伊地知 2022-09-17 15:14:04 上海

    无用的知识增加了

  • 1 2022-09-26 15:56:33 浙江

    是黛玉教香菱作诗的夫子教学式系统入门

  • 0 静女其姝 2022-09-29 16:23:09 湖南

    讲得很清楚 不愧是古汉语研究领域的先师

  • 0 charon 2022-10-23 17:40:20 江苏

    。。 。。。。

  • 0 林清明 2024-03-12 01:54:31 浙江

    写诗不仅仅是文字的游戏,也是一种音乐的律动。在漫长的经验积累中,古人形成了格律:韵、平仄、对仗……但片面追求格律不是诗词的目的,伟大的诗人可以不顾平仄韵脚而以奇句胜出,甚至是重新定义新的诗词模板。也就是《红楼梦·香菱学诗》里黛玉说的:“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比较可悲的是,随着汉字读音的变化,普通话和古汉语发音已大不相同。为了迁就普通读者,很多古音都已不再提。我小时候还是“远上寒山石径斜xia”,现在已经统一是xie了。唏嘘,古诗词没有死于条条框框下的各类限制,是直接地基被掘了。

  • 0 ·不良炸蝦· 2024-02-27 13:17:28 北京

    非常好参考书,爱来自丈育。

  • 0 腾吉道 2024-02-24 14:40:41 北京

    感觉举的例子有点问题,作为课本还是有点大…

  • 0 绰科拉 2022-06-10 02:56:26

    入门小书,无比适合本人🙂

  • 0 马扎罗 2022-08-20 13:23:03 陕西

    没明白平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