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书是作者俞敏洪第一次完整、深度地讲述新东方从0到1、从1到N的创业历程,披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让人看到带领着新东方从一个培训班发展成为上市集团的创业者,以及他的团队曾经经过的至暗时刻,甚至曾走到崩溃的边缘。创业维艰,1/4个世纪的风雨征程,完整地被记录,激荡地再现了新东方创始团队及新东方人,在时代的光辉中砥砺前行的身影。
延着内容主线,“三驾马车”的光阴故事已经留存,新生代的管理团队已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中开拓进取,搏出广阔天地,而今,人工智能浪潮下,新东方又将向何处进发,仍是新东方故事的待续篇章。
相信这本书,定能让读者在作者个人一贯的幽默叙事方式中,在个人发展、组织建设、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受到启发和激励。
作者简介 · · · · · ·
俞敏洪
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85年至1991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 · · · · ·
序 言 VII
第一章 初出茅庐
缘起 : 我为什么离开北大 003
我为什么选择从出国考试入手 008
如何招收第一批学生 011
小班模式为什么会变成大班模式 014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初出茅庐
缘起 : 我为什么离开北大 003
我为什么选择从出国考试入手 008
如何招收第一批学生 011
小班模式为什么会变成大班模式 014
· · · · · · (更多)
序 言 VII
第一章 初出茅庐
缘起 : 我为什么离开北大 003
我为什么选择从出国考试入手 008
如何招收第一批学生 011
小班模式为什么会变成大班模式 014
为什么我要备几乎所有的课 018
为什么第一个“造反”的老师是数学逻辑老师 022
最正确的领悟:优秀老师等于一切 026
我和其他老师是怎样进行利益分配的 030
第二章 试水江湖
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有着怎样的合作机制 037
要成功就得死磕:新东方的第一张办学许可证 040
和竞争对手的较量:人才聚集 + 流量入口 046
竞争对手砍伤新东方员工 049
品牌传播:饥饿营销 + 顶级产品 054
励志的象征:冰块教室与蜡烛课堂 058
留学,还是做新东方,这不是个问题 064
游走加拿大、美国,拉徐小平、王强等人入伙 066
机遇和风险:邀约被拒绝 072
第三章 创业维艰
家族成员一起创业的利与弊 077
“原始合伙制”奠定新东方发展的基础 082
各占一摊:业务划分 084
鼎力互助与利益分配 087
“包产到户”激发的潜力与局限 092
如何从家族企业中走出来 097
发展的制约:相关法规不明朗 101
险些没命: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 105
朋友同学一起创业的利弊 110
新的力量加入新东方 114
第四章 风云变幻
没有良好的公司结构,业务就没有了载体 121
成立公司:一场咨询引发的新东方变革 125
合伙人之间,股权如何进行分配 129
从合伙人到股东,再到职业经理人,一场艰难的历程 133
定心丸:给股权定价 136
引进外部投资人的是是非非 139
我是用什么心态来对待变革中职位的起起伏伏的 145
卢跃刚对新东方稳定起到的作用 149
第五章 雾中看花
和 ETS 的是是非非 157
新东方和 ETS 的战略合作是如何达成的 166
新东方的发展,为什么没有太受内部争执的影响 170
回到新东方领导岗位 174
新东方分校发展:个人发展与组织规范 178
老虎基金进入新东方 183
胡敏、江波的退出和新东方 VIE 的设立 187
第六章 走向国际
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矛盾心理 193
我是如何寻找到优秀 CFO 的 197
新东方启动上市 200
不做假账:新东方最珍贵的传统 204
国家部委文件的出台,新东方上市提速 207
10 天路演,新东方成为“抢手货” 210
敲钟的那天,我做了些什么 214
中关村管委会出资为新东方庆功 217
第七章 承前启后
老股东退出,新生代崛起 225
生源的改变,促使新东方业务模式发生变革 229
泡泡少儿:新东方有了全新的年龄层次 233
教学管理部成立,新东方有了产品和教研的全国指导 237
教学管理部拆分为五大项目中心 240
前途出国咨询是如何起来的 244
新东方在线,发展过程中的是是非非 250
大愚出版,为新东方品牌助力 256
第八章 瞻前顾后
新东方业务布局的亮点和失误 261
新东方的电脑培训业务为什么做死了 266
为什么新东方在 10 年前就开始做家庭教育 270
新东方优能业务的发展和一对一业务的兴起 274
为什么要限制新东方一对一业务的发展比例 279
竞争对手给新东方带来的利与弊 282
新东方上市后,资本市场对于教育的介入 286
新东方上市后走过的弯路 289
第九章 回归本质
浑水公司攻击:新东方的应对策略 297
试错:盲目营销和开校区不是做培训的好方法 305
屁股决定脑袋:新东方考核机制的变革 310
互联网时代:新东方的迷茫与探索 315
坚持教学产品和教学质量,新东方的再次崛起 319
重视教学管理部,发挥总裁办公会作用 321
情怀和人文精神是新东方企业文化的核心 324
新时代变革:以科技为驱动力 328
第十章 自我剖析
从大学老师到上市公司创始人,我的点滴成长 335
我的个性如何成全和阻碍了新东方的发展 343
我的知识结构如何影响了新东方的发展 346
新东方的人为什么会有创业基因 350
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和发展 354
做人做事的核心要素:诚信、坦诚和信任 358
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把握什么样的原则 364
我的未来不是梦:为孩子们的成长全心服务 366
附录 新东方发展大事记 371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初出茅庐
缘起 : 我为什么离开北大 003
我为什么选择从出国考试入手 008
如何招收第一批学生 011
小班模式为什么会变成大班模式 014
为什么我要备几乎所有的课 018
为什么第一个“造反”的老师是数学逻辑老师 022
最正确的领悟:优秀老师等于一切 026
我和其他老师是怎样进行利益分配的 030
第二章 试水江湖
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有着怎样的合作机制 037
要成功就得死磕:新东方的第一张办学许可证 040
和竞争对手的较量:人才聚集 + 流量入口 046
竞争对手砍伤新东方员工 049
品牌传播:饥饿营销 + 顶级产品 054
励志的象征:冰块教室与蜡烛课堂 058
留学,还是做新东方,这不是个问题 064
游走加拿大、美国,拉徐小平、王强等人入伙 066
机遇和风险:邀约被拒绝 072
第三章 创业维艰
家族成员一起创业的利与弊 077
“原始合伙制”奠定新东方发展的基础 082
各占一摊:业务划分 084
鼎力互助与利益分配 087
“包产到户”激发的潜力与局限 092
如何从家族企业中走出来 097
发展的制约:相关法规不明朗 101
险些没命: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 105
朋友同学一起创业的利弊 110
新的力量加入新东方 114
第四章 风云变幻
没有良好的公司结构,业务就没有了载体 121
成立公司:一场咨询引发的新东方变革 125
合伙人之间,股权如何进行分配 129
从合伙人到股东,再到职业经理人,一场艰难的历程 133
定心丸:给股权定价 136
引进外部投资人的是是非非 139
我是用什么心态来对待变革中职位的起起伏伏的 145
卢跃刚对新东方稳定起到的作用 149
第五章 雾中看花
和 ETS 的是是非非 157
新东方和 ETS 的战略合作是如何达成的 166
新东方的发展,为什么没有太受内部争执的影响 170
回到新东方领导岗位 174
新东方分校发展:个人发展与组织规范 178
老虎基金进入新东方 183
胡敏、江波的退出和新东方 VIE 的设立 187
第六章 走向国际
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矛盾心理 193
我是如何寻找到优秀 CFO 的 197
新东方启动上市 200
不做假账:新东方最珍贵的传统 204
国家部委文件的出台,新东方上市提速 207
10 天路演,新东方成为“抢手货” 210
敲钟的那天,我做了些什么 214
中关村管委会出资为新东方庆功 217
第七章 承前启后
老股东退出,新生代崛起 225
生源的改变,促使新东方业务模式发生变革 229
泡泡少儿:新东方有了全新的年龄层次 233
教学管理部成立,新东方有了产品和教研的全国指导 237
教学管理部拆分为五大项目中心 240
前途出国咨询是如何起来的 244
新东方在线,发展过程中的是是非非 250
大愚出版,为新东方品牌助力 256
第八章 瞻前顾后
新东方业务布局的亮点和失误 261
新东方的电脑培训业务为什么做死了 266
为什么新东方在 10 年前就开始做家庭教育 270
新东方优能业务的发展和一对一业务的兴起 274
为什么要限制新东方一对一业务的发展比例 279
竞争对手给新东方带来的利与弊 282
新东方上市后,资本市场对于教育的介入 286
新东方上市后走过的弯路 289
第九章 回归本质
浑水公司攻击:新东方的应对策略 297
试错:盲目营销和开校区不是做培训的好方法 305
屁股决定脑袋:新东方考核机制的变革 310
互联网时代:新东方的迷茫与探索 315
坚持教学产品和教学质量,新东方的再次崛起 319
重视教学管理部,发挥总裁办公会作用 321
情怀和人文精神是新东方企业文化的核心 324
新时代变革:以科技为驱动力 328
第十章 自我剖析
从大学老师到上市公司创始人,我的点滴成长 335
我的个性如何成全和阻碍了新东方的发展 343
我的知识结构如何影响了新东方的发展 346
新东方的人为什么会有创业基因 350
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和发展 354
做人做事的核心要素:诚信、坦诚和信任 358
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把握什么样的原则 364
我的未来不是梦:为孩子们的成长全心服务 366
附录 新东方发展大事记 37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既然现成的老师不能用,我就必须亲自培养老师。但是我不能因为这个老师是我亲自培养的就给他低工资,因为一旦他教课很好,给他低待遇就很难让他在这儿继续教课了。 当时,我培养老师非常认真。我让他们走进我的课堂去讲课,把我讲课的录音给他们听,让他们到我面前一道题一道题地讲,讲得不对不精彩的地方,我会告诉他们应该怎么讲。这样到最后,所有的新东方老师都学会了轻松、幽默、励志的授课方法,有了比较一致的教学风格。这样,我就有了稳定的新东方文化,也有了学生们喜欢的老师队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最正确的领悟:优秀老师等于一切 026 -
大家都知道,公司或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利益分配是最难的,公司在不同时期应该采取不同的分配体系以留住不同的人オ。比如:如果新东方ー开始就跟老师实行股份制,让很多老师拿到股份,而他们后来却因为得分较低离开了新东方,但股份还在,那新来的老师就没有可分配的股份了;如果我一开始就进行利益分成,在班级规模很小的时候,老师拿一半,我拿一半,那后来班级规模变大了,老师依然拿一半收益,我连运营成本和市场营销费用都无法支付,公司也就没有办法运营下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我和其他老师是怎样进行利益分配的 030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7 条 )
论坛 · · · · · ·
现实永远比电影复杂和精彩。 | 来自云起 | 2022-08-20 00:41:30 | |
领免费电子书+xpsd456 | 来自小胖门店全案 | 2022-04-17 23:17:42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北京地铁书单(豆列) (向北向北)
- 左其盛好书榜 (左其盛)
- kindle 2 (甜賽)
- 值得读的人物传记 (逍遥)
- 企业家传记与企业史 (辰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的评论:
feed: rss 2.0
70 有用 发条橙 2019-04-19 17:59:37
崩溃是创业的第一课
6 有用 月穗丰华 2021-06-14 12:17:50
开头只是感觉平平无奇。但是越往后读,越感受到,这本书的真挚。每个转型点都写到了,也写了走入迷途的过程。同时,读完之后,我也对俞敏洪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不愧是北大毕业,人的能力确实是不太一样的
1 有用 Soo Yung 2020-02-23 13:37:21
核心:在教育领域,教学质量、教师素质(逐步发展)、教学产品(无法标准化)和教学服务(品牌积淀)是一切基础,因此考核指标要指向老师水平、教学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内部文化组织满意度提升,集中教学质量和产品布局上。初期创始人要懂核心业务,保证利益分配,包产到户;聚集人才;饥饿营销、顶级产品;赶走家族成员;开分校。中期股份制集团化,个人担保给股权定价稳定军心;集团和学校分离,保证股权矛盾不影响学校发展;... 核心:在教育领域,教学质量、教师素质(逐步发展)、教学产品(无法标准化)和教学服务(品牌积淀)是一切基础,因此考核指标要指向老师水平、教学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内部文化组织满意度提升,集中教学质量和产品布局上。初期创始人要懂核心业务,保证利益分配,包产到户;聚集人才;饥饿营销、顶级产品;赶走家族成员;开分校。中期股份制集团化,个人担保给股权定价稳定军心;集团和学校分离,保证股权矛盾不影响学校发展;让利让位,学习企业管理;和ETS战略合作;拓张开分校;引入老虎基金;寻找最贵的CFO。后期上市老股东退出,让位新生代;不做假账;跨年龄段扩大生源;多学科多服务的业务线;成立教学管理部保证产品和教研的全国指导,后拆分五大项目中心;反对一对一(重点);避免盲目营销和开校区。未来关注科技对教育的变革。SY (展开)
3 有用 李厂长📖 2019-07-26 17:30:38
好多细节假的,他跟局长喝酒差点喝死那里被改了。但是他依然是我最崇拜的企业家,不过他有点不听劝,这个我没有,非常善听百家言的我。
6 有用 Rockettt 2020-01-30 22:29:13
1. 俞敏洪写书还算诚恳。2. 读这本书时恰好也在读《原则》,脑子里一直把Dalio与俞敏洪对比,确实高了不知多少段位,但这也不妨碍老余成就一番事业。巧的是,之后书里也蜻蜓点水提到了《原则》。3. 创业挺残酷,也挺好。更好的方法是,先从副业干起。4. 2010年报名参加了新东方的GRE班,那是段美好的奋斗青春,回头来看已是十年前了。
0 有用 露明 2023-02-04 22:20:10 北京
俞老师要讲课了
0 有用 枝桠绿了 2023-02-02 22:31:07 陕西
干货满满,能学习俞老师做企业的方法和智慧,也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坦诚。
0 有用 BOBO 2023-02-02 21:04:15 山东
非常喜欢书名,用于形容21年的新东方再合适不过。但这本书讲的2019年之前,很真诚的一本书,能说的不能说的,俞敏洪把踩过的坑都摊开晾了出来。我更期待以后能有增印版,补充上21年国家政策对教育的覆灭打击及东方甄选绝地逢生的故事,真真是“绝望中发现希望”。
0 有用 光 2023-02-02 08:25:43 湖北
写的挺真城的,公司的利益分配那部分写的很有启发性
0 有用 爱读书的顶顶 2023-01-31 11:03:17 北京
俞敏洪、新东方这俩名字很早就知晓,但却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们。新东方最初也许对于俞敏洪来说可能只是能够尽快挣到30万出国留学费用的一个选择,但是从一无所有(没有生源、教室、老师)到学生只认新东方、分校遍地全国;从单一的业务托福,到出国咨询、外语培训、优能、泡泡少儿、在线教育、大禹文化出版等等;当其他人合伙人一次次在为新东方的前途是否会影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分配时,老俞想的只是怎样能够让新东方更好。别人想... 俞敏洪、新东方这俩名字很早就知晓,但却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们。新东方最初也许对于俞敏洪来说可能只是能够尽快挣到30万出国留学费用的一个选择,但是从一无所有(没有生源、教室、老师)到学生只认新东方、分校遍地全国;从单一的业务托福,到出国咨询、外语培训、优能、泡泡少儿、在线教育、大禹文化出版等等;当其他人合伙人一次次在为新东方的前途是否会影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分配时,老俞想的只是怎样能够让新东方更好。别人想的只是新东方能够给我带来什么,老俞想的永远都是我能为新东方做什么。果然格局决定你的高度,眼界决定你的世界!老俞在最后的总结很受启发,从小事做起这是脚踏实地,但是这件事的发展规划要有,要走上坡路,要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做什么,要做成什么。我们所做的事应该给自己已交代,尽可能做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展开)